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外媒稱大馬欲與中國加強“榴槤外交”:開啟兩國“鑽石時代”

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11月6日刊登題為《從熊貓外交到榴槤外交》的報導稱, 中國有一句諺語:“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這句名言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馬來西亞領導人——特別是總理納吉布——為與經濟大國中國深化雙邊關係所做的巨大努力。

報導稱, 這並非易事, 儘管歷史表明, 位於麻六甲海峽的那個宗教國家和明朝在大約600年前就開始發展特殊關係了, 但兩國後來為建立互信又花了幾十年的時間。

報導稱, 兩國發展當代關係始于納吉布的父親、馬來西亞第二任總理阿卜杜勒·拉紮克1971年向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發去一封外交信函,

兩國後於1974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兩國後來又開展“熊貓外交”——為紀念兩國建交40周年, 熊貓“福娃”和“鳳儀”作為“和平的象徵”被送往馬來西亞。

如今, 人們的關注點轉到了農業和以農業為基礎的產業身上。 報導稱, 在馬來西亞農業部長艾哈邁德·沙貝裡·奇克的倡議下, 今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寧舉辦了馬來西亞榴槤節, 此舉旨在加強“榴槤外交”。

報導認為, 在這位元59歲的農業部長看來, 為期三天的榴槤節不僅是把馬來西亞最好的榴槤以及燕窩、鳳梨和木菠蘿等其他馬來西亞產品推介到中國, 更重要的是, 舉辦榴槤節是一種涉及多方面的舉動, 目的是打入充滿無限可能且利潤豐厚的中國市場。

報導稱, 榴槤節是沙貝裡去年11月會晤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時首次提出的。 榴槤節盛況空前, 榴槤節上擠滿了當地人, 人們為品嘗著名的“貓山王”榴槤要排幾小時的長隊。 一些人甚至對媒體說, 他們來自其他省份, 為參加榴槤節還特意請了幾天假。 榴槤節已於11月5日閉幕, 約有15萬人參加了在著名的航洋城廣場舉辦的榴槤節。

報導稱, 沙貝裡幾天前分別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和欽州市委書記舉行了正式會晤。 會晤期間, 沙貝裡選擇的打交道方式是強調鄭和下西洋這一壯舉, 即名將鄭和大約600年前率領200艘艦船進行的歷史性航行。

沙貝裡指出, 鄭和下西洋形成了海上絲綢之路, 其重大意義在於與很多國家建立了雙邊關係,

馬來西亞對這種長期形成的友誼倍感珍視。

沙貝裡對馬來西亞媒體說, 採取這種拉近關係的方式就是為了讓中方確信, 馬來西亞將全心全意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經營好兩國關係。

報導稱, 對於新鮮榴槤以及燕窩、木菠蘿和鳳梨等馬來西亞產品的對華出口前景, 沙貝裡表示樂觀。 他稱, 榴槤節辦得非常成功, 反響很熱烈, 鑒於此, 馬來西亞的商品應能獲得中國政府的批准。

報導稱, 為期三天的榴槤節期間, 中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團體及企業共簽署了七項諒解備忘錄, 主要旨在推動兩國農業、經濟和貿易發展, 以及為增加兩國貿易額進一步探索商業合作。 據沙貝裡稱, 下一階段將讓馬來西亞農民和企業家做好準備工作以滿足高需求量。

報導稱, 馬來西亞已連續八年成為中國在東盟內的第一大交易夥伴。

報導認為, 正如中國前駐馬來西亞大使黃惠康所言, 中馬關係要在未來40年上升至相互依存的水準。 沙貝裡推行的經濟策略完全可以在未來40年裡進一步激發雙邊關係的發展, 而未來40年已被譽為“中馬關係的鑽石時代”。 (編譯/王超)

2017年11月5日, 馬來西亞榴槤節在廣西南寧航洋國際城南廣場舉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