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特色小鎮」從鄉村躍升靜修小鎮 南平村美麗蝶變之路

從上世紀開始, 從化溫泉便馳名中外, 吸引了眾多遊客慕名而來。 大家對溫泉的秀美印象源于“老溫泉”風景區, 裡面的潺潺流水、亭臺樓閣、鬱鬱青山, 成為了不少文人雅士創作的靈感之源和影視作品的取景之處。 但其實, 在溫泉鎮還有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鮮為人知——溫泉鎮南平村。

近年來, 隨著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項目的建設, 這個叫“南平村”的地方逐漸走入人們的視野, 這裡重巒疊嶂、空氣清新、環境幽靜, 是真真正正的世外桃源。

記者獲悉, 目前南平靜修小鎮項目招投標已啟動, 相關工作正有序推進當中。

這裡山有六千畝, 山峰八九座, 峽谷數十條。 億載古石瀑, 簪滿青梅花。 千株嶺南楸, 山地荔枝熟。 百歲楓香林, 輕染一坡紅。 有著“天人合一”境界的南平靜修小鎮如何詮釋修身、修心、修意的深層內涵, 十分值得期待。

景靚果甜惹人愛

南平村坐落在鳳凰山腳下, 占地面積約4.91平方公里, 現有村民約1100人, 共有12個經濟社。 村裡主要以劉、張、林、羅、朱、邱等姓氏為主。 南平村坐南向北, 一條名為鳳溪的美麗山溪由南往北貫穿其中。 南平村黨支部書記張國華介紹, 山、泉、林、溪、石是南平村五大自然生態資源, 也正因為獨特的地形地貌, 造就了南平村土地肥沃、晝夜溫差大等生態特點。 良好的自然環境令南平村的水果肉鮮、果大、糖分高,

因此, 發展種植業成為當地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 青梅、大紅柿是當地村民種植的主要水果品種, 由於果肉鮮嫩多汁, 其銷量十分可觀, 村裡八成以上的村民都留在本村管理自家果樹。 到後來, 村民又開始逐步改種雙殼槐枝。

由於南平村的果樹多種於山上, 這裡晝夜溫差大, 導致南平村的荔枝成為我區每年最晚熟的一批, 既延長了我區荔枝的銷售期, 同時也為該村迎來了錯峰銷售的商機。 南平村的雙殼槐枝用山泉水灌溉, 不但顏色鮮紅, 而且口感爽脆, 實屬荔枝中的極品, 因此被評為從化“一村一品”。

在交通方面, 南平村是溫泉鎮較偏遠的村之一, 只有一條公路出入。 然而, 這條從石坑村直通南平村的村道, 是1997年修建的, 也是從化第一條“村村通”水泥路。 在告別了以往泥濘顛簸的村道後, 南平村也憑藉這條拓寬了的水泥路, 把村裡的優質水果銷售出去。

依託優勢提振鄉村發展

如果說, 南平村良好的發展基礎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條件, 那麼村民的高瞻遠矚則是促成南平村“突圍而出”的一把鑰匙。 早在2011年, 南平村成為海珠區昌崗街的對口幫扶單位。 當時的村委認為, 要令本村實現脫貧目標, 就不能只著眼於解決當下的“溫飽問題”, 而是應該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村委經過反復思量以及徵求了眾多村民意見後,

一致決定把資金用於提升村裡的整體面貌。 就這樣, 南平村修建了一條長2.8公里溯流而上的玉溪棧道。 張國華介紹, 這條棧道對南平村來說意義重大, 如今該村的眾多景點便是圍繞棧道來建設的。 此外, 當時的村委早已意識到, 謀求發展是應該建立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的, 因此, 南平村從提高村民衛生意識、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強化毀林伐木監管措施等三方面, 切實保護好南平村現有的青山綠水。

“扶貧雙到”夯實了南平村發展的基礎,也把該村的特色逐步凸顯出來。2015年,南平村順勢而為,在全體村民團結努力下,順利成為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之一。搭建同心橋、圍繞百年楓樹打造紅葉公園、建成科普有趣的鳳溪科藝苑……南平村認清自身優勢,有規劃地圍繞山、泉、林、溪、石建成一個個獨特景觀,農莊、民宿等配套設施也緊跟而上。慢慢地南平村實現了從普通農村到美麗鄉村的蝶變。

自從美麗鄉村建設在南平村全面鋪開以後,這片山清水秀的“桃花源”不再以單一的種植業為收入來源,而是逐漸向旅遊業延伸。每逢節假日,來鳳溪棧道漫步的遊客絡繹不絕,而南平村唯一的農莊更是座無虛席。張國華感慨道:“眼前的這片熱鬧繁華景象,對於我們村來說確實是來之不易啊。棧道、公園、同心橋、科藝苑這些建築景點,是我們花了很多心血逐步建立起來的,于我們而言意義深厚。”

