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如何在讀書中培養孩子的想像力?

只要情感被撩撥起來了——對於美, 對於新鮮與未知的興奮與好奇, 同情、憐憫、讚美、愛——然後才是這些情感所對應的知識。 一旦找到, 它們對孩子而言就會有持久的意義。 ——瑞吉兒·卡森

點擊以上封面圖

有一本書叫《驚奇之心》, 作者是瑞吉兒·卡森, 一位著名的海洋生物學家, 講她和她年幼的養子羅傑一起在緬因州的海岸、樹林、曠野探險和觀察自然的經歷。 她以一位科學家的視野和一位母親的情感, 談論如何培養一個孩子觀賞植物、動物、星月、雲彩, 傾聽蟲鳴鳥唱, 如何豐富和銳化我們久已遲鈍的感官和審美能力。

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一書, 揭示了美國“二戰”後殺蟲劑、除草劑的過量使用, 導致野生生物大量死亡的生態災難, 最終促成了現代環境保護事業在美國和全世界的迅速發展, 也喚醒了當代人對於環境的意識與責任感。

美國海洋生活學家瑞吉兒·卡森

這本書文字不多, 卻將她一生信仰的環保哲學做了最充分和詩意的表達。 我尤其被其中這麼一段話打動:“我相信對那些想要引導孩子的父母而言, ‘知道’遠不及‘感覺’的一半重要。 如果‘事實’是日後產生知識與智慧的種子, 那麼, 情感與感官的印象就是這些種子生長所必需的土壤。

童年早期是準備這些土壤的關鍵時期。 只要情感被撩撥起來了——對於美, 對於新鮮與未知的興奮與好奇, 同情、憐憫、讚美、愛——然後才是這些情感所對應的知識。 一旦找到, 它們對孩子而言就會有持久的意義。 激發求知的欲望, 遠比給他們一堆還沒消化不了的‘事實’要重要得多。 ”

我也是一個母親, 我的孩子今年4歲。 這幾年陪伴他長大, 經常縈繞我的腦際的一個問題就是, 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 到底得到了什麼, 又失去了什麼?

托尼·莫里森說, 真正的成年是艱難的美, 是得之不易的榮耀, 是商業力量和乏味文化不應剝奪的理想。 獨立的人格、獨立的思想, 為自己責任、為別人負責, 過一種有尊嚴的生活,

這些都是成長的所得。 但我們也確實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很多東西, 比如簡單與洞見。 我們掌握的知識越多, 失去的卻是更直覺的感知力、洞察力, 甚至於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所以, 我們的頭腦看似經過了科學的武裝, 卻時常覺得自己走進了一片迷霧。

其實, 一旦你意識到孩子是如何看待世界的, 你絕不會再屈尊俯就他們, 絕不會再捏著嗓子、忸怩作態地學著孩子腔跟他們說話。 你會對他們有真正的尊重——他們能看見我們看不見的色彩, 他們能本能地領悟我們早已遺忘的真理, 因為他們對世界還有一顆驚奇之心。 他們還沒有厭倦任何事情。 他們不害怕將牛頭不對馬嘴的東西放在一起。 他們欣賞機智、幽默, 甚至怪誕。 他們不懂科學、文學、哲學、藝術, 但他們有一種未經敗壞的觀察力和無所畏懼的表達力。

這些都是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慢慢領悟出來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讀《驚奇之心》這樣的書。 在這些書中, 大人與孩子都處在各自心智最好的狀態, 大人的智慧與孩子的天真之間達到了最美好最和諧的交互。孩子的天真,不是淺薄的幼稚,而是澄澈的映照世界;而成年人的智慧,也不是知識的架子,而是帶著尊重、好奇與真正的對話。

比如有一套書叫《孩子提問題,大師來回答》,問題是從英國10所小學數千名4歲到12歲的孩子提交的問題中精選出來的,而回答這些問題的都是當今世界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包括科學家、哲學家、作家、藝術家、設計師、探險家、畫家……

孩子問:“夢是怎樣產生的?”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回答,夢很可能是大腦進行重新整理的方法,是在忙碌一天之後的自我清理——我們之所以做噩夢,是因為白天也許發生了一些事把我們嚇著了,白天沒工夫好好地想想,到了晚上入睡,這些恐懼才跑出來。同樣的,也許你白天做了一件自己非常喜愛的事情,但匆忙間並沒來得及品味,它便有可能在夢裡出現。

