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如何在職場上行走?

今天北京台《情滿四合院》演了一個橋段真解氣。 精于算計的老閆三兒子開了一家飯店, 請傻柱當大廚, 每月開二千工錢。 傻柱要價二千五, 其實是可憐一個徒弟生活困難, 多要的這五百幫襯一下徒弟。 結果, 好人是好心沒好報, 小人終究還會見利忘義,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因為傻柱的京派川菜地道, 飯店生意火爆。 慢慢地, 飯店老闆看見傻柱只是在後廚指揮那個胖徒弟做菜, 自己不再親自動手炒菜, 就動了壞心眼, 認為反正徒弟也會炒菜, 不如炒掉工資高的師傅。

於是, 老闆私下給胖徒弟每月一千,

然後立即辭掉了大廚傻柱。 傻柱看見徒弟既然背叛了自己, 取而代之大廚, 一句話沒說, 不急不惱地結帳回家。 傻柱老婆看見傻柱被開愁眉苦臉, 傻柱呵呵一笑說, 過幾天他們還會來求我的, 那個時候不給到五千我還不幹呢。

果然, 沒過多久, 感覺味道不對的客人們, 慢慢不上門了, 原來門庭若市、紅紅火火的飯館很快蕭條起來。 老闆指責胖徒弟不會做菜, 胖徒弟委屈地說, 原來都是傻柱買調料, 這裡面的秘密都在調料裡呢。 這個飯店老闆只能硬著頭皮求傻柱回去, 傻柱開價五千, 比以前翻倍, 讓老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那個見錢眼開背叛師門的胖徒弟也雞飛蛋打, 兩面挨耳光。

這個電視劇的橋段, 讓我想起了我親身經歷的一個往事。

當年我有一位膠東朋友, 膠東小海鮮做的特別地道。 只要讓他當大廚的飯店沒有不火的。 這位大廚也帶徒弟, 而且是手把手地教徒弟。

膠東小海鮮菜品也不多, 徒弟很快就都學會了, 於是就鬧著向老闆漲工資, 還說我也會做菜, 為什麼工錢只有師傅三分之一。 老闆一看徒弟能頂崗了, 就把師傅給辭退了。 結果, 大廚沒走多久, 這個飯店就慢慢開黃了。 大廚走了好幾家飯店, 結局都是同出一轍, 教會徒弟趕走師傅。

後來這位朋友自己開了飯店, 再也不教徒弟了。 他告訴我, 行走社會, 教了很多徒弟, 沒有一個不見利忘義的。 幸好他留了一手, 就是防備著人性的醜惡。 我問他有什麼絕招, 他那天喝點小酒, 就透露了他的小秘密。

其實大廚朋友也沒有啥絕招。 他自己配置了一種海腸粉, 就是把海腸子焙乾磨成粉。 每次指揮徒弟炒完菜, 趁別人不注意, 用手指撚一點海腸粉在菜裡, 神不知鬼不覺的。 凡是大廚過手的菜, 就像加了一種特殊味精, 特外的鮮美。

結果呢, 徒弟都以為是自己炒的好, 學會了師傅的真諦。 可是這些不善良的徒弟, 萬萬沒想到, 味道鮮美的秘密在師傅的手指上。 徒弟都以為自己學會炒菜的本事, 就可以一腳踢開師傅了, 掙更高一點的工資, 結果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行走職場, 也是這個道理。 為什麼許多企業都推行“傳幫帶、師帶徒”, 但實際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有的徒弟只能學到一點皮毛, 有的師傅堅決不教最核心的技術,

這就是國人“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職場文化在作祟。

當然, 西方先進企業也有這種情況, 所以, 一些先進的外企, 設置了一種人才梯隊建設機制, 你不培養出能接替你的後備人才, 你就不會被提拔起來。 但這種良好機制, 引到國內企業就水土不服, 根本原因在於老闆的思想境界。 為什麼師傅擔心教會徒弟就會被一腳踢開呢?主要原因, 還是因為老闆見利忘義, 想用薪水更便宜的徒弟;而徒弟更加無情無義, 只要老闆加幾個臭錢, 就立即忘了師徒之恩。

行走職場,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這種職場文化根深蒂固, 到底是誰的錯?到底是誰之殤?到底誰能挽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