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餃子,到底立冬吃還是冬至吃?

“冬至餃子夏至面, 立春烙餅攤雞蛋

頭伏餃子二伏面, 三伏烙餅攤雞蛋

初一餃子初二面, 初三烙餅攤雞蛋”

在北方流傳著這樣這樣的一段俗語, 把餃子放在了冬至吃。 但也有“立冬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這一說。 那麼餃子到底該什麼時候吃呢?

首先, 我們先來瞭解瞭解餃子的來歷。 相傳東漢時, 當時餃子是藥用, 張仲景把一些驅寒的藥材包在面皮裡煮熟, 在最冷的冬至那天分發給窮人們, 因為窮人們常常在嚴寒中被凍掉耳朵, 所以張仲景把這種半藥半食的東西捏成耳朵的形狀, 避免人耳朵上長凍瘡, 並且將此物命名為嬌耳。 到宋代時, 稱餃子為“角兒”, 它是後世“餃子”一次的詞源。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追憶北宋汴京的繁盛, 其卷二曾提到市場上有“水晶角兒”“煎角子”, 此外, 還有“駝峰角子”。 宋四水潛夫周密輯《武林舊事》卷六提到, 臨安的市場上有“市羅角兒”“諸色角兒”。

這種寫法, 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所以, 由歷史來看, 後人為了紀念張仲景的功德, 把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流傳到了現在。 但由於每個地方每個時節的習俗略有不同, 所以吃餃子也不是只在冬至時才食用。 所以,

大家也不必糾結於在那個時節吃了, 畢竟餃子這麼好吃的食物, 多吃一次也無妨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