最後,他又加了一句——“夢讓我們見識了大腦是一種多麼無與倫比的機器!如果只是用它來做功課或玩遊戲,那便真是大材小用了。夢告訴我們,我們恐怕並不是自己的主宰。”

孩子問:為什麼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

語言學之父諾姆·喬姆斯基回答:“關於語言和動物,我們還有許多不懂的東西。有些研究猿猴的科學家相信猿能夠學一點人類的語言。我認為這些科學家只是在欺騙自己,猿猴做的是其他事情。”

孩子的提問固然古靈精怪,大人的回答也妙趣橫生,更難得的是坦誠實在,絕不作偽。我真心覺得孩子對世界的發問裡有著強大的力量,在他們的問題前面,我們會對自己對平日確信自己理解的事物是否真正理解產生懷疑,並由此進入一個“揚棄”(unlearn)的過程。

還有一套小書叫《哲學小講座》,是幾位法國哲學家面向孩子做的哲學講座,主題包括愛情、音樂、正義、諸神(信仰)、成長等。我很喜歡其中一本《我有一點喜歡你:關於愛》,主講人是讓-呂克·南茜,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以一首法國兒歌(我有一點喜歡你,我很喜歡你,我熱烈地愛著你,我瘋狂地愛著你,我根本不愛你)為線索,以簡單、優雅,又不失嚴謹的語言,向孩子清晰闡釋了愛情的每一個重要面向。

這本書前半部分是講座,後半部分是南茜與孩子的問答。比如一個孩子問:“孩子不會愛、不懂愛、沒有愛的能力嗎?為什麼有些大人這麼說?”

哲學家的回答是:“孩子能夠去愛,而且必然在愛之中。”

“當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他應該被看作是他自身,他的存在正如他所是,獨一無二、不可替換。愛一個孩子,就是這樣,這是父母們要做的。愛一個孩子,尊重他的獨一性,他才能好好地長大成人……”

每個孩子也許都在問這個問題,但有多少成年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又有多少成年人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

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提出過一個很有趣的科學概念“幼態持續”——某些重大的進化改變是通過發展的延遲(或阻滯),而非積累來實現的。當有機體通過進化獲得改變以便其成體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徵,這種過程就叫作“幼態持續”。

人類是幼態持續的動物。我們演化的方式之一就是直到成年都還保留了我們祖先原本的幼態特徵,比如我們的腦生長得更慢,骨骼骨化得很晚,新生兒的未成熟狀態更為徹底,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父母的照料。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幼態持續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巨大的腦至少部分是因為出生前的快速生長率延續到了後來的階段。

斯坦福大學的文學教授羅伯特·哈里森在他的新書《我們為什麼膜拜“青春”》中寫道:“如果將‘幼態持續’的概念用到精神層面,我們可以用它來指代一種童年心理在經過保存與修改之後,被延續到成年期。”

如果人類的心理中沒有保持了某種“內在的孩子”,世界上大概就不會有各種父神、母神、各路神明。世界上就不會有宗教,不會有俄狄浦斯情結,也不會有藝術、詩歌、科學、哲學,因為所有這些人類的創造都源於在某種現象面前某種孩子氣的驚奇感。而人類對生活的許多期待——我們的存在很重要,某人某物應該關心我們——本質上都是孩子氣的。這些孩子氣的欲望、夢想、失望,並沒有隨著成年而終結,而是延續我們的一生。

在哈里森看來,這樣的“幼態持續”並非壞事——青春(youth)對文化的創新和天才的光芒閃現至關重要。一方面,人類史無前例的被延長的青春依賴于成年人提供的智慧與穩定,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被延長的、受保護的青春,我們才得以成長、成熟,創造了社會和文化,積累了足以與天才抗衡的智慧。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童年與成年,孩子與大人之間原本並沒有固定的疆界。在這個世界的美、神秘、驚奇、想像與愛之中,他們完全是可以連接在一起的。

卡森說:“倘若我對仙女有影響力,我會懇求她賜予世界上每個孩子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地對抗以後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像,不至於遠離我們內心的力量源泉。”

什麼是驚奇之心?

