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此人為抗清名將,至今守墓人守了387年,但當時卻被當做賣國賊

剛剛過了清明節, 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 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 看自己的不足, 修正自己, 帶動後人。 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歷史, 它與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十月初一的寒衣節, 並稱為中國三大著名“鬼節”。 而今天小編要介紹一守墓人, 這家人並不是此名將的後代, 卻為其守了17代, 387年之久, 而此名將就是袁崇煥。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 袁崇煥考中進士, 被任命為福建邵武知縣。 在任時喜歡與人談論兵法, 遇見退伍的老兵時, 袁崇煥與其討論邊塞上的事情, 所以對邊塞的狀況比較瞭解, 自認為有鎮守邊關的才能。 於是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 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 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甯遠大捷、甯錦大捷, 但因為不得魏忠賢歡心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袁崇煥得以重新啟用, 於崇禎二年(1629年)擊退皇太極, 解了京師之圍後, 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 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 說袁崇煥與後金軍有秘密約定, 於是袁崇煥最終被朱由檢以通敵叛國罪處以淩遲。 在1630年八月, 袁崇煥被淩遲處死, 被處死後明朝百姓認為他是個賣國賊,

於是爭相搶食其肉, 而且家人被流徙三千里, 並沒收了所有家產。

直到清乾隆年間, 袁崇煥的冤案才得以平反。 經明察暗訪, 原來是一名姓佘的部下在袁崇煥死後尋機盜走了那顆頭顱, 埋葬在自家後院, 其後隱姓埋名守候袁將軍的亡靈。

並在臨終前留下了三條祖訓, 一、自己死後可埋于袁大將軍一側, 與大將軍永遠相伴;二、袁大將軍為國家而無後代, 佘家人一定要世代相傳為大將軍守墓, 不准回廣東故里;三、佘家後人永遠不許為官但必須讀書, 讀書可知史, 可明禮。

就這樣300多年過去, 佘家人一直恪守祖訓, 不問政事, 為袁大將軍守墓。 今年是大明朝抗清將領袁崇煥被冤殺387周年, 也是佘家第十七代——佘幼芝老人為其守墓的第47年。 不過, 由於兒子因車禍而死, 老人表示已經不再考慮第十八代接班人的事兒了:兒子的骨灰安放在袁崇煥老家的衣冠塚旁, 永遠守墓下去。 袁崇煥祠和墓現位於崇文區東北部, 東花寺斜街。

讓我們為這一家守墓人表示敬意,守墓守的就是一種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一種忠義精神。

謝謝閱讀,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下小編吧!

讓我們為這一家守墓人表示敬意,守墓守的就是一種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氣節,和一種忠義精神。

謝謝閱讀,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下小編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