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決勝極速之巔 奧林巴斯E

本文系佳友線上原創,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時隔三年, 奧林巴斯推出了OM-D系列最新旗艦E-M1 Mark II(後文簡稱:E-M1 II)。 在發佈之初, 奧林巴斯就提出E-M1 II將會成為無反相機領域最頂尖的存在。 這次的升級, 奧林巴斯針對前作在畫質、對焦以及連拍等多種性能上進行提升。 本次, 筆者就帶大家一同來瞭解一下E-M1 II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E-M1II集奧林巴斯現階段最強的硬體規格和功能配置於一身。 約2040萬圖元Live MOS感測器與全新的雙四核TruePic VIII數字影像處理器, 不僅讓E-M1II的畫質進一步提升, AF/AE追蹤模式下還能實現18張/秒高速連拍。 此外, E-M1II還提供了C4K視頻拍攝功能, Dual Fast AF和五軸機身防抖系統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升級。

作為第二代產品, 首要就是解決上代的痛點。 奧林巴斯總結專業攝影師的回饋意見, 包括:C-AF追焦性能、EVF回應速度、連拍速度、雙卡設計等等, 總之提升無反相機性能, 改進相對單反不足的地方。 從規格上來看, 奧林巴斯確實在上代痛點上下了很大功夫, “速度”成為本次升級的重點, AF/AE追蹤下的連拍速度、EVF回應速度(120幀刷新)、快門時滯、相位檢測AF性能等均是如此。 此外, 奧林巴斯還改善靜態畫質, 應用新型圖形處理器和更高圖元的圖像感測器, 並加入4K視頻錄製。

•技術亮點

1、2000萬圖元 Live MOS感測器+影像處理器TruePic VIII

作為奧林巴斯旗下最旗艦的無反相機, E-M1 II在畫質方面又有了更高的提升。 首先, 其採用了全新的2000萬圖元 Live MOS感測器可在利用提高圖元特性的方式, 強化灰度的同時, 優化圖元光學性能, 從而在高敏感度的條件下, 獲得更好的圖像品質。

搭配全新的Live MOS感測器, 在影像處理器方面, 奧林巴斯也使用了最新一代的TruePic VIII。 這塊影像處理器其晶片上含有兩類四核核心, 其中一類四核核心專門負責影像處理, 另一類則用於照相機的控制與計算。 基於能夠同時處理對感測器資料的讀取、自動對焦處理與影像處理等任務的先進機制, 該款處理器成功地加快了照相機的處理速度, 同時也降低了功耗。

2、高速連拍與121點相位檢測自動對焦

在提升相機畫質的同時, 奧林巴斯E-M1 II更注重對高速運動物體的捕捉, 無論運動還是生態題材, 在新的對焦系統和連拍功能前, 你都可以輕鬆捕捉。 奧林巴斯E-M1 II採用了一個11 x 11的121點全區域十字對焦感測器, 其可利用一個垂直方向覆蓋率達75%與水準方向覆蓋率達80%的自動對焦區域。

連拍方面, E-M1 II可以做到“每秒18張自動對焦追蹤/自動曝光追蹤連續拍攝”和“最快每秒60張的自動對焦鎖定/自動曝光鎖定連續拍攝”。 相比於市面上其他無反產品, 這樣霸道的連拍性能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3、小巧輕便+超高防護性

上面的畫質與抓拍性能如何?大家是否已經感受到碾壓單反相機的效果了呢?其實如此強大的功能, 奧林巴斯將其放入了一個極小的機身重, 相比於上代產品E-M1 II在體積上並沒有明顯變化, 即便是與一個600mm(35mm等效)f/4的鏡頭連接, 也不會對照相機手持拍攝舒適度與便攜性造影響。 此外, E-M1 II本身的密閉性非常強, 防塵、防水濺與防凍(最低可抵禦零下10攝氏度的侵襲)結構可有效隔離沙塵、雨水以及其它滴狀物, 讓用戶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正常拍攝。

•產品外觀

奧林巴斯E-M1 II無反相機在機身設計依然秉承了復古的機身設計,在有效的控制體積的同時,操作性並沒有縮水。其機身重量僅約574克,而體積也僅有約134.1x90.9x68.9毫米,大小與錢包差不多,放在包中或將其隨身攜帶都不會感覺到負擔與占地方。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搭載12-40mm F2.8 PRO鏡頭