就是你知道,在人類的存在界限之外,還有一點別的什麼——

在鳥類的遷徙中、潮汐的漲落之中、春日綻放的嫩芽中,有象徵與實際意義上的美,四季的更迭中有綿延不盡的治癒的力量——你知道,日落月升,冬去春來。

置身自然的美與神秘之中的人,永遠不會孤獨,或者厭倦生命。無論他們的個人生活中有怎樣的苦惱或憂患,他們的思維裡總是能找到一條路徑,通向內在的平衡與重生的興奮感。

如何真正保持孩子的驚奇之心呢?

世上當然沒有仙女。所以,卡森認為唯一可行的辦法,是讓孩子們“至少得有一個成年人的陪伴,後者能與他一起重新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快樂、激動和神秘”。

除了自然之外,我覺得書本也是孩子僅剩不多的幾個可以獲得安靜、沉思以及建立內心力量源泉的所在。這裡也常常是孩子最初發現詩意、藝術、尊嚴、忠誠、對與錯、悲傷與希望的地方,是可以撩撥孩子的情感與求知欲望的所在。

在這組封面文章裡,我們邀請了一群陪伴孩子讀書的大人,他們中間有作家、畫家、詩人、科學家、心理學家……童年的閱讀曾經深刻影響了他們成年後的人生,如今他們為人父母,在陪伴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對於何為童年、何為成長、何為生命的迴圈,又有了新的理解。

這一次,我們談論的主題是“想像力”。

關於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說的話,請積極留言。

精選留言將有機會刊發在下期雜誌的讀者留言區↓↓↓

就是這個位置!

本期

一鍵下單新刊「和孩子一起讀書」

大人的智慧與孩子的天真之間達到了最美好最和諧的交互。孩子的天真,不是淺薄的幼稚,而是澄澈的映照世界;而成年人的智慧,也不是知識的架子,而是帶著尊重、好奇與真正的對話。

比如有一套書叫《孩子提問題,大師來回答》,問題是從英國10所小學數千名4歲到12歲的孩子提交的問題中精選出來的,而回答這些問題的都是當今世界上鼎鼎有名的人物,包括科學家、哲學家、作家、藝術家、設計師、探險家、畫家……

孩子問:“夢是怎樣產生的?”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回答,夢很可能是大腦進行重新整理的方法,是在忙碌一天之後的自我清理——我們之所以做噩夢,是因為白天也許發生了一些事把我們嚇著了,白天沒工夫好好地想想,到了晚上入睡,這些恐懼才跑出來。同樣的,也許你白天做了一件自己非常喜愛的事情,但匆忙間並沒來得及品味,它便有可能在夢裡出現。

最後,他又加了一句——“夢讓我們見識了大腦是一種多麼無與倫比的機器!如果只是用它來做功課或玩遊戲,那便真是大材小用了。夢告訴我們,我們恐怕並不是自己的主宰。”

孩子問:為什麼動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說話?

語言學之父諾姆·喬姆斯基回答:“關於語言和動物,我們還有許多不懂的東西。有些研究猿猴的科學家相信猿能夠學一點人類的語言。我認為這些科學家只是在欺騙自己,猿猴做的是其他事情。”

孩子的提問固然古靈精怪,大人的回答也妙趣橫生,更難得的是坦誠實在,絕不作偽。我真心覺得孩子對世界的發問裡有著強大的力量,在他們的問題前面,我們會對自己對平日確信自己理解的事物是否真正理解產生懷疑,並由此進入一個“揚棄”(unlearn)的過程。

還有一套小書叫《哲學小講座》,是幾位法國哲學家面向孩子做的哲學講座,主題包括愛情、音樂、正義、諸神(信仰)、成長等。我很喜歡其中一本《我有一點喜歡你:關於愛》,主講人是讓-呂克·南茜,法國當代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以一首法國兒歌(我有一點喜歡你,我很喜歡你,我熱烈地愛著你,我瘋狂地愛著你,我根本不愛你)為線索,以簡單、優雅,又不失嚴謹的語言,向孩子清晰闡釋了愛情的每一個重要面向。

這本書前半部分是講座,後半部分是南茜與孩子的問答。比如一個孩子問:“孩子不會愛、不懂愛、沒有愛的能力嗎?為什麼有些大人這麼說?”

