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執業藥師考試中藥藥劑學分章知識點總結——第七章

第一節 概 述

一、液體藥劑的含義與特點

含義:是液體分散體系, 按分散方式(溶解、膠溶、乳化、混懸等)按分散程度(離子、分子、膠粒、液滴、微粒等)

特點:吸收快、作用迅速, 濃度可控, 易分劑量、便於服用, 穩定性差、運輸不便。

二、液體藥劑的分類

分散體系類型微粒(nm)特 征

溶液劑<1真溶液;熱力學穩定體系;擴散快, 能透過某些濾紙和半透膜

膠體溶液高分子溶液1~100真溶液;熱力學穩定體系;擴散慢, 能透過濾紙, 不能透過半透膜

溶膠膠體溶液;熱力學不穩定體系;擴散慢, 能透過濾紙, 不能透過半透膜

乳濁液>100熱力學不穩定體系;擴散很慢或不擴散,

顯微鏡可見

混懸液>500熱力學和動力學不穩定體系;擴散很慢或不擴散, 顯微鏡可見。

第二節 表面活性劑

一、表面活性劑的含義與特點

含義:顯著降低兩相間表面張力的物質

特點: 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都同時含有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 且兩部分分處兩端, 具有“兩親性”。

兩親性:低濃度——降低表面張力

高濃度——形成膠團

二、表面活性劑的基本性質

(一)膠束和臨界膠束濃度

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達到一定濃度後, 儘管其濃度繼續增加, 但其降低表面張力的能力已不再明顯增強。 表面活性劑在溶液中依靠自身范德華力相互聚集, 形成親油基團向內, 親水基團向外, 在水中穩定分散, 大小在膠體粒子範圍內的膠束。

開始形成膠束時的濃度稱為臨界膠團濃度(CMC)。 臨界膠束濃度的大小與其結構和組成有關, 同時受溫度、pH以及電解質等外部條件的影響。

(二)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指表面活性劑分子中兩種基團的親水性和親油性的強弱的平衡值。

常用親水親油平衡值來表示(簡稱為HLB值)。 表面活性劑的HLB值愈高, 其親水性愈強;HLB值愈低, 其親油性愈強。

不同用途的表面活性劑要求不同的HLB值, 如增溶劑的HLB值的最適範圍為15~18以上;O/W型乳化劑的HLB值為8~16;W/O型乳化劑的HLB值為3~8潤濕劑的HLB值為7~9等。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HLB值加和性:

(三)起曇和曇點

定義:通常表面活性劑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大, 但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溶解度開始隨溫度升高而加大,

當達到某一溫度時, 其溶解度急劇下降, 使溶液出現混濁或分層, 但冷卻後又恢復澄明。 這種由澄清變成混濁或分層的現象稱為起曇。 該轉變溫度稱為曇點。

原因:由於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劑與水所形成的氫鍵在溫度升高到曇點後斷裂, 從而導致溶解度急劇下降, 出現混濁或分層。

表面活性劑的曇點可因鹽類或鹼性物質的加入而降低。 有些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劑, 如普朗尼克F-68, 極易溶于水, 甚至達到沸點時也沒有起曇現象。

含有能產生起曇現象表面活性劑的製劑, 應注意加熱滅菌的溫度。

(四)表面活性劑的毒性

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毒性一般最大, 其次是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毒性最小。

陽離子型和陰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還有較強的溶血作用。 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溶血作用一般比較輕微, 其中聚山梨酯類表面活性劑的溶血作用通常較其他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劑更小。

三、常用的表面活性劑

(一)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1.高級脂肪酸鹽(肥皂類)通式:(RCOO_)nMn+ , R通常在C11~ C18之間, 有鹼金屬皂、鹼土金屬皂和有機胺皂等。

特點: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 但容易被酸破壞, 鹼土金屬皂還可被鈣、鎂鹽等破壞, 電解質可使之鹽析;有一定的刺激性, 一般只用於外用製劑。

2.硫酸鹽

①硫酸化蓖麻油, 俗稱土耳其紅油;②高級脂肪醇硫酸酯類, 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鈉(又名“月桂醇硫酸鈉”)、十六烷基硫酸鈉(又名“鯨蠟醇硫酸鈉”)、十八烷基硫酸鈉(又名“硬脂醇硫酸鈉”)等。

特點:乳化性很強, 並較肥皂類穩定, 主要用作外用軟膏劑的乳化劑。

3.磺酸鹽

常用的有:①脂肪族磺酸化物, 如二己基琥珀酸磺酸鈉(商品名“阿咯索—18”)等;②烷基芳基磺酸化物, 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廣泛用作洗滌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