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特朗普參觀的故宮文物醫院揭秘:200余人在此修文物

新京報快訊11月8日下午, 來華進行國事訪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在故宮參觀了故宮文物醫院, 觀賞了鐘錶、木器、金屬器、陶瓷、紡織品、書畫等文物修復技藝展示, 並共同觀看了珍品文物展。

故宮文物醫院是做什麼的?未來會對公眾開放嗎?

內設科技實驗室研究文物保護

故宮文物醫院2016年年底落成, 是目前國內面積最大、功能門類最完備、科研設施最齊全、專業人員數量最多的文物科技保護機構, 也是服務于“平安故宮”工程子專案“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的重要工程。

故宮文物醫院坐落於故宮西側院牆內側,

建築長度達361米, 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 地上和地下各一層, 從空間上整體劃分為6大區域, 分別是科技保護區、分析檢測區、書畫修護區、綜合工藝修護區、綜合藝術品修護區、金屬鐘錶修護區;從功能上劃分為文物科技實驗室、文物修護工作室和文物保護管理與展示宣傳3部分。

其中, 文物科技實驗室承擔文物的分析檢測、科技保護和預防性保護工作;文物修護工作室承擔院藏書畫、木器、漆器、百寶嵌、金屬、鐘錶、陶瓷、石質、織繡、唐卡、壁畫、油畫、建築彩畫等文物的修護和複製, 以及文物的囊匣製作工作。

另外, 故宮文物醫院還設立了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中國-希臘文物雷射技術聯合實驗室、古陶瓷保護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故宮博物院-上海光源聯合實驗室等國內外文物保護合作專案。

文物醫院將作為展館向公眾開放

據瞭解, 故宮博物院除收藏有180多萬件文物藏品, 同時也保存有許多中國古代特有的文物保護修復傳統手工技藝, 並擁有以古字畫裝裱修復技藝、古書畫臨摹複製技藝、青銅器修復技藝、古代鐘錶修復技藝、官式古建築營造技藝等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代表的10多個門類的保護修復專業隊伍。

之所以將文保科技部展示區命名為“故宮文物醫院”,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曾解釋, 一是因為文物修復是一個科學的過程, 像患者到醫院看病一樣, 不僅需要有傳統技術的工匠進行經驗性判斷, 也需要借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二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後,文物修復受到歡迎的程度明顯提升,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希望使觀眾瞭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目前,故宮文物醫院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編制達200名。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故宮文物醫院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故宮博物院為這座全新的文物修復中心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如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使現代科學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於文物修復工作。

單霽翔曾表示,故宮文物醫院將作為文物修復的常規展覽場館向公眾開放,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可近距離參觀文物修復的全過程。

以此為背景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曾引發公眾對文物修復的濃厚興趣。

也需要借助各類分析檢測的儀器來診斷。二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播出後,文物修復受到歡迎的程度明顯提升,通過展示文物修復過程,希望使觀眾瞭解文物修復的科學性,體會到文物修復工作者崇尚的“工匠精神”。

目前,故宮文物醫院文物保護修復人員編制達200名。在採用傳統工藝保養修復文物的同時,故宮文物醫院也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故宮博物院為這座全新的文物修復中心配備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物“診療”設備,如文物專用CT機,顯微觀察設備、材料分析設備、無損探傷設備等,使現代科學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於文物修復工作。

單霽翔曾表示,故宮文物醫院將作為文物修復的常規展覽場館向公眾開放,觀眾通過提前預約可近距離參觀文物修復的全過程。

以此為背景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曾引發公眾對文物修復的濃厚興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