哲學家的回答是:“孩子能夠去愛,而且必然在愛之中。”

“當一個孩子來到世界上,他應該被看作是他自身,他的存在正如他所是,獨一無二、不可替換。愛一個孩子,就是這樣,這是父母們要做的。愛一個孩子,尊重他的獨一性,他才能好好地長大成人……”

每個孩子也許都在問這個問題,但有多少成年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又有多少成年人從這個角度思考過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

美國生物學家史蒂芬·古爾德提出過一個很有趣的科學概念“幼態持續”——某些重大的進化改變是通過發展的延遲(或阻滯),而非積累來實現的。當有機體通過進化獲得改變以便其成體保持幼年的某些特徵,這種過程就叫作“幼態持續”。

人類是幼態持續的動物。我們演化的方式之一就是直到成年都還保留了我們祖先原本的幼態特徵,比如我們的腦生長得更慢,骨骼骨化得很晚,新生兒的未成熟狀態更為徹底,他們的生存完全依賴父母的照料。從進化的角度來說,幼態持續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我們巨大的腦至少部分是因為出生前的快速生長率延續到了後來的階段。

斯坦福大學的文學教授羅伯特·哈里森在他的新書《我們為什麼膜拜“青春”》中寫道:“如果將‘幼態持續’的概念用到精神層面,我們可以用它來指代一種童年心理在經過保存與修改之後,被延續到成年期。”

如果人類的心理中沒有保持了某種“內在的孩子”,世界上大概就不會有各種父神、母神、各路神明。世界上就不會有宗教,不會有俄狄浦斯情結,也不會有藝術、詩歌、科學、哲學,因為所有這些人類的創造都源於在某種現象面前某種孩子氣的驚奇感。而人類對生活的許多期待——我們的存在很重要,某人某物應該關心我們——本質上都是孩子氣的。這些孩子氣的欲望、夢想、失望,並沒有隨著成年而終結,而是延續我們的一生。

在哈里森看來,這樣的“幼態持續”並非壞事——青春(youth)對文化的創新和天才的光芒閃現至關重要。一方面,人類史無前例的被延長的青春依賴于成年人提供的智慧與穩定,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有了這樣被延長的、受保護的青春,我們才得以成長、成熟,創造了社會和文化,積累了足以與天才抗衡的智慧。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童年與成年,孩子與大人之間原本並沒有固定的疆界。在這個世界的美、神秘、驚奇、想像與愛之中,他們完全是可以連接在一起的。

卡森說:“倘若我對仙女有影響力,我會懇求她賜予世界上每個孩子驚奇之心,而且終其一生都無法被摧毀,能夠永遠有效地對抗以後歲月中的倦怠和幻滅,擺脫一切虛偽的表像,不至於遠離我們內心的力量源泉。”

什麼是驚奇之心?

就是你知道,在人類的存在界限之外,還有一點別的什麼——

在鳥類的遷徙中、潮汐的漲落之中、春日綻放的嫩芽中,有象徵與實際意義上的美,四季的更迭中有綿延不盡的治癒的力量——你知道,日落月升,冬去春來。

置身自然的美與神秘之中的人,永遠不會孤獨,或者厭倦生命。無論他們的個人生活中有怎樣的苦惱或憂患,他們的思維裡總是能找到一條路徑,通向內在的平衡與重生的興奮感。

如何真正保持孩子的驚奇之心呢?

世上當然沒有仙女。所以,卡森認為唯一可行的辦法,是讓孩子們“至少得有一個成年人的陪伴,後者能與他一起重新發現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的快樂、激動和神秘”。

除了自然之外,我覺得書本也是孩子僅剩不多的幾個可以獲得安靜、沉思以及建立內心力量源泉的所在。這裡也常常是孩子最初發現詩意、藝術、尊嚴、忠誠、對與錯、悲傷與希望的地方,是可以撩撥孩子的情感與求知欲望的所在。

在這組封面文章裡,我們邀請了一群陪伴孩子讀書的大人,他們中間有作家、畫家、詩人、科學家、心理學家……童年的閱讀曾經深刻影響了他們成年後的人生,如今他們為人父母,在陪伴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對於何為童年、何為成長、何為生命的迴圈,又有了新的理解。

這一次,我們談論的主題是“想像力”。

關於本期封面故事,有任何想說的話,請積極留言。

精選留言將有機會刊發在下期雜誌的讀者留言區↓↓↓

就是這個位置!

本期

一鍵下單新刊「和孩子一起讀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