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好消息!嫩林線實現無縫線路全線貫通!

10月29日, 隨著嫩林線終點古蓮站內4號道岔岔尾680公里410米處的長軌順利合攏, 標誌著嫩林線無縫線路全線貫通!這個始建於1958年, 既有線路為50kg鋼軌的中國最北端的線路, 自2007年至今, 經過近11年的換軌大修, 終於實現了無縫線路的開通!

為之歡乎、喝彩

所謂無縫線路就是指鐵軌之間沒有了縫隙, 且長度可以達到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對於廣大旅客來說, 坐在列車上會更平穩舒適, 曾經那種“咣當”聲也將永遠變成回憶~。

小編還是讓大家看圖後再說話吧

☟☟☟☟

這就是過去的短(yǒu)軌(fèng)線路

這就是無縫線路, 一眼望過去沒有一個軌縫

假如你是個細心的人, 當你乘座的火車行駛在無縫線路時, 你就會注意到, 昔日的“哢噠哢噠”聲已經大為減少。

當然了, 無縫鋼軌的使用, 可不單單是為了消除哐當聲, 此線路還可避免車輪與鋼軌的撞擊, 增加車輪的使用壽命, 延長線路維修週期和減少行車阻力等。

但如此厲害的工程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原來

這些大修人還是

一群可愛的鋼鐵演奏家

為之

他們奏響了三步曲 !

☟☟☟☟

多措並舉, 突破層層考驗

自4月25日起, 哈爾濱工務大修段換軌大修三車間進駐嫩林線, 對塔源-塔河、阿木爾-古蓮間, 合計189km的線路進行無縫線路更換施工, 截止到10月29日19時30分, 嫩林線漠河至古蓮區間正點開通, 該車間全體幹部職工緊緊圍繞“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作主題, 團結協作, 靠著過硬的換軌技術經驗和頑強拼搏的戰鬥精神, 一路攻堅克難, 突破重重考驗。

常言道, 萬事開頭難, 該車間開工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春雪。 施工當天, 大雪覆蓋了線路, 大家在雪中一件件地找扣件, 並將它們湊齊、碼好, 融化的雪水浸濕了他們的鞋子和手套, 異常的冰冷。 但他們在困難面前沒有退縮, 有的人在鬆開螺栓,

有的在起壓膠墊, 各項作業都有條不紊的進行。

嫩林線曲線多、半徑小, 坡度大, 收軌量大且運距遠, 舊料回收量大及挑選繁雜, 再用軌焊接品質難以保證, 長軌車長大距離運輸容易制約更換進度;並且車間的三新人員多, 安全管控難度很大。 面對這樣的現狀, 他們在施工中,認真研究作業方案,優化施工組織,針對難點及問題制定相應措施;在人員素質提高上,實行了“老帶新、傳幫帶”的作法。

同時,針對林區防火安全工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從駐地到施工現場,從室內到野外作業,設專人對火點進行嚴控,還自主研製了切實可行的防火工具,如:防火屋、擋火牆,以保證嫩林線無縫線路工程的安全。

從細節入手,安全工作上“小題大做”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細節決定成敗。因此,該車間在施工安全控制上更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和麻痹大意。回顧這一年,嫩林線曲線多,半徑小,僅塔源--林海間一個區間曲線就多達17處,半徑最小達到400米。在換軌過程中隨著軌溫的升高,鋼軌側翻、脹軌這種現象隨時可能發生,為確保施工中的人身及行車安全,車間加大安全風險研判,每天對職工、民工進行安全風險提示,努力控制好換軌小車的走行速度,並在各曲線處設置安全釘及立滾,確保換軌小車的運行安全。在小半徑曲線處,還特別指派一至兩名工班長以上的人員進行看護,及時提醒作業人員遠離待換及換後的鋼軌,使各項安全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挑戰與創新並行,確保施工計畫安全優質兌現

施工中,面對人工扣軌地段長,個別短軌還需要交換位置,且車間有扣軌經驗的人員少,換軌難度及安全風險點都集中在人工扣軌上的諸多挑戰。為確保扣軌作業絕對安全,車間針對當時的作業條件,提前從勞力組織、人員分工、安全控制三個方面入手,研判安全風險,逐層落實、逐層把關,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在飛速進步的時代裡,工作只有熱情是不夠的,要敢於打破傳統的思維,善於創新,這個車間還結合施工實際,研製了一款“新型對軌器”,該設備體積輕巧,操作簡單便捷,只用一把扳手,不耗費人力,對軌過程超快,比老式對軌器作業時間要快上3倍多。並且新型對軌器不僅僅局限於線上鋼軌焊接,還可以用於換軌中的終端攏口作業,用途廣泛,效果顯著。