E-M1 II採取的防塵、防水濺與防凍(最低可抵禦零下10攝氏度的侵襲)結構,讓使用者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正常拍攝。產品本身的密封件,可有效隔離沙塵、雨水以及其它滴狀物。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頂部

在機身頂部,我們可以看到似膠片機的設計,在有限的空間中,奧林巴斯為E-M1 II預留了非常多的操控按鍵,排布非常合理。在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在不進入操控功能表介面下,完成大多參數的調整。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左側&右側

雖然相機體積非常小巧,但為了考慮到用戶平日使用的握持感受。奧林巴斯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對握持部分進行重新設計。首先是增加了拇指握持區域的面積,其次,加深了位於前側的中指凹陷處。最後拉長了握持部分,以便容納小手指。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背部

奧林巴斯E-M1 II的機身背部絕大部分被一塊3.0英寸多角度顯示幕佔據,其解析度達到104萬圖元,並且支援觸控操作,用戶可以直接點擊對焦或拍攝,做到真正的指哪裡拍哪裡。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電池

作為一款旗艦產品,奧林巴斯考慮到專業用戶對相機續航能力的要求。所以,在E-M1 II的身上,他們使用了1720mAh的BLH-1鋰離子電池。在滿電狀態下,它可以為相機提供最高約950張的續航能力。

•產品細節

看過了奧林巴斯E-M1 II的整體造型,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詳細的展示一下它眾多的操控按鍵。大家在日常使用相機的過程中,對操控按鍵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提高對相機瞬間參數的調整能力,對於生態、運動等高速題材來說,分秒必爭才會拍攝到更好的作品。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頂部波輪按鍵

在頂部左側,奧林巴斯為E-M1 II設計了一個非常節省空間的電源開關,在其內部,還有HDR&驅動模式和對焦&測光調整按鍵。頂部中央的多功能熱靴介面可以加裝外置閃光燈等配件。右側則為食指操控區,這裡設計有快門、雙撥輪以及模式撥盤等按鍵。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機身卡口&CMOS

E-M1 II的卡口設計非常精細,並且內部還有防護結構,在安裝鏡頭後,可以有效的對圖像感測器進行保護,做到更好的防塵防水滴效果。在卡口左側,還有兩個功能按鍵,這裡的鍵位均可以自訂,根據使用者不同習慣進行設定。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卡槽&快門線介面

在專業攝影人士的要求下,奧林巴斯E-M1 II採用了雙卡槽設計,其並排式佈局,方便存取存儲卡。其中,卡槽1支援UHS-II/ UHS-I相容性存儲卡,卡槽2支援UHS-I相容性存儲卡。在存儲卡槽的外側,還有一個非常隱蔽的介面,這裡是遙控線的連接所在。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機身介面

在機身左側,是奧林巴斯E-M1 II介面最為集中的部分,這裡除了傳統的麥克風、耳機介面外。奧林巴斯還改變了其傳輸介面,最新採用了USB 3.0 (Type-C介面),支援快速傳輸大量的拍攝資料,這對於圖元日益增長的今天,可以大大減少用戶傳輸照片時的等待過程。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可翻轉觸控式螢幕

奧林巴斯E-M1 II的螢幕支援多角度翻轉,當螢幕翻轉到正面時,相機會自動啟動自拍模式,畫面會進行鏡面顯示模式,對於愛自拍的人士,這個功能別提有多方便。

• 景深合成模式

景深合成功能,可將在不同焦距條件下捕捉的八張圖像,自動合併為單張前景與背景均對焦清晰的圖像。一般來說,用別的拍攝設備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也不是說不能做到,可以使用更為高端的拍攝器材,也可以使用Photoshop這樣的後期軟體來完成,不過這次奧林巴斯直接將功能集中在一台相機中,一次拍攝就能獲得效果,大大降低了拍攝的門檻,這是非常讓人滿意的。

不過要完成拍攝,奧林巴斯對於鏡頭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目前有奧林巴斯旗下的「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30mm F3.5 Macro」「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8mm F1.8 Fisheye PRO」「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0 IS PRO」等鏡頭可以實現,並且在拍攝中會出現視角變窄的現象,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是需要注意的。

當我們使用了指定的鏡頭後,在奧林巴斯E-M1 II的MENU菜單中,找到“包圍曝光”選項,裡面的“Focus BKT”就是景深合成模式,在該選項中,我們可以調整焦距差,這個數值越大,照片中清晰的範圍越大。

