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這個嫁往外族的公主,嫁妝竟然大多是種子和藥材還有種圖書

唐朝的貞觀之治, 使國家經濟繁榮, 文化發達, 周圍少數民族非常嚮往, 紛紛派使者前來修好, 稱臣納貢。 當時西南地區的青藏高原上, 崛起了一個強盛的吐蕃(bō)政權。 它的贊普(吐蕃王的稱號)松贊干布, 於634年派使者到長安, 希望跟唐朝建立友好關係。

松贊干布從小就精通騎馬、射箭、擊劍等各種武藝, 而且很有文化素養, 會寫詩歌, 吐蕃人十分愛戴他。 在他父親去世不久, 吐蕃貴族發動叛亂, 企圖奪取政權。 年輕的松贊干布鎮靜地面對複雜的形勢, 憑著超凡的智慧和勇敢, 很快就平定了叛亂。

松贊干布派使者到長安, 一方面是想學習唐朝的先進文化, 另一方面則是向唐皇室求親。 但唐太宗沒有馬上答應。 吐蕃使者擔心回去後會被松贊干布怪罪, 便撒了個謊, 於是鬧出了吐蕃和唐朝的矛盾, 雙方打了幾仗, 又坐下來和平談判。

西元640年, 松贊干布派出了一支上百人的隊伍, 由聰明能幹的大論(宰相)祿東贊帶隊, 準備了許多金銀珍寶, 再次到長安求親。

祿東贊在唐太宗接見時, 轉達了松贊干布想和唐朝友好的心願, 巧妙地提出了年輕的國王希望娶一位大唐公主的要求。

唐太宗對祿東贊的言談舉止很讚賞,

並從他那裡對松贊干布有了更多的瞭解。 唐太宗在皇族的姑娘中, 挑選了一位文化素養較高、美麗而又溫柔的, 封為“文成公主”, 許嫁給松贊干布。

西元641年, 唐太宗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隨同文成公主一起入藏的, 還有許多侍女和工匠廚役。

在文成公主豐盛的嫁妝裡, 不僅有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還有吐蕃所缺少的糧食、蔬菜、水果種子和藥材、蠶種等, 以及許多儒家經典和農業、醫藥、天文、曆法、科技等方面的圖書。

吐蕃人民得知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的消息後, 一路上都有人備了禮物和交通工具來接送。

隨後, 松贊干布帶著文成公主回邏些。 這年藏曆4月15日, 邏些百姓像過盛大節日似的, 載歌載舞, 迎接文成公主進城。

松贊干布非常寵愛文成公主, 還按照唐朝的建築模式, 在邏些專為文成公主造了一座宮殿。 至今在拉薩的大昭寺及布達拉宮中, 都供奉著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的塑像。

松贊干布於西元650年去世後,文成公主繼續為漢藏兩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聯繫作著不懈努力。當時去印度學佛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還受到文成公主的熱情接待。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為發展藏族經濟作出了貢獻。她讓隨從人員向當地百姓傳授耕種方法,還親自指導青稞等穀物的試種。她要求唐朝選派優秀工匠入藏,幫助吐蕃人民建設。自從文成公主入藏後,唐朝和吐蕃文化交流大大加強,她也成為民族情誼的象徵,因而直到現在還被當地人民所深深懷念。

松贊干布於西元650年去世後,文成公主繼續為漢藏兩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友好聯繫作著不懈努力。當時去印度學佛的唐朝僧人,大多取道吐蕃,有些高僧還受到文成公主的熱情接待。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為發展藏族經濟作出了貢獻。她讓隨從人員向當地百姓傳授耕種方法,還親自指導青稞等穀物的試種。她要求唐朝選派優秀工匠入藏,幫助吐蕃人民建設。自從文成公主入藏後,唐朝和吐蕃文化交流大大加強,她也成為民族情誼的象徵,因而直到現在還被當地人民所深深懷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