9月2日,在育英--漠河間659km140m至660km662m的換軌施工中,他們再次打破常規,大膽創新,使用換軌小車更換長軌時,同步更換橋上護輪軌。此項創新的優點是:橋上護輪軌不再用人工二次扣軌,可隨著換軌作業一併完成。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人力,更增加了換軌安全係數,是一項很值得推薦的新型作業方式。

該車間歷時188天,按時兌現施工計畫,取得了“一事未出,一人未傷”的優異成績,實現了嫩林線無縫線路全線貫通。儘管施工結束了,但這些大修人激動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這條既有線路的翻修不僅是完成了總公司提高無縫線路普及化的要求,還可以改善嫩林線的線路品質,提高運行通貨能力;並讓列車在飛馳的過程中更安全,讓廣大旅客擁有更舒適的旅途。

相信未來這些大修將士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幹勁,在實現強局富工奔小康“哈局夢”的征程上再譜華章!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他們在施工中,認真研究作業方案,優化施工組織,針對難點及問題制定相應措施;在人員素質提高上,實行了“老帶新、傳幫帶”的作法。

同時,針對林區防火安全工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從駐地到施工現場,從室內到野外作業,設專人對火點進行嚴控,還自主研製了切實可行的防火工具,如:防火屋、擋火牆,以保證嫩林線無縫線路工程的安全。

從細節入手,安全工作上“小題大做”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細節決定成敗。因此,該車間在施工安全控制上更不敢有絲毫的鬆懈和麻痹大意。回顧這一年,嫩林線曲線多,半徑小,僅塔源--林海間一個區間曲線就多達17處,半徑最小達到400米。在換軌過程中隨著軌溫的升高,鋼軌側翻、脹軌這種現象隨時可能發生,為確保施工中的人身及行車安全,車間加大安全風險研判,每天對職工、民工進行安全風險提示,努力控制好換軌小車的走行速度,並在各曲線處設置安全釘及立滾,確保換軌小車的運行安全。在小半徑曲線處,還特別指派一至兩名工班長以上的人員進行看護,及時提醒作業人員遠離待換及換後的鋼軌,使各項安全控制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挑戰與創新並行,確保施工計畫安全優質兌現

施工中,面對人工扣軌地段長,個別短軌還需要交換位置,且車間有扣軌經驗的人員少,換軌難度及安全風險點都集中在人工扣軌上的諸多挑戰。為確保扣軌作業絕對安全,車間針對當時的作業條件,提前從勞力組織、人員分工、安全控制三個方面入手,研判安全風險,逐層落實、逐層把關,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在飛速進步的時代裡,工作只有熱情是不夠的,要敢於打破傳統的思維,善於創新,這個車間還結合施工實際,研製了一款“新型對軌器”,該設備體積輕巧,操作簡單便捷,只用一把扳手,不耗費人力,對軌過程超快,比老式對軌器作業時間要快上3倍多。並且新型對軌器不僅僅局限於線上鋼軌焊接,還可以用於換軌中的終端攏口作業,用途廣泛,效果顯著。

9月2日,在育英--漠河間659km140m至660km662m的換軌施工中,他們再次打破常規,大膽創新,使用換軌小車更換長軌時,同步更換橋上護輪軌。此項創新的優點是:橋上護輪軌不再用人工二次扣軌,可隨著換軌作業一併完成。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人力,更增加了換軌安全係數,是一項很值得推薦的新型作業方式。

該車間歷時188天,按時兌現施工計畫,取得了“一事未出,一人未傷”的優異成績,實現了嫩林線無縫線路全線貫通。儘管施工結束了,但這些大修人激動的心情,還久久不能平靜,這條既有線路的翻修不僅是完成了總公司提高無縫線路普及化的要求,還可以改善嫩林線的線路品質,提高運行通貨能力;並讓列車在飛馳的過程中更安全,讓廣大旅客擁有更舒適的旅途。

相信未來這些大修將士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幹勁,在實現強局富工奔小康“哈局夢”的征程上再譜華章!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