關閉景深合成模式進行拍攝

開啟景深合成模式

我們知道,在一般的拍攝中,由於光圈的影響會出現景深效果,光圈越大,景深效果越明顯,而縮小光圈後,雖然景深效果不會太明顯,但是畫質會受到衍射的影響,下降比較嚴重,所以有景深合成功能的話,在理論上是可以帶來比較完美的效果。

關閉景深合成模式,使用F4.0光圈拍攝

使用景深合成模式

景深合成的效果,的確非常有效,雖然還是會挑鏡頭,但是如果具備了這幾款鏡頭的話,那麼拍攝靜物會變得非常有效,這是目前其它相機所不能提供的優勢。

•梯形失真補償

梯形失真補償功能,與移軸攝影類似。在釋放E-M1II的快門之前,可在即時取景中確認結果的同時,同步調整垂直、水準方向的梯形補償。該功能還可用於強化透視感覺。Olympus Viewer 3收錄了梯形失真補償這一功能,方便使用者在後期圖片編輯過程中做出輕微的調整。

梯形失真補償的開關就在MENU功能表的一級頁面中,非常容易找到。當該功能開啟後,我們在取景狀態下可以看到畫面中右側和底部增加了兩個調整數值。拍攝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雙撥輪對畫面主體進行調整,該調整對效果類似移軸鏡頭通過物理結構去改變拍攝畫面的透視關係。

梯形失真補償開啟後

為了讓大家可以直觀的看到“梯形失真補償”對畫面對影響,筆者通過開啟和關閉該功能對一棟建築進行拍攝。從畫面左邊的建築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整個建築線條從原來的傾斜矯正,並且正面建築的整個透視結構改變,建築的整個透視變得更加正常。

關閉“梯形失真補償”功能

開啟“梯形失真補償”

對於建築拍攝來說,各位攝影師一定會經常運用到移軸鏡頭,但市面上的移軸鏡頭焦段非常單一,並且價格昂貴操作複雜,這樣的問題限制了很多朋友對建築攝影的熱愛。奧林巴斯則是將“梯形失真補償”功能內置到機身中,通過演算法的補償,對任何鏡頭都可以做出補償,操作簡單便利,並且不需要額外增加費用。無論你是專門拍攝建築,還是旅行途中對城市等美景進行拍攝,都可以做到信手拈來,讓照片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速連拍測試

雖然奧林巴斯E-M1 II的圖元達到2000萬級別,但它的連拍功能卻一點不弱。在自動對焦追蹤/自動曝光追蹤連續拍攝下, 相機擁有18張/秒的連拍能力。而自動對焦鎖定/自動曝光鎖定連續拍攝下, 連拍能力更是誇張到60張/秒。大家要知道,一般視頻每秒才有24幀,而E-M1 II可以做到每秒60張照片,將其做成視頻,完全可以達到升格的效果。

為了測試E-M1 II的連拍能力,筆者特意拍攝了馬術比賽。在拍攝的過程中,筆者開啟自動曝光和追焦模式,將18張/秒的照片做成GIF。通過上面的GIF,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張照片動作都完美鎖定,並且非常連貫。這樣的連拍能力,在單反相機中也是絕對頂尖的存在。

對於時常拍攝運動題材的用戶來說,一定會做出一些預判,在高速運動的被攝物體接近時,提前開啟快門。說白了,這種方式就是通過人來彌補反應時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奧林巴斯在E-M1 II上搭載了專業抓拍模式。專業抓拍可實現無時間滯差攝影,進而允許用戶精准地捕捉理想的瞬間。當按下快門按鈕一半時,照相機便開始記錄2000萬圖元圖像;在將快門按鈕全部按下之後,照相機最多可保留預先拍攝的14張圖像。

光有高速連拍是不夠的,除了能拍下來,還要能拍好,拍清楚。想要做到進階的能力,對焦是重中之重。奧林巴斯E-M1 II為了更準確的鎖定被攝物體,採用了121點全區域十字對焦感測器,覆蓋達到80%。並且加入了4中對焦區域選擇,從所有目標、單一目標、五點群目標以及九點群目標中,絕對可以選擇一種你習慣的拍攝方式。

•高解析度模式

現在在攝影玩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畫幅論”的擁護者,他們覺得畫幅越大,成像效果越好。但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事實還是如此麼?其實,筆者覺得並不能一概而論。針對M4/3系統,奧林巴斯就通過更強的科技去完成了全畫幅也能幹的事情,並且在連拍、對焦和畫質等方面甚至超越了全畫幅。前面測試的對焦和連拍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但畫質如何超越呢?這裡就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功能“高解析度拍攝”。

