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有何區別,相當於今什麼官,為何又衍化為姓氏

說到大司徒大家都很熟悉, 那個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就是魏國的大司徒。 大司馬大家更熟悉, 三國裡的司馬懿就是魏國的大司馬, 除了這兩者還有一個大司空。 這三個官職單從名字上聽就知道絕非等閒之官, 那麼在古代究竟是多大的官呢, 他們主要是幹什麼的。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三公”是最尊顯最重要三個官職的合稱, 三國時袁紹能夠成為盟軍的盟主, 就是因為其出身顯貴, 他家在東漢是四世三公。 早在西周就有三公的說法, 古文經學家根據《周禮》認為太師, 太傅, 太保為三公。 但是在西漢時期, 有經學家根據《尚書大傳》, 《禮記》等書認為周朝的三公是指大司馬, 大司徒, 大司空。 可見這三個官職之顯要。 所謂“司”, 在古漢語詞典中就是掌管的意思。

大司馬

根據《周禮》的記載“大司馬之職, 掌建邦國之九法, 以佐王平邦國。 …以九伐之法正邦國”, 可見大司馬之職主要是主管全國的軍務的,

也就類似於“天下兵馬大元帥”這種。 大司馬之職早在黃帝時代就有, 如大司馬容光, 在後來的有西周大司馬姜子牙, 齊國大司馬田穰苴以及後來三國的司馬懿等。 古代的大司馬之職就相當於今天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

大司徒

根據《周禮》大司徒是地官之長, 漢元壽二年把丞相改為大司徒, 大司徒在三國時期有我們很熟悉的大司徒王朗, 使用美人計讓董卓和呂布反目成仇的王允。 大司徒主要是主管戶籍, 賦稅等, 其官職就相當於今天主管財政, 民政, 金融等部門的國務院副總理。

大司空

大司空一職在堯舜禹時期就有, 後來在不同朝代具體職務些差異, 到大體上都是主管水利, 土建等國家大型工程。 大司空就相當於今天主管工業與資訊化部, 農業部, 水利部, 建設部等的國務院副總理。

大司馬, 大司空和大司徒在隋唐之前的各個朝代稱呼有一些小的變化,

在職能和權力在小的方面也有所變化, 但大體相同。 到了隋唐後, 大司馬, 大司徒, 大司空分別被三省六部制的兵部, 戶部和工部所取代。

現在有很多姓司馬的人, 其姓氏就是來源於官職。 在西周周宣王時, 有個叫程伯休父的大臣,官至大司馬,後因他立了大功,周宣帝准許他以官職為姓,此後就有司馬姓氏。司徒姓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後代。堯帝為炎黃部落首領時,舜為堯的司徒官,執掌和管理土地事務,故又名土司。舜的後代子孫有的以其職官命姓,稱司徒氏。司空姓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後代,以官職名為氏。

有個叫程伯休父的大臣,官至大司馬,後因他立了大功,周宣帝准許他以官職為姓,此後就有司馬姓氏。司徒姓出自姬姓,是舜帝的後代。堯帝為炎黃部落首領時,舜為堯的司徒官,執掌和管理土地事務,故又名土司。舜的後代子孫有的以其職官命姓,稱司徒氏。司空姓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後代,以官職名為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