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洲三大文明之阿茲克特文明

阿茲特克人原屬納瓦語(Nahuatl)系發展水準較低的一個部落, 後來因吸收、融合這個地區其他印第安優秀文化傳統而迅速崛起。 西元 11~12世紀間, 從北部遷入墨西哥中央谷地, 1325年在特斯科科(Texcoco)湖西部島上建造特諾奇蒂特蘭(Tenochtitlán)城。 1426年, 阿茲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結成了"阿茲特克聯盟", 由阿茲特克國王伊茲科亞特爾(Itzcóatl)任首領, 勢力日盛, 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 繼承人蒙特祖馬一世(Moctezuma I)及其後的國王不斷對外用兵, 開疆拓土, 至16世紀初, 其疆域東西兩面已抵墨西哥灣和太平洋沿岸, 北與契契梅克為鄰, 南至今日之瓜地馬拉,

人口約300 萬, 發展到極盛時期。 1519年, 西班牙殖民者埃爾南·科爾特斯(Hernán Cortés)利用印第安人內部矛盾, 進攻阿茲特克國, 蒙特蘇馬二世(Moctezuma II)在入侵者面前動搖不定, 最後成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傀儡。 1520 年6月向人民勸降時被群眾擊傷而死。 科爾特斯在所謂"悲慘之夜"僥倖逃命後, 又於1521年捲土重來, 阿茲特克人在新國王誇烏特莫克(Cuauhtémoc)率領下, 與圍城的西班牙殖民者展開殊死搏鬥, 最後由於糧食和水源斷絕, 加之天花肆虐而失敗。 1521年8月, 西班牙人佔領特諾奇蒂特蘭, 在城中大肆屠殺, 並將該城徹底毀壞, 後在其廢墟上建立墨西哥城。

特諾奇提特蘭, 阿茲特克的首都, 今墨西哥城

根據傳說, 阿茲特克人的祖先是從北方一個叫阿茲特蘭的地方來的,

他們根據太陽神威齊洛波契特裡的指示往南來到阿納瓦克穀(Anahuac valley)的特斯科科湖;當他們來到湖中央的島嶼時, 他們看到一隻叼著蛇的老鷹停歇在仙人掌上, 這個意像告訴他們應該在這裡建造城市。 1325年阿茲特克人在這個地方建立了特諾奇提特蘭, 一座巨大的人工島, 在墨西哥城的中心。

阿茲特克實行集權統治, 最高首領國王和貴族高居於民眾之上, 並擁有強大的軍隊, 明顯表現出阿茲特克社會已向階級社會過渡。 阿茲特克的國王由部落會議從特定的家族中推舉, 事實上是最高軍事酋長, 無世襲權, 並可被部落會議罷黜。 阿茲特克人同與之結盟的部落結成統一的政治和文化共同體。 聯盟所征服的部落需向聯盟割讓土地和納貢, 但可保有自己的部族神和習俗, 由自己的酋長管理。 特諾奇蒂特蘭城分為四大區, 分屬四大胞族。 下面共分為20個氏族, 各氏族有自己的氏族神、祭司和寺廟, 享有處理內部事務的權利。 各氏族選出代表出席酋長會議。 土地被分成王田、祭司田、軍田,

由公社成員集體耕種, 以供國王、貴族、祭司和武士所需。 但社會組織仍以被稱作"卡爾普裡"的氏族公社為基礎, 土地為氏族公有, 分配給各家庭耕種。 阿茲特克人的社會組織以氏族為基礎, 實行公社土地所有制, 但已開始出現階級劃分, 貴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構成社會的統治階級。 貴族擁有土地和自己的姓氏, 子女可受到特殊教育。 平民接受農、工和戰技等專業教育, 是軍隊的主體。 最下層是奴隸, 主要來自阿茲特克內部, 少數來自外族的戰俘。

宗教在阿茲特克人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 居民相信靈魂永存, 並相信存在至高無上的主宰。 他們崇拜自然神, 主神威濟洛波特利(Huitzilopochtli)被視為太陽神和戰爭之神, 其他的神主要有:創造神特洛克-納瓦克(Tloque-Nahuaque)、太陽神托南辛(Tonatinh)、雨神特拉洛克(Tláloc)、玉米神希洛內(Xilonen)、羽蛇神克查爾科阿特爾(Quetzalcóatl)、"雙頭神" 奧梅特庫特利(Ometecuhtli)及其妻子奧梅奇華特爾(Omecíhuatl)等, 國王被看成神的化身, 祭神時以戰俘為犧牲。 其特異習俗之一是以活人為祭品, 每年有數千人被祭神靈。 武士以獻身祭壇為榮。

武士以獻身祭壇為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