需要拍攝具有較高解析度的圖像的場景,譬如當以藝術品與自然風光為拍攝物件時,圖元越高越可以捕捉更多細節。對於M4/3系統來說,感測器面積受到限制,但奧林巴斯發明了一種圖像拼接的技術,通過在位移拍攝8張照片(稍後用於生成等同于採用5000萬圖元感測器拍攝的單一高解析度照片)的過程中,照相機的感測器以半個圖元為基準移動,在感測器上形成小型矩陣接片,從而提升圖元。

通過高解析度模式,我們可以得到最高5000萬圖元或2500萬圖元的JPEG、8000萬圖元的RAW (ORF)與2000萬圖元 RAW (ORI)。

在這個模式下,畫幅的大小對於後期出片已經沒有影響,在同樣的場景中,通過高解析度模式拍攝的照片,細節表現程度上甚至已經超越全畫幅。這樣的解決方案,也很好的彌補了高圖元下,畫面噪點等問題的產生。

•ISO感光度測試

前文中筆者也提到,奧林巴斯E-M1 II採用了2000萬圖元 Live MOS感測器+影像處理器TruePic VIII的組合,這兩位元搭擋可以在高ISO設置條件下,提供顯著改善的圖像品質。常用ISO(ISO自動)也被擴大至ISO 6400。即便是在高ISO設置條件下,也可捕捉帶有較少噪點的高畫質圖像。官方資料雖然這麼漂亮,但我們更在乎的還是實際效果。接下來,筆者就將進行感光度逐級拍攝。

室內測試環境(紅框內為100%截圖)

本項測試環境為室內靜物台,環境光固定,光圈固定,ISO三分之一逐級調整,拍攝固定三腳架保持同一機位元,拍攝模式為2s定時,防止手抖影響,爭取最大的客觀程度。拍攝照片格式為JPEG+RAW,RAW檔後期通過Adobe Camera RAW轉換為JPEG進行對比。

大家觀察上面100%截圖的時候,可以著重查看玩具熊眼睛部分的紋理,這一部分是代表了在不同ISO感光度下,感測器對被攝物體的細節還原能力。而旁邊樂高玩具的截圖,則是感測器在不同ISO感光度下,對色彩以及暗部的還原能力。通過左右兩部分截圖,大家很容易看出一款相機內圖像感測器與處理器之間協作的能力。

從上面截圖中可以看出,奧林巴斯E-M1 II的感光度在ISO 64-800內都可以保證比較純淨的畫面,畫面中的噪點控制都很優異,色彩與細節得到很好的還原。當感光度提升到ISO 1600後,畫面中逐漸出現噪點,細節還原開始下降,但色彩還是保持實際觀察情況。畫質最大的分水嶺出現在ISO 6400,自此開始畫面中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噪點,細節流失開始明顯增加,ISO 12800更是出現彩色噪點,暗部開始出現偏色。

•五軸防抖測試

在防抖功能的研發中,奧林巴斯的五軸防抖技術足矣傲立群雄。奧林巴斯E-M1 II搭載的是經過加強的五軸防抖系統,能夠有效補償內置鏡頭防抖所無法修正的照相機滾動,以及微距攝影時易發生的水準/垂直位移,並且搭載半按快門釋放防抖功能,可以在取景器中查看防抖效果,因此在低光照或慢門情況時,使用者可以安心手持拍攝而不必擔心相機抖動,從而確保穩定的構圖。

下圖為紅框內截圖

本次測試環境為室內,光源為日光燈,焦段選擇80mm,從1/80s安全快門進行拍攝。前後拍攝開啟防抖(自動防抖)和關閉防抖兩組照片,下面放出截圖讓大家直觀看到防抖效果到底如何。

整個測試過程中,筆者都是手持相機,從截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在1/80s到1 /20s範圍內,兩邊的截圖都保持清晰。但隨著快門的減慢,左側關閉防抖的畫面出現了明顯晃動,而開啟防抖一側則保持了很好的清晰。最終在1/5s快門下,防抖功能也開始出現輕微抖動。奧林巴斯E-M1 II中的五軸防抖機制起到了不錯的作用,大概可以提供用戶四擋快門的補償。

