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鏡頭背後的記者,居然是這樣!

>>>>11月8日, 中國記者日。

導語:有人說記者光鮮亮麗, 是“無冕之王”, 但鏡頭背後的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呢?加班熬夜, 通宵趕稿, 一支筆, 一台攝像機, 永遠行走在最前。 今天, 一起來看看鏡頭後的他們。

大浪卷來, 傳媒業經歷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站在時代的風口, 迎著“紙媒將死”的論調, 很多人說新聞媒體行業也今不如昔。 例如有一些奇葩的提問, 讓我們忍俊不禁。

颱風天的採訪, 記者明知故問, 求姑娘的心理陰影面積?

捷運人太多塞不下, 受訪者心理:這不是廢話嗎....

本想體現“連收廢品的大爺都覺得幸福”, 結果...

當然, 以上圖片, 大家笑笑就好啦。

今天是記者節, 很多人都說記者光鮮亮麗。 然而並不是這樣, 為了第一時間給讀者呈現最真實的新聞, 記者們總是奔波在第一現場採集新聞, 在鏡頭後面, 他們是這樣子的:

1、你以為記者每天光鮮亮麗地採訪, 體態端莊、舉止優雅地提問?

其實是永遠第一時間出現在事發現場,不管天氣、不顧形象。

2、你以為記者寫稿的環境是在高大上的寫字樓?

其實是離現場最近的地方,能夠蹭到網可以快速發稿的地方,或者是可以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的地方。

3、你以為記者的工作餐是營養豐盛的美味佳餚,按時按點、餐餐不落?

其實是經常風餐露宿、饑飽不定。

記者是個辛苦的行業,加班熬夜,通宵趕稿是他們的日常,半個饅頭能撐一天,哪怕是最危險最艱難的地方也要行駛在最前。

調查顯示,國內9成以上媒體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2016年以來,全球已經至少有80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害,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名記者因向公眾提供新聞與資訊而喪生。單單在過去兩年就有213名記者遇難。1993年以來,1400名記者在新聞崗位上殉職。

各類記者中,網路記者受到的威脅大幅上升,獨立自由撰稿人因缺乏相關的保護措施,危險指數最高。

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在堅持,我們也相信,總有些東西不會被時間腐蝕,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

記者

為了國家和社會盡職瞭望

為了尚未被遮蔽的真相

為了災難關頭無助的目光

為了經受不公弱小無力的肩膀

他們用攝像機去記錄真實

用筆尖書寫真相

只要有新聞事件發生的地方

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歲暮天寒,前路漫漫

但他們永遠走在前線

一支筆,一個話筒,一台攝像機

蘊藏著改變的力量!

致敬所有的記者們!

其實是永遠第一時間出現在事發現場,不管天氣、不顧形象。

2、你以為記者寫稿的環境是在高大上的寫字樓?

其實是離現場最近的地方,能夠蹭到網可以快速發稿的地方,或者是可以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的地方。

3、你以為記者的工作餐是營養豐盛的美味佳餚,按時按點、餐餐不落?

其實是經常風餐露宿、饑飽不定。

記者是個辛苦的行業,加班熬夜,通宵趕稿是他們的日常,半個饅頭能撐一天,哪怕是最危險最艱難的地方也要行駛在最前。

調查顯示,國內9成以上媒體人處於亞健康狀態。

2016年以來,全球已經至少有80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在工作中遇害,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名記者因向公眾提供新聞與資訊而喪生。單單在過去兩年就有213名記者遇難。1993年以來,1400名記者在新聞崗位上殉職。

各類記者中,網路記者受到的威脅大幅上升,獨立自由撰稿人因缺乏相關的保護措施,危險指數最高。

但依舊有那麼多人在堅持,我們也相信,總有些東西不會被時間腐蝕,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

記者

為了國家和社會盡職瞭望

為了尚未被遮蔽的真相

為了災難關頭無助的目光

為了經受不公弱小無力的肩膀

他們用攝像機去記錄真實

用筆尖書寫真相

只要有新聞事件發生的地方

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歲暮天寒,前路漫漫

但他們永遠走在前線

一支筆,一個話筒,一台攝像機

蘊藏著改變的力量!

致敬所有的記者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