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美洲三大文明之印加文明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區發古印加文明遺址展起來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 它的影響範圍北起哥倫比亞南部的安卡斯馬約河、南到智利中部的馬烏萊河, 全長4800公里, 東西最寬處500公里, 總面積達90多萬平方公里, 人口超過1000萬。 大體說來, 它包括了現今厄瓜多爾山區、秘魯山區部分, 玻利維亞高原地區、半個智利和阿根廷西北部地區。 據最新考證, 真正的印加文明範圍輻射了南美絕大部分地區, 甚至包括拉美部分地區都發現印加文明時期的遺跡。

印加文明遺址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統一中安第斯山區,

建立印加帝國而得名的。 印加人原是生活在的的喀喀湖中的一個部落, 10世紀以後, 他們逐步北遷, 一路征戰, 於1243年來到現今庫斯科, 在瓦納卡裡山上紮下營寨。 據印加人的傳說, 此時他們的首領是曼科·卡派克。 從曼科·卡派克起, 到1532年印加人的末代首領阿塔瓦爾帕被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殺害, 印加國大約經歷了整整3個世紀的發展過程, 其間共傳12世、13王。

古印加文明遺址

印加國本名叫"塔萬廷蘇龍", 意為四方之地, 首都是庫斯科。 全國按方位分為四大行政區, 名叫:"蘇龍", 它們是:西北方位叫欽查蘇龍, 包括厄瓜多爾、秘魯北部和中部;西南方位叫庫蒂蘇龍, 包括秘魯南部和智利北部;東北方位叫安蒂蘇龍, 包括東部森林和烏卡亞利河一帶;東南方位叫科亞蘇龍, 面積最大, 包括現今玻利維亞大部國土, 阿根廷西北山區和半個智利。

古印加文明遺址

印加帝國享有"美洲的羅馬"之稱, 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國家體系而聞名於世。 印加國是一個奴隸制國家, 奴隸主階級包括印加王、王室貴族、高級官吏和祭司。 他們不從事生產勞動, 過著奢侈的生活。 印加王被稱為太陽之子、神的化身, 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獨攬國家一切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 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印加王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中心的政治制度,

他以斯科為中心, 通過各級官吏, 牢牢地控制著全國。 除了政權機構外, 印加奴隸主還擁有一支20萬人的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隊, 用其對外擴張, 對內鎮壓反叛力量。 印加帝國還建立了嚴厲的司法制度, 用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 印加王還採取了一些文化和經濟措施。 例如, 對於那些剛被征服的地區, 強行推廣克丘亞語。 再者, 在全國大興道路和釋站建立以庫斯科為中心, 修建了條條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網, 以利於對邊遠地區的控制。

古印加文明遺址

印加人原為印第安人中克丘亞人的一支, 居住在秘魯南部高原, 以狩獵為生。 據傳其最早的統治者曼科·卡派克於西元1000年左右(一說為1200年)率領部落從的的喀喀湖地區向北遷移, 最後定居於庫斯科地區, 並以此為中心, 逐漸向外擴張, 佔領整個庫斯科河谷。 傳說印加在亡國前共曆12個統治者, 15世紀初第八代王維拉科查(?~1437在位)時, 印加人的勢力在安第斯山地區逐漸強大。 第九代王帕查庫蒂(1438~1471在位)征服秘魯高原的大部 。 其子托帕·印加·尤潘基(1471~1493在位)征服奇穆文化地區(今厄瓜多爾),後又擴張到秘魯南部沿海地區。十一代王瓦伊納·卡派克(1493~1525在位)時 ,印加人征服整個安第斯地區,建立起強盛的國家,在他的統治下,帝國達到頂峰。1531年,瓦伊納·卡派克死後,長子瓦斯卡爾與異母弟阿塔瓦爾帕為爭奪王位而發生內戰,雙方傷亡極大, 加之瘟疫流行,國家元氣大傷。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F.皮薩羅侵入印加帝國,誘捕並處死國王阿塔瓦爾帕,立曼科·卡派克二世為印加王。次年11月 ,佔領首都庫斯科。1536年,曼科·卡派克二世發動反對西班牙人的起義,1537年被鎮壓。但其他起義者的反侵略鬥爭一直延續到1572年,至此印加帝國遂亡。

其子托帕·印加·尤潘基(1471~1493在位)征服奇穆文化地區(今厄瓜多爾),後又擴張到秘魯南部沿海地區。十一代王瓦伊納·卡派克(1493~1525在位)時 ,印加人征服整個安第斯地區,建立起強盛的國家,在他的統治下,帝國達到頂峰。1531年,瓦伊納·卡派克死後,長子瓦斯卡爾與異母弟阿塔瓦爾帕為爭奪王位而發生內戰,雙方傷亡極大, 加之瘟疫流行,國家元氣大傷。1532年,西班牙殖民主義者F.皮薩羅侵入印加帝國,誘捕並處死國王阿塔瓦爾帕,立曼科·卡派克二世為印加王。次年11月 ,佔領首都庫斯科。1536年,曼科·卡派克二世發動反對西班牙人的起義,1537年被鎮壓。但其他起義者的反侵略鬥爭一直延續到1572年,至此印加帝國遂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