•樣張欣賞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50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s ISO:8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6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25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42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25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4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25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焦距:50mm 光圈:F1.2 曝光時間:1/5000s ISO:32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80s ISO:4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24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0s ISO:10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0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8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0s ISO:1000

•總結

通過一系列測試和體驗,筆者對奧林巴斯這款E-M1 II新旗艦真是愛不釋手。首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好看,復古的機身設計,讓它在市場其他競品中脫穎而出。此外,它的機身操作非常合理,拍攝中可以完成參數的快速調整,並且E-M1 II機身上大部分按鍵都可以自訂化,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設定專屬操作模式。

實際拍攝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就是E-M1 II的捕捉能力。追焦情況下,拍攝高速運動物體很少會出現脫焦現象,配合高速連拍可以準確鎖定每一個精彩瞬間。而畫質方面,M4/3很多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認知,底小畫質成像會不好。其實在後期處理照片的時候,筆者並沒有這樣的感受。M4/3系統的優勢是可以縮小鏡頭與機身的體積,讓相機更加便攜。現在奧林巴斯通過更多技術的引入,讓M4/3的畫質進一步提升,有效的彌補了M4/3系統成像時的不足。時至今日,“大畫幅論”已經不再適合E-M1 II。

總體來說,在無反相機領域,奧林巴斯E-M 1II已經是一款巔峰之作。如果您是喜歡生態或運動題材拍攝的用戶,而又討厭笨重的單反相機。那麼,奧林巴斯E-M1 II絕對是你最佳的選擇,小巧的機身中暗藏了非常強勁的拍攝能力,只要一次簡單的體驗,你一定會對他愛不釋手。

讓用戶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正常拍攝。

•產品外觀

奧林巴斯E-M1 II無反相機在機身設計依然秉承了復古的機身設計,在有效的控制體積的同時,操作性並沒有縮水。其機身重量僅約574克,而體積也僅有約134.1x90.9x68.9毫米,大小與錢包差不多,放在包中或將其隨身攜帶都不會感覺到負擔與占地方。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搭載12-40mm F2.8 PRO鏡頭

E-M1 II採取的防塵、防水濺與防凍(最低可抵禦零下10攝氏度的侵襲)結構,讓使用者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下正常拍攝。產品本身的密封件,可有效隔離沙塵、雨水以及其它滴狀物。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頂部

在機身頂部,我們可以看到似膠片機的設計,在有限的空間中,奧林巴斯為E-M1 II預留了非常多的操控按鍵,排布非常合理。在使用過程中,用戶可以在不進入操控功能表介面下,完成大多參數的調整。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左側&右側

雖然相機體積非常小巧,但為了考慮到用戶平日使用的握持感受。奧林巴斯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對握持部分進行重新設計。首先是增加了拇指握持區域的面積,其次,加深了位於前側的中指凹陷處。最後拉長了握持部分,以便容納小手指。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機身背部

奧林巴斯E-M1 II的機身背部絕大部分被一塊3.0英寸多角度顯示幕佔據,其解析度達到104萬圖元,並且支援觸控操作,用戶可以直接點擊對焦或拍攝,做到真正的指哪裡拍哪裡。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電池

作為一款旗艦產品,奧林巴斯考慮到專業用戶對相機續航能力的要求。所以,在E-M1 II的身上,他們使用了1720mAh的BLH-1鋰離子電池。在滿電狀態下,它可以為相機提供最高約950張的續航能力。

•產品細節

看過了奧林巴斯E-M1 II的整體造型,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詳細的展示一下它眾多的操控按鍵。大家在日常使用相機的過程中,對操控按鍵的熟悉程度,也可以提高對相機瞬間參數的調整能力,對於生態、運動等高速題材來說,分秒必爭才會拍攝到更好的作品。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頂部波輪按鍵

在頂部左側,奧林巴斯為E-M1 II設計了一個非常節省空間的電源開關,在其內部,還有HDR&驅動模式和對焦&測光調整按鍵。頂部中央的多功能熱靴介面可以加裝外置閃光燈等配件。右側則為食指操控區,這裡設計有快門、雙撥輪以及模式撥盤等按鍵。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機身卡口&CMOS

E-M1 II的卡口設計非常精細,並且內部還有防護結構,在安裝鏡頭後,可以有效的對圖像感測器進行保護,做到更好的防塵防水滴效果。在卡口左側,還有兩個功能按鍵,這裡的鍵位均可以自訂,根據使用者不同習慣進行設定。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卡槽&快門線介面