共建共治共用共贏

如果美麗鄉村建設使南平村實現華麗蝶變,那麼特色小鎮項目的打造便讓南平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6年,南平村被納入我區“特色小鎮”建設專案之一,將被打造成“靜修小鎮”。張國華介紹,小鎮以南平 “山、泉、林、溪、石”五大特色生態要素為依託,以修身、修心和修意三個層次的旅遊休閒活動為脈絡,以建設自然與現代有機結合,有品位、有記憶、有意境的特色小鎮為目標,打造一處從化最富有魅力的山水藝術社區、宜居宜遊的生態型身心休養靜地。

據介紹,南平靜修小鎮由珠江實業集團統籌規劃設計,充分結合南平村的資源、交通、區位等優勢以及未來產業合作發展的構想,全力打造“靜修”主題小鎮。一期工程細分為24個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對南平村的總體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提升。今年計畫投入建設資金4500萬元(擬將2016—2018年三年的市區兩級政府扶持小鎮資金4500萬元一次性投入,未到位的資金由珠江實業集團先行墊付)。目前,由珠江實業集團與南平村合作成立的“廣州珠江南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掛牌運作,作為經營主體,該公司將提高小鎮建設運營效率,更好地發揮好小鎮資源資產的整體效益。

為了實現村企合作共贏,雙方還簽訂了《從化區南平特色小鎮項目合作合同》,確定了分紅模式,並明確由珠江實業集團負責南平村公用專案管理、維護和環境衛生保潔等費用。

張國華說,在眼見蓮麻小鎮、西塘童話小鎮的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後,南平村村民對本村要打造成特色小鎮十分支持。“建設靜修小鎮,對於南平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將積極配合,主動作為。希望這個客家山村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村民張先生說。

“有實力的公司與我們村合作發展,村民的心裡更加踏實了。”張國華說,如今南平村村民對於特色小鎮建設十分期待,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也在謀求機會回到本村發展。接下來,南平村會對村裡的民居進行統一的立面裝飾,路網、橋網、水網三網也會加強建設。將來,生態公園、靜養酒店等都會一一呈現。

“扶貧雙到”夯實了南平村發展的基礎,也把該村的特色逐步凸顯出來。2015年,南平村順勢而為,在全體村民團結努力下,順利成為美麗鄉村建設項目之一。搭建同心橋、圍繞百年楓樹打造紅葉公園、建成科普有趣的鳳溪科藝苑……南平村認清自身優勢,有規劃地圍繞山、泉、林、溪、石建成一個個獨特景觀,農莊、民宿等配套設施也緊跟而上。慢慢地南平村實現了從普通農村到美麗鄉村的蝶變。

自從美麗鄉村建設在南平村全面鋪開以後,這片山清水秀的“桃花源”不再以單一的種植業為收入來源,而是逐漸向旅遊業延伸。每逢節假日,來鳳溪棧道漫步的遊客絡繹不絕,而南平村唯一的農莊更是座無虛席。張國華感慨道:“眼前的這片熱鬧繁華景象,對於我們村來說確實是來之不易啊。棧道、公園、同心橋、科藝苑這些建築景點,是我們花了很多心血逐步建立起來的,于我們而言意義深厚。”

共建共治共用共贏

如果美麗鄉村建設使南平村實現華麗蝶變,那麼特色小鎮項目的打造便讓南平村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16年,南平村被納入我區“特色小鎮”建設專案之一,將被打造成“靜修小鎮”。張國華介紹,小鎮以南平 “山、泉、林、溪、石”五大特色生態要素為依託,以修身、修心和修意三個層次的旅遊休閒活動為脈絡,以建設自然與現代有機結合,有品位、有記憶、有意境的特色小鎮為目標,打造一處從化最富有魅力的山水藝術社區、宜居宜遊的生態型身心休養靜地。

據介紹,南平靜修小鎮由珠江實業集團統籌規劃設計,充分結合南平村的資源、交通、區位等優勢以及未來產業合作發展的構想,全力打造“靜修”主題小鎮。一期工程細分為24個人居環境整治工程項目,對南平村的總體環境和基礎設施進行全面提升。今年計畫投入建設資金4500萬元(擬將2016—2018年三年的市區兩級政府扶持小鎮資金4500萬元一次性投入,未到位的資金由珠江實業集團先行墊付)。目前,由珠江實業集團與南平村合作成立的“廣州珠江南平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掛牌運作,作為經營主體,該公司將提高小鎮建設運營效率,更好地發揮好小鎮資源資產的整體效益。

為了實現村企合作共贏,雙方還簽訂了《從化區南平特色小鎮項目合作合同》,確定了分紅模式,並明確由珠江實業集團負責南平村公用專案管理、維護和環境衛生保潔等費用。

張國華說,在眼見蓮麻小鎮、西塘童話小鎮的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後,南平村村民對本村要打造成特色小鎮十分支持。“建設靜修小鎮,對於南平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將積極配合,主動作為。希望這個客家山村真正迎來發展的春天。”村民張先生說。

“有實力的公司與我們村合作發展,村民的心裡更加踏實了。”張國華說,如今南平村村民對於特色小鎮建設十分期待,一些外出務工的村民也在謀求機會回到本村發展。接下來,南平村會對村裡的民居進行統一的立面裝飾,路網、橋網、水網三網也會加強建設。將來,生態公園、靜養酒店等都會一一呈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