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收起重壓式的愛,還家長與孩子一份輕鬆

本文已獲得授權

兒童心理課堂(ID:guanaibaby)

有時候, 這愛可比不愛辛苦多了

1

我家樓上的女孩辰辰今年3歲, 爸媽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生, 非常重視教育,

辰辰不到一歲起就帶她上早教課, 經常帶她出門旅行增長見識。

現在上了幼稚園, 辰辰媽開始了全方位的精英培養計畫, 給辰辰報了各種各樣的週末輔導班, 鋼琴、繪畫、舞蹈、圍棋, 也不管她有沒有興趣, 反正統統都要學。

於是, 每晚都能聽到辰辰斷斷續續的琴聲, 和哭聲, 以及辰辰媽的發脾氣聲。 因為辰辰啥都不想學, 看電視玩玩具時精神百倍, 一上課做作業就萎靡不振。

有時甚至聽到了辰辰媽的哭訴:“一節鋼琴課200塊錢, 這麼貴你還不好好學, 如果不是因為你是我最愛的人, 為了你有一技之長, 今後不落後於人, 我幹嘛要出力不討好, 我自己都捨不得每天這麼花錢。 我為你付出這麼多, 你為何就不能爭點氣呢?!”

聽到她的委屈聲, 我都心疼了。 只是, 孩子能聽得進去嗎?我仿佛聽到了辰辰寶貝心裡在說, “媽媽, 求你了, 別那麼愛我好不好。 ”

太多這樣恨鐵不成鋼的父母, 為了孩子, 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 自己節衣縮食, 給孩子教育投資, 卻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可是, 卻像是狗咬呂洞賓, 父母給予了一切, 回饋的卻是孩子白眼狼式的不屑一顧和極不耐煩。

2

最近兩條“陪孩子寫作業, 大人急到送醫院”的朋友圈火了。 一個說, “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 然後心梗住院了, 做了兩個支架”, 另一個說, “我此刻光榮的躺在急救室急救, 病因是腦出血, 我深刻懷疑就是陪孩子寫作業鬧弄的。 ”

各位家長在同情兩位遭遇的同時, 紛紛表示找到了“組織”, 痛訴了自己陪孩子寫作業的經歷, 簡直就是一部驚天動地的“陪讀血淚史”。 巴不得這在人間的歷劫快點結束, 早日飛升上神。

真真應了那句,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 一做作業雞飛狗跳。 親媽秒變後媽、翻臉比翻書還快的架勢, 真真將愛之深、恨之切的情緒渲染到了極致。

只是,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嗎?!NoNoNo, 那根本就是極大的自私。

為了逼孩子成為看起來有出息的人, 幾乎將這輩子學的負面詞語, 都用在了這個曾經滿口說著“我愛你”的“寶貝”的身上。

這不是愛, 這只是一種情緒的宣洩。 通過孩子, 把自己在孩子身上實現不了欲望的不滿, 紛紛發洩了出來, 這對孩子是一種巨大的傷害。

傷害了孩子的心, 讓他們不敢再相信父母的愛, 造成了安全感和愛的缺失。

傷害了孩子的自尊, 一直以為自己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貝, 原來在父母心裡自己是如此的不堪。

傷害了孩子的認知, 以為愛就是要通過惡言惡語去表達的。 這種原生家庭的教育甚至會影響到孩子今後交友戀愛, 也會以損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

爸爸媽媽們, 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一下, 是不是給孩子的愛太沉重了, 他們的小肩膀承受不起。

父母控制式的愛, 很多時候就是一種心靈的綁架, 對孩子越盡心付出的父母, 越出力不討好, 最終只是感動了自己, 傷害了孩子。

3

沒有人敢不承認, 正常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恨不得把一切都給他們。

沒有人願意懷疑,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摻雜了一些功利的成分。

沒有人不去反思過,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愛,其實對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因為愛,所以說話口無遮攔,做事不計後果,導致了很多怨念的產生。

因為愛,過多的干涉,角色錯位,導致孩子的行為習慣產生了依賴-被否定-依賴的惡性循環。

因為愛,父母把本屬於自己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留給了孩子,對孩子佔據自己的時間有所埋怨卻又很無奈,開始恨自己,尋找是不是自己身上的不足導致了孩子產生的問題,從而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