在專業攝影人士的要求下,奧林巴斯E-M1 II採用了雙卡槽設計,其並排式佈局,方便存取存儲卡。其中,卡槽1支援UHS-II/ UHS-I相容性存儲卡,卡槽2支援UHS-I相容性存儲卡。在存儲卡槽的外側,還有一個非常隱蔽的介面,這裡是遙控線的連接所在。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機身介面

在機身左側,是奧林巴斯E-M1 II介面最為集中的部分,這裡除了傳統的麥克風、耳機介面外。奧林巴斯還改變了其傳輸介面,最新採用了USB 3.0 (Type-C介面),支援快速傳輸大量的拍攝資料,這對於圖元日益增長的今天,可以大大減少用戶傳輸照片時的等待過程。

奧林巴斯OM-D E-M1 Mark II 可翻轉觸控式螢幕

奧林巴斯E-M1 II的螢幕支援多角度翻轉,當螢幕翻轉到正面時,相機會自動啟動自拍模式,畫面會進行鏡面顯示模式,對於愛自拍的人士,這個功能別提有多方便。

• 景深合成模式

景深合成功能,可將在不同焦距條件下捕捉的八張圖像,自動合併為單張前景與背景均對焦清晰的圖像。一般來說,用別的拍攝設備要達到這樣的效果也不是說不能做到,可以使用更為高端的拍攝器材,也可以使用Photoshop這樣的後期軟體來完成,不過這次奧林巴斯直接將功能集中在一台相機中,一次拍攝就能獲得效果,大大降低了拍攝的門檻,這是非常讓人滿意的。

不過要完成拍攝,奧林巴斯對於鏡頭的要求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目前有奧林巴斯旗下的「M.ZUIKO DIGITAL ED 60mm F2.8 Macro」「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30mm F3.5 Macro」「M.ZUIKO DIGITAL ED 7-14mm F2.8 PRO」「M.ZUIKO DIGITAL ED 8mm F1.8 Fisheye PRO」「M.ZUIKO DIGITAL ED 300mm F4.0 IS PRO」等鏡頭可以實現,並且在拍攝中會出現視角變窄的現象,在實際使用中使用者是需要注意的。

當我們使用了指定的鏡頭後,在奧林巴斯E-M1 II的MENU菜單中,找到“包圍曝光”選項,裡面的“Focus BKT”就是景深合成模式,在該選項中,我們可以調整焦距差,這個數值越大,照片中清晰的範圍越大。

關閉景深合成模式進行拍攝

開啟景深合成模式

我們知道,在一般的拍攝中,由於光圈的影響會出現景深效果,光圈越大,景深效果越明顯,而縮小光圈後,雖然景深效果不會太明顯,但是畫質會受到衍射的影響,下降比較嚴重,所以有景深合成功能的話,在理論上是可以帶來比較完美的效果。

關閉景深合成模式,使用F4.0光圈拍攝

使用景深合成模式

景深合成的效果,的確非常有效,雖然還是會挑鏡頭,但是如果具備了這幾款鏡頭的話,那麼拍攝靜物會變得非常有效,這是目前其它相機所不能提供的優勢。

•梯形失真補償

梯形失真補償功能,與移軸攝影類似。在釋放E-M1II的快門之前,可在即時取景中確認結果的同時,同步調整垂直、水準方向的梯形補償。該功能還可用於強化透視感覺。Olympus Viewer 3收錄了梯形失真補償這一功能,方便使用者在後期圖片編輯過程中做出輕微的調整。

梯形失真補償的開關就在MENU功能表的一級頁面中,非常容易找到。當該功能開啟後,我們在取景狀態下可以看到畫面中右側和底部增加了兩個調整數值。拍攝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雙撥輪對畫面主體進行調整,該調整對效果類似移軸鏡頭通過物理結構去改變拍攝畫面的透視關係。

梯形失真補償開啟後

為了讓大家可以直觀的看到“梯形失真補償”對畫面對影響,筆者通過開啟和關閉該功能對一棟建築進行拍攝。從畫面左邊的建築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出,整個建築線條從原來的傾斜矯正,並且正面建築的整個透視結構改變,建築的整個透視變得更加正常。

關閉“梯形失真補償”功能

開啟“梯形失真補償”

