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40+超有錢的女人,年輕時都在幹什麼?

收聽文章有聲版, 請下載喜馬拉雅電臺, 搜索:“靈魂有香氣的女子FM”

閱覽更多精彩圖文,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靈魂有香氣的女子(lixiaoyilhyxqdnz)

文/貴貴

本文配圖選自電影《喬伊的奮鬥》, 影片改編自真人真事, 講述了家庭主婦喬伊·曼加諾憑藉發明的魔術拖把而白手起家的故事。

雙11在即, 你在購物車裡準備了多少錢的禮物, 來做“馬雲背後的女人”呢?

其實, 馬雲背後真的有一個女人, 她的“致富”和淘寶有很大關係。

她是陳小英, 申通快遞的創始人, 在《2017年胡潤女企業家》榜單上以120億排名37。

而這樣的一個女人, 卻是打工妹出生、22歲守寡。

誰的從容淡定, 不是急火攻心換來的呢?

陳小英出生在浙江桐廬離縣城幾十裡的山村, 家境貧寒, 父親去世後被迫輟學到杭州一家印染廠打工, 並在廠裡和丈夫聶騰飛相識、結婚。

1993年, 上海和杭州之間的外貿公司, 報關單必須要在次日抵達港口, 但當時的EMS最快也需要三天。 聶騰飛發現了商機, 在杭州和上海之間送貨和報關單。

這就是“申通快遞”的前身。

20來歲的陳小英, 每天打上千個電話推銷快遞業務, 來回奔跑, 每天累得倒頭就睡。 倆人積累了第一桶金, 創立了50多個網點, 員工數量達到了2000多人。

可是, 好景不長, 1998年, 聶騰飛因車禍去世, 申通失去了主心骨, 合夥人和員工都相繼出走。 聶騰飛的弟弟選擇創立了韻達。

當時, 陳小英才22歲, 可謂“四面楚歌”。 一個年輕女人, 如何在男人紮堆的快遞行業撐起丈夫留下的攤子?如何面對來自小叔子等親屬的競爭?

她咬咬牙, 選擇了“幹!”在哥哥陳德軍的幫助下, 陳小英全盤接收申通快遞。

這是個苦行業, 起早貪黑不說, 最初十多年的時間裡都被稱為“黑快遞”, 和郵政系統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郵政和員警常常聯合起來在高速上堵運貨車。 來不及轉彎……哐!撞了就撞了。

押車的, 都是白天睡覺、晚上工作。

就在這樣充滿著汗臭味的環境裡, 新寡的陳小英和男人一樣, 跑單、周旋, 對公司進行重組, 撐起了丈夫未做完的事業。

後來, 淘寶興起, 陳小英看到了商機。 她用自己的努力, 讓申通成為淘寶配送大軍的一員, 申通的業務有了質的飛躍。

在工作中, 陳小英也再次收穫了愛情。 她的第二任丈夫, 是如今天天快遞董事長奚春陽。

據說, 當時申通發展很快時, 甚至有人質疑其亡夫聶騰飛的死因, 中傷陳小英。 不過, 她忍住冤屈, 只埋頭於自己的事業。

現在, 42歲的陳小英已經是百億女富豪。 她一向低調, 公開露面的照片都不施粉黛, 也從不多話。

▲陳小英出席活動

那些在沙場征戰的女將軍們,誰的從容淡定,不是無數次的急火攻心換來的呢?誰的話語權,不是用實打實的血汗和成績換來的呢?

富豪不是天生的神,是更努力的普通人

女人與男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女人更感性、更玻璃心、也更容易為外界意見左右。

那些在40+成功的女人,在2、30歲時一定能學著克服短板。

《2017胡潤女企業家榜》上,藍思科技創建人周群飛以700億元排名第二,是白手起家的女富豪第一名。她與馬雲比肩,被稱“男馬雲女群飛”。

▲周群飛

和陳小英一樣,周群飛同樣出生於農村。5歲那年,母親去世,父親因意外事故接近失明。

但是,父親學了8種不同手藝,賺錢養家。這對周群飛影響至深:“父親是殘疾人都在學,何況我是個健康人!”周群飛少時出來打工,把地點選在深圳大學附近,就是為了方便半工半讀。

