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玻璃到底是固體還是液體?科學家給出的答案顛覆傳統認知

玻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 很多工業製造都離不開它。 玻璃的外表看起來十分獨特, 透明清亮, 如同清水一般。 可是它卻是塊狀物體, 可以以固態的形式存在。 於是就有人不禁發出疑問:玻璃到底是液體還是固體?

不過有人發現, 玻璃實際上是流動的。 在歐洲中世紀時期, 教堂的大窗戶都是用玻璃建造而成的。 不過人們發現, 教堂的玻璃窗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下面要比上面的厚。 那是為什麼呢?難道玻璃真的是流動的, 上面的玻璃會隨著時間的轉移而發生流動?

但是有學者提出, 這或許並不能成為玻璃就是液體的有效證據。 因為當時的玻璃製造技術落後, 工匠們無法做出上下都一致厚度的玻璃, 於是為了安全考慮, 便將厚的一端放在底下。

儘管如此, 科學界對於玻璃的真實身份仍然爭議不斷。 有些人認為玻璃或許是冷液體, 當溫度上升時它就會融化成為液體。 而有人卻認為玻璃是沒有形狀的固體。 近日, 美國著名大學的材料學教授約翰和艾德加聯合發佈了一篇描述玻璃的文章。

文章中, 玻璃得到了新的定義——它是非平衡和非結晶狀態的物質。 在一定的時期內, 它是固體, 但是卻不斷以液體狀態放鬆。 它的結構過冷液體(SCL)相類似。 它們的最終結果是凝聚成晶體狀, 也就是結晶。

那麼是不是意味著玻璃就是晶體呢?答案也並不是如此。

它只是以晶體的面目出現在大眾視野內, 但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晶體。 不管怎樣, 玻璃終極面目還有待科學家們的探索。 不過, 或許玻璃並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 而是一種可以隨著環境溫度發生任何變化的無形狀物質呢?

或許不久的未來,玻璃隱藏的真實面目會浮現在人類面前。

或許不久的未來,玻璃隱藏的真實面目會浮現在人類面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