對於建築拍攝來說,各位攝影師一定會經常運用到移軸鏡頭,但市面上的移軸鏡頭焦段非常單一,並且價格昂貴操作複雜,這樣的問題限制了很多朋友對建築攝影的熱愛。奧林巴斯則是將“梯形失真補償”功能內置到機身中,通過演算法的補償,對任何鏡頭都可以做出補償,操作簡單便利,並且不需要額外增加費用。無論你是專門拍攝建築,還是旅行途中對城市等美景進行拍攝,都可以做到信手拈來,讓照片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速連拍測試

雖然奧林巴斯E-M1 II的圖元達到2000萬級別,但它的連拍功能卻一點不弱。在自動對焦追蹤/自動曝光追蹤連續拍攝下, 相機擁有18張/秒的連拍能力。而自動對焦鎖定/自動曝光鎖定連續拍攝下, 連拍能力更是誇張到60張/秒。大家要知道,一般視頻每秒才有24幀,而E-M1 II可以做到每秒60張照片,將其做成視頻,完全可以達到升格的效果。

為了測試E-M1 II的連拍能力,筆者特意拍攝了馬術比賽。在拍攝的過程中,筆者開啟自動曝光和追焦模式,將18張/秒的照片做成GIF。通過上面的GIF,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張照片動作都完美鎖定,並且非常連貫。這樣的連拍能力,在單反相機中也是絕對頂尖的存在。

對於時常拍攝運動題材的用戶來說,一定會做出一些預判,在高速運動的被攝物體接近時,提前開啟快門。說白了,這種方式就是通過人來彌補反應時滯。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奧林巴斯在E-M1 II上搭載了專業抓拍模式。專業抓拍可實現無時間滯差攝影,進而允許用戶精准地捕捉理想的瞬間。當按下快門按鈕一半時,照相機便開始記錄2000萬圖元圖像;在將快門按鈕全部按下之後,照相機最多可保留預先拍攝的14張圖像。

光有高速連拍是不夠的,除了能拍下來,還要能拍好,拍清楚。想要做到進階的能力,對焦是重中之重。奧林巴斯E-M1 II為了更準確的鎖定被攝物體,採用了121點全區域十字對焦感測器,覆蓋達到80%。並且加入了4中對焦區域選擇,從所有目標、單一目標、五點群目標以及九點群目標中,絕對可以選擇一種你習慣的拍攝方式。

•高解析度模式

現在在攝影玩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畫幅論”的擁護者,他們覺得畫幅越大,成像效果越好。但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事實還是如此麼?其實,筆者覺得並不能一概而論。針對M4/3系統,奧林巴斯就通過更強的科技去完成了全畫幅也能幹的事情,並且在連拍、對焦和畫質等方面甚至超越了全畫幅。前面測試的對焦和連拍可以很直觀的看到,但畫質如何超越呢?這裡就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功能“高解析度拍攝”。

需要拍攝具有較高解析度的圖像的場景,譬如當以藝術品與自然風光為拍攝物件時,圖元越高越可以捕捉更多細節。對於M4/3系統來說,感測器面積受到限制,但奧林巴斯發明了一種圖像拼接的技術,通過在位移拍攝8張照片(稍後用於生成等同于採用5000萬圖元感測器拍攝的單一高解析度照片)的過程中,照相機的感測器以半個圖元為基準移動,在感測器上形成小型矩陣接片,從而提升圖元。

通過高解析度模式,我們可以得到最高5000萬圖元或2500萬圖元的JPEG、8000萬圖元的RAW (ORF)與2000萬圖元 RAW (ORI)。

在這個模式下,畫幅的大小對於後期出片已經沒有影響,在同樣的場景中,通過高解析度模式拍攝的照片,細節表現程度上甚至已經超越全畫幅。這樣的解決方案,也很好的彌補了高圖元下,畫面噪點等問題的產生。

•ISO感光度測試

前文中筆者也提到,奧林巴斯E-M1 II採用了2000萬圖元 Live MOS感測器+影像處理器TruePic VIII的組合,這兩位元搭擋可以在高ISO設置條件下,提供顯著改善的圖像品質。常用ISO(ISO自動)也被擴大至ISO 6400。即便是在高ISO設置條件下,也可捕捉帶有較少噪點的高畫質圖像。官方資料雖然這麼漂亮,但我們更在乎的還是實際效果。接下來,筆者就將進行感光度逐級拍攝。

室內測試環境(紅框內為100%截圖)