打工的日子,她先後考取了會計證、電腦操作員證、報關證、甚至包括一張B牌駕駛證。

一開始,她去的是一家很小的玻璃廠,員工吃住工作都在三層小樓裡。

做到第三個月,她覺得沒有東西可學,寫了個辭職信給廠長。

幾乎沒有一線工人辭職還要寫信,何況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廠長很觸動,留下周群飛,讓她去籌備絲網印刷的新部門。

沒有現成的案例,她從北京同事那裡借來一本《絲網印刷》,天天看。這本書,至今仍是藍思科技的“傳家寶”。

中間,老闆撤資,20來歲的周群飛站了出來請求出資,簽下軍令狀,沒日沒夜地泡在廠裡,蓋房、佈線、消防、備案、報關、行銷……親力親為,鑽研技術。

1993年,24歲的她和堂姐等人,在深圳租了一個三室一廳的民房,靠2萬元啟動資金,開始家庭作坊式的創業。

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和一夜暴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來,周群飛的家庭作坊受到衝擊,回款困難,沒錢投入新設備,只能翻新,她常常背著雙肩包去香港買零件。

有一次,在旺角車站等紅綠燈,瘦小的她突然覺得沉重的背包輕了,回頭一看,原來是才幾歲的女兒墊著腳用雙手托住了包底……

周群飛的講述中,這件小事非常打動我。

我們總愛調侃“馬雲”們在年會上的“親民”,在日常穿搭上的“路人”。但是啊,那些成功的人,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只是比常人要努力千百倍的“普通人”。

“我一定要改變現狀,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周群飛看著女兒默默發誓。

她和丈夫連續三年沒有回家過年,抵押了房子車子,迎難而上,增加設備、研發技術,從手錶玻璃印花做到手錶玻璃全產業鏈。

2003年,她34歲,與人合夥成立藍思科技公司,轉型手機玻璃,憑著過硬的技術和誠信,迅速成為行業老大。2015年,46歲的周群飛以500億元身家成為中國女首富。

她也遭受非議,被人說是“小三上位”。和陳小英的態度不同,她召開新聞發佈會,細數創業史,懟了回去。

那些“掙錢力”強的女人,有什麼特質?

曾經也一直覺得那些“首富”、“明星”們,和我們的世界沒有多大關係,好像她們生來就是“成功”的一樣。可是啊,採訪了很多牛人之後,會發現,她們的溫和熱情和鄰家姐姐沒有兩樣,她們後來的人生逆轉,靠的是一點一點的積攢。

她們有堅強的毅力,甚至在10幾歲的少年時期,就打定主意拋卻了玻璃心。職場從來不分男女,甚至比男人更能吃苦,所以才能在40歲爭得一席之地。

她們有極強的行動力,從不給自己貼“這個行那個不行”的標籤,凡事先做了再說,再來不斷調整方向。

她們保持持續的學習力,不會給自己的“左右腦”設限,啃技術學管理,哪管是20+還是40+?

她們總會有專注力,堅定如磐石,定了一個大方向就一條路走到底,可能會修正細節,但絕不東張西望。

她們還會有快速的決斷力,年輕時練就的敏銳和強大的資訊搜集能力,讓她們的判斷更快准狠。

40歲實現財務自由的她們,20歲沒空化妝更沒空悲傷,寧願蓬頭垢面,流汗也不流淚。

40歲有了江湖地位的她們,20歲時沒日沒夜地學習,咬牙拼殺,練就了雌雄同體的本領。

20歲的她們,在風暴中心堅持自我、埋頭苦幹,才有了40歲的“無人敢非議“。

▲陳小英出席活動

那些在沙場征戰的女將軍們,誰的從容淡定,不是無數次的急火攻心換來的呢?誰的話語權,不是用實打實的血汗和成績換來的呢?

