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多事之秋”注意飲食——20171108

張曉燕 營養科主任醫師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 蔬菜水果種類齊全, 但秋季天氣轉涼, 早晚溫差大, 雨水漸少並晝熱夜涼, 更易傷風感冒和舊疾復發, 因此, 在秋天時更加需要注意飲食, 以健康地度過多“事”的秋天。

秋天的飲食要略如下:

1.因秋施膳 合理飲食

秋季肺金當令之時, 而過了“秋分”之後, 秋燥便是主打氣候, 因此秋日膳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基本要略, 平時要多飲水, 以維持水電平衡;多吃蔬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注意主、副食及葷、素食的搭配;注意魚類、肉類、蛋類及豆類和豆製品、奶類及乳製品的合理調配和交換, 少吃油膩厚味、燒烤、辛辣刺激食品等, 以防加重秋躁症狀。

2.適時適度的營養補充

人們經過夏天持續的炎熱, 體內耗損較大而可能又因疰夏而胃口不好進食較少, 天氣轉涼時的爽適會讓胃口大有好轉, 適時適量進補可為越冬做好準備。

進補的原則是選擇的食物既要易於消化吸收又要兼顧營養滋補, 這樣既可以維持體內平衡又能夠增強人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可酌情食用芝麻、蓮子、百合、山藥、藕、核桃、花生、糯米、葡萄、乳品、雪梨、柑橘、銀耳、甘蔗等益氣滋陰、潤肺之食物。 年老胃弱者, 可選擇食粥法以益胃生津, 如:百合蓮子粥、銀耳糯米粥、小米粥、黑芝麻粥、蓮子粥、梨粥、藕粥等。

3.規律飲食並飲食有節

秋季涼爽, 一般情況下人的食欲往往會大增, 進食過多易使人發胖;進食過多還易加重胃腸負擔, 引發胃腸功能紊亂, 因此秋季飲食更要注意定量。 老人孩子因消化能力弱, 更應注意定時定量進食或少量多餐飲食。 忌過鹹過油過膩的食物,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大涼性大熱性食物的過多攝入。

4.嚴防“病從口入”

秋季的溫濕度, 很適宜病菌繁殖和食物易腐敗變質, 應注意食品的衛生, 嚴防“病人口入”。 儘量少食生冷食品, 瓜果蔬菜應注意清潔衛生並洗淨食用, 海鮮類食物一般都屬於寒涼陰性類食品,

在食用時配與薑、醋等佐料一起食用, 並請注意適量攝入, 不要一下子攝入過多並需注意腹部保暖, 養成科學合理的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以防腹部受涼後引發消化不良或胃腸道疾患、發生腹瀉等。

責任編輯

時明慧

實習編輯

周燁

張曉燕 主任醫師

從事臨床工作30年, 能熟練應用傳統醫學理論, 綜合分析營養與疾病的關係, 並結合不同人群的營養與膳食特點, 為患者提供科學實用的營養處方。

擅長:孕前營養優生干預、孕產期優生優育營養指導、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高血壓病、便秘等營養指導和治療。

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