本項測試環境為室內靜物台,環境光固定,光圈固定,ISO三分之一逐級調整,拍攝固定三腳架保持同一機位元,拍攝模式為2s定時,防止手抖影響,爭取最大的客觀程度。拍攝照片格式為JPEG+RAW,RAW檔後期通過Adobe Camera RAW轉換為JPEG進行對比。

大家觀察上面100%截圖的時候,可以著重查看玩具熊眼睛部分的紋理,這一部分是代表了在不同ISO感光度下,感測器對被攝物體的細節還原能力。而旁邊樂高玩具的截圖,則是感測器在不同ISO感光度下,對色彩以及暗部的還原能力。通過左右兩部分截圖,大家很容易看出一款相機內圖像感測器與處理器之間協作的能力。

從上面截圖中可以看出,奧林巴斯E-M1 II的感光度在ISO 64-800內都可以保證比較純淨的畫面,畫面中的噪點控制都很優異,色彩與細節得到很好的還原。當感光度提升到ISO 1600後,畫面中逐漸出現噪點,細節還原開始下降,但色彩還是保持實際觀察情況。畫質最大的分水嶺出現在ISO 6400,自此開始畫面中出現了肉眼可見的噪點,細節流失開始明顯增加,ISO 12800更是出現彩色噪點,暗部開始出現偏色。

•五軸防抖測試

在防抖功能的研發中,奧林巴斯的五軸防抖技術足矣傲立群雄。奧林巴斯E-M1 II搭載的是經過加強的五軸防抖系統,能夠有效補償內置鏡頭防抖所無法修正的照相機滾動,以及微距攝影時易發生的水準/垂直位移,並且搭載半按快門釋放防抖功能,可以在取景器中查看防抖效果,因此在低光照或慢門情況時,使用者可以安心手持拍攝而不必擔心相機抖動,從而確保穩定的構圖。

下圖為紅框內截圖

本次測試環境為室內,光源為日光燈,焦段選擇80mm,從1/80s安全快門進行拍攝。前後拍攝開啟防抖(自動防抖)和關閉防抖兩組照片,下面放出截圖讓大家直觀看到防抖效果到底如何。

整個測試過程中,筆者都是手持相機,從截圖中可以清楚看到在1/80s到1 /20s範圍內,兩邊的截圖都保持清晰。但隨著快門的減慢,左側關閉防抖的畫面出現了明顯晃動,而開啟防抖一側則保持了很好的清晰。最終在1/5s快門下,防抖功能也開始出現輕微抖動。奧林巴斯E-M1 II中的五軸防抖機制起到了不錯的作用,大概可以提供用戶四擋快門的補償。

•樣張欣賞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50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s ISO:8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6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25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42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25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4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25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焦距:50mm 光圈:F1.2 曝光時間:1/5000s ISO:32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80s ISO:4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24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0s ISO:10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80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00s ISO:200

機型:奧林巴斯E-M1 Mark II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

焦距:58mm 光圈:F2.8 曝光時間:1/1600s ISO:1000

•總結

通過一系列測試和體驗,筆者對奧林巴斯這款E-M1 II新旗艦真是愛不釋手。首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好看,復古的機身設計,讓它在市場其他競品中脫穎而出。此外,它的機身操作非常合理,拍攝中可以完成參數的快速調整,並且E-M1 II機身上大部分按鍵都可以自訂化,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設定專屬操作模式。

實際拍攝中,最讓筆者印象深刻的就是E-M1 II的捕捉能力。追焦情況下,拍攝高速運動物體很少會出現脫焦現象,配合高速連拍可以準確鎖定每一個精彩瞬間。而畫質方面,M4/3很多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認知,底小畫質成像會不好。其實在後期處理照片的時候,筆者並沒有這樣的感受。M4/3系統的優勢是可以縮小鏡頭與機身的體積,讓相機更加便攜。現在奧林巴斯通過更多技術的引入,讓M4/3的畫質進一步提升,有效的彌補了M4/3系統成像時的不足。時至今日,“大畫幅論”已經不再適合E-M1 II。

總體來說,在無反相機領域,奧林巴斯E-M 1II已經是一款巔峰之作。如果您是喜歡生態或運動題材拍攝的用戶,而又討厭笨重的單反相機。那麼,奧林巴斯E-M1 II絕對是你最佳的選擇,小巧的機身中暗藏了非常強勁的拍攝能力,只要一次簡單的體驗,你一定會對他愛不釋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