富豪不是天生的神,是更努力的普通人

女人與男人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女人更感性、更玻璃心、也更容易為外界意見左右。

那些在40+成功的女人,在2、30歲時一定能學著克服短板。

《2017胡潤女企業家榜》上,藍思科技創建人周群飛以700億元排名第二,是白手起家的女富豪第一名。她與馬雲比肩,被稱“男馬雲女群飛”。

▲周群飛

和陳小英一樣,周群飛同樣出生於農村。5歲那年,母親去世,父親因意外事故接近失明。

但是,父親學了8種不同手藝,賺錢養家。這對周群飛影響至深:“父親是殘疾人都在學,何況我是個健康人!”周群飛少時出來打工,把地點選在深圳大學附近,就是為了方便半工半讀。

打工的日子,她先後考取了會計證、電腦操作員證、報關證、甚至包括一張B牌駕駛證。

一開始,她去的是一家很小的玻璃廠,員工吃住工作都在三層小樓裡。

做到第三個月,她覺得沒有東西可學,寫了個辭職信給廠長。

幾乎沒有一線工人辭職還要寫信,何況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廠長很觸動,留下周群飛,讓她去籌備絲網印刷的新部門。

沒有現成的案例,她從北京同事那裡借來一本《絲網印刷》,天天看。這本書,至今仍是藍思科技的“傳家寶”。

中間,老闆撤資,20來歲的周群飛站了出來請求出資,簽下軍令狀,沒日沒夜地泡在廠裡,蓋房、佈線、消防、備案、報關、行銷……親力親為,鑽研技術。

1993年,24歲的她和堂姐等人,在深圳租了一個三室一廳的民房,靠2萬元啟動資金,開始家庭作坊式的創業。

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和一夜暴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來,周群飛的家庭作坊受到衝擊,回款困難,沒錢投入新設備,只能翻新,她常常背著雙肩包去香港買零件。

有一次,在旺角車站等紅綠燈,瘦小的她突然覺得沉重的背包輕了,回頭一看,原來是才幾歲的女兒墊著腳用雙手托住了包底……

周群飛的講述中,這件小事非常打動我。

我們總愛調侃“馬雲”們在年會上的“親民”,在日常穿搭上的“路人”。但是啊,那些成功的人,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只是比常人要努力千百倍的“普通人”。

“我一定要改變現狀,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周群飛看著女兒默默發誓。

她和丈夫連續三年沒有回家過年,抵押了房子車子,迎難而上,增加設備、研發技術,從手錶玻璃印花做到手錶玻璃全產業鏈。

2003年,她34歲,與人合夥成立藍思科技公司,轉型手機玻璃,憑著過硬的技術和誠信,迅速成為行業老大。2015年,46歲的周群飛以500億元身家成為中國女首富。

她也遭受非議,被人說是“小三上位”。和陳小英的態度不同,她召開新聞發佈會,細數創業史,懟了回去。

那些“掙錢力”強的女人,有什麼特質?

曾經也一直覺得那些“首富”、“明星”們,和我們的世界沒有多大關係,好像她們生來就是“成功”的一樣。可是啊,採訪了很多牛人之後,會發現,她們的溫和熱情和鄰家姐姐沒有兩樣,她們後來的人生逆轉,靠的是一點一點的積攢。

她們有堅強的毅力,甚至在10幾歲的少年時期,就打定主意拋卻了玻璃心。職場從來不分男女,甚至比男人更能吃苦,所以才能在40歲爭得一席之地。

她們有極強的行動力,從不給自己貼“這個行那個不行”的標籤,凡事先做了再說,再來不斷調整方向。

她們保持持續的學習力,不會給自己的“左右腦”設限,啃技術學管理,哪管是20+還是40+?

她們總會有專注力,堅定如磐石,定了一個大方向就一條路走到底,可能會修正細節,但絕不東張西望。

她們還會有快速的決斷力,年輕時練就的敏銳和強大的資訊搜集能力,讓她們的判斷更快准狠。

40歲實現財務自由的她們,20歲沒空化妝更沒空悲傷,寧願蓬頭垢面,流汗也不流淚。

40歲有了江湖地位的她們,20歲時沒日沒夜地學習,咬牙拼殺,練就了雌雄同體的本領。

20歲的她們,在風暴中心堅持自我、埋頭苦幹,才有了40歲的“無人敢非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