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戳淚點!孩子會記一輩子的5件事,你已經做了幾件?

文|福林媽咪

你覺得孩子小, 不懂事也不記事麼?你在意過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麼?如果可以選擇, 每個孩子都想要慈愛的父母。 因為很多家庭除了爭吵、冷漠, 真的沒有別的。

記得曾經舍友說過:“上學時, 每每放寒假在家, 爸媽總是吵架……後來, 工作了, 過年時, 寧願一個人在外面吃泡面, 也不想回家了。 ”

其實, 父母為孩子所做的一切, 孩子心裡都知道, 有些片段他們甚至會記一輩子。 尤其是童年裡和父母在一起的那些點滴過往。 以下這幾件事, 你做了幾件呢?

1、孩子都害怕父母吵架

每每從學校回家, 我都是期待又失望的。 期待的是, 見到一個月沒見的妹妹, 失望的是我父母天天吵鬧!真的, 他們從來沒有說過3句話不吵的。 爸爸脾氣不好又找小三, 媽媽家務不擅長脾氣也不小。 小時候我和妹妹常常想離家出走, 覺得這個家實在讓我太痛心了!從來沒有感受到父愛,

對他只是懼怕和恨。

每一個吵架的父母背後, 都有一個瑟瑟發抖的孩子。 在孩子眼裡, 爸爸媽媽是最疼愛自己最棒最優秀的。 可因為父母吵架, 有多少孩子留下了心理陰影?有多少孩子被嚇哭過?父母吵架、出軌甚至離婚, 最受傷最無辜的是孩子。

2、放學進門看到的第一個情景

兒時印象最深的就是, 放學還沒走到家門口就大聲地喊:“媽, 我放學回來了”。 然後聽到媽媽的回應就特別的興奮, 特別的開心。

上學後的孩子尤其是如此, 在學校待了一天或者近一個星期, 就早早地盼著回家了。

當孩子從學校放學回家, 看到家裡的情形總能印象深刻。 家裡空無一人還是總有媽媽或者奶奶在家裡等待?笑容滿面的媽媽尤其會讓孩子感覺到很幸福。

3、被打得最狠的一次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它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該打的時候還得打, 但打要打的明白, 要打的讓孩子長記性。 而非只是父母發洩自己的情緒, 或者孩子犯點錯、做的不如家長意就打, 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叛逆、破罐子破摔、親子關係僵化甚至讓孩子產生心理陰影。

被打得最狠的一次, 自然會讓孩子記一輩子。 不管是父母恨鐵不成鋼的打, 還是在關鍵時候挽救孩子的思想意識和行為, 都會變成孩子最深的記憶。

4、第一次偷東西, 爸媽的態度

“偷東西零容忍”, 大多數父母都持此堅決的態度。

一網友說:“小時候有一次偷了家裡的錢, 被我媽嚴厲批評責罰, 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可見在原則面前, 父母嚴厲懲罰的態度, 足以讓孩子記一輩子了。

3-6歲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買吃的、買玩具,穿漂亮一點可以,但是品行和道德底線絕對不能觸碰。孩子如果偷東西,最好的做法是:第一次原諒他並好好講道理,給孩子一個認識錯誤、改正的機會;但如心存僥倖,第二次絕對嚴懲不貸!

5、生病時父母的照顧

對於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很少能有生病時,爸爸媽媽在身邊照顧自己的機會。如果爸爸媽媽很忙,孩子生病了,沒有時間照顧,依然會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

孩子生病時,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情緒會變得非常脆弱,總希望爸爸媽媽能在身邊陪著,照顧自己。甚至小孩子會喜歡上生病,因為生病了媽媽不用去上班,會留在家照顧自己。孩子生病時,父母的擁抱,父母親切的安慰,父母喂孩子藥的場景,都會讓孩子記在心裡,成為溫暖的回憶。

小結:生兒不易,養兒更不易。孩子童年的記憶力是幸福還是各種心酸,父母最具主動權。如果不想自己兒時的經歷再讓自己的孩子經歷一遍,該怎麼做,父母應該都清楚了。

3-6歲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意識和行為習慣,買吃的、買玩具,穿漂亮一點可以,但是品行和道德底線絕對不能觸碰。孩子如果偷東西,最好的做法是:第一次原諒他並好好講道理,給孩子一個認識錯誤、改正的機會;但如心存僥倖,第二次絕對嚴懲不貸!

5、生病時父母的照顧

對於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孩子,很少能有生病時,爸爸媽媽在身邊照顧自己的機會。如果爸爸媽媽很忙,孩子生病了,沒有時間照顧,依然會交給孩子的爺爺奶奶。

孩子生病時,除了身體上的不適,情緒會變得非常脆弱,總希望爸爸媽媽能在身邊陪著,照顧自己。甚至小孩子會喜歡上生病,因為生病了媽媽不用去上班,會留在家照顧自己。孩子生病時,父母的擁抱,父母親切的安慰,父母喂孩子藥的場景,都會讓孩子記在心裡,成為溫暖的回憶。

小結:生兒不易,養兒更不易。孩子童年的記憶力是幸福還是各種心酸,父母最具主動權。如果不想自己兒時的經歷再讓自己的孩子經歷一遍,該怎麼做,父母應該都清楚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