突然想對父母說,不要那麼愛孩子了,你們會都透不過氣的。

也許你給他的愛,更多是一種桎梏,他不需要的。

也許你不那麼愛他,他才能學會獨立,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和時間。

也許你把過度放在孩子身上的心收回,去做喜歡的事情,你和孩子都會快樂,家庭氣氛會其樂融融歲月靜好。

敢不敢賭一把?不要再那麼“愛”孩子。

4

當紅女星楊冪,從小就接受著開放式的教育,她父母很少管她,很開明,甚至在家稱呼父母都是直接叫名字。正是這種朋友式的隨意教育,才造就了現在工作突出、情商超高的她,每次遇到被人吐槽事件,都能通過自黑來幽默巧妙的回應。

楊冪現在也並不想過多的拘束自己的女兒小糯米,她說想跟自家女兒做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與女兒溝通而不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去教導她。上早教課也是因為女兒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才去的,而不是為了逼迫她學什麼。

楊冪一直讓小糯米過普通人的生活,從來沒有給小糯米規劃好職業之路,她表示會全力支持女兒未來的夢想,這種不背負“星二代”壓力的童年或許才真正快樂。

我也想對我的孩子說,很抱歉,媽媽不想太過愛你。

我不會當成實現我欲望的工具,也請你管理好自己,別成為我的負擔,每個人活著都不輕鬆,讓我們盡己所能過好即可。

我不要求你非成為天子驕子,你也別將我當成24小時待機的機器人保姆。我們只是簡單的母子關係而已,對彼此都不要要求太高。

我不想把讓我們原本的愛變成相互挑剔和怨恨,如果可以,我們盡可能地做朋友,有問題互相説明,沒需要時彼此獨立。

願所有的家長都能收回利劍,找回溫柔,讓你與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深呼吸中去享受那一份無與倫比的愛。

正常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恨不得把一切都給他們。

沒有人願意懷疑,其實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摻雜了一些功利的成分。

沒有人不去反思過,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愛,其實對自己和孩子都是一種傷害。

因為愛,所以說話口無遮攔,做事不計後果,導致了很多怨念的產生。

因為愛,過多的干涉,角色錯位,導致孩子的行為習慣產生了依賴-被否定-依賴的惡性循環。

因為愛,父母把本屬於自己的自由支配的時間留給了孩子,對孩子佔據自己的時間有所埋怨卻又很無奈,開始恨自己,尋找是不是自己身上的不足導致了孩子產生的問題,從而給了自己太大的壓力。

突然想對父母說,不要那麼愛孩子了,你們會都透不過氣的。

也許你給他的愛,更多是一種桎梏,他不需要的。

也許你不那麼愛他,他才能學會獨立,合理規劃自己的學習和時間。

也許你把過度放在孩子身上的心收回,去做喜歡的事情,你和孩子都會快樂,家庭氣氛會其樂融融歲月靜好。

敢不敢賭一把?不要再那麼“愛”孩子。

4

當紅女星楊冪,從小就接受著開放式的教育,她父母很少管她,很開明,甚至在家稱呼父母都是直接叫名字。正是這種朋友式的隨意教育,才造就了現在工作突出、情商超高的她,每次遇到被人吐槽事件,都能通過自黑來幽默巧妙的回應。

楊冪現在也並不想過多的拘束自己的女兒小糯米,她說想跟自家女兒做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與女兒溝通而不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去教導她。上早教課也是因為女兒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才去的,而不是為了逼迫她學什麼。

楊冪一直讓小糯米過普通人的生活,從來沒有給小糯米規劃好職業之路,她表示會全力支持女兒未來的夢想,這種不背負“星二代”壓力的童年或許才真正快樂。

我也想對我的孩子說,很抱歉,媽媽不想太過愛你。

我不會當成實現我欲望的工具,也請你管理好自己,別成為我的負擔,每個人活著都不輕鬆,讓我們盡己所能過好即可。

我不要求你非成為天子驕子,你也別將我當成24小時待機的機器人保姆。我們只是簡單的母子關係而已,對彼此都不要要求太高。

我不想把讓我們原本的愛變成相互挑剔和怨恨,如果可以,我們盡可能地做朋友,有問題互相説明,沒需要時彼此獨立。

願所有的家長都能收回利劍,找回溫柔,讓你與孩子在自由自在的深呼吸中去享受那一份無與倫比的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