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吃飯如何成為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從史料記載來看, 怎麼處理美食之欲, 是關心國家興亡的儒家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實際上, 儒家也確實從一開始就嘗試著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禮。 按儒家所想, 普通士人得在吃上下功夫, 才可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不過分、不違禮、不丟身份……

作為聖王大禹之子, 姒(音sì讀“四”)啟覺得自己的功業完全可以與父親媲美:他繼承了父親的天下共主之位, 擁有了歷史上第一支常備軍, 並以之懾服天下。 中原地區的有扈氏部落, 對姒啟的種種霸權行為表示了不以為然的態度, 但不出所料, 啟輕鬆地鎮壓了他們。 這是姒啟生平第一場也是最重要的一場勝利, 於是, 他決定在鈞台(河南禹州)舉辦一次盛大的活動來紀念這次勝利, 並宣佈建立家天下的王朝—夏朝。 他“邀請”天下所有的諸侯都來參加這次盛會。

這次在後世被稱作“鈞台之享”的盛會, 標誌著華夏民族進入了文明時代,

而這次盛會的主要活動內容, 就是吃飯—夏啟與各部落首領在此把酒言歡, 這是史上第一次飯局。

大概是洪荒時代的饑餓記憶太過深刻, 夏商周王朝的貴族都對吃有過多的關注,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歷史的走向。 比如, 下面這兩個一正一反的例子:

《呂氏春秋》記載, 傳說東夷部落的領袖湯, 受到了一份鵝羹味道的啟發, 頓悟了五味調和的治國之道, 然後滅桀代夏, 建立了商朝。 而他後世的子孫帝辛, 對鵝羹的調和之味不感興趣, 癡迷於追求沒有節制的宴會, 於是建造了酒池肉林, 晝夜在此暴飲暴食。 這種不合時宜的行為成了他的重大罪行, 最終導致了商朝的滅亡。

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

到春秋時期, 華夏民族的菜譜變得豐富多樣, 大禹之時, 天子有九鼎, 每頓飯可以吃九道硬菜, 而此時的諸侯王們卻可以每頓飯都吃無數種美味。 於是, 諸侯王們開始挖空心思, 琢磨怎麼吃好。

熊掌, 脂肪細膩, 富含粗蛋白, 烹調起來口感極好, 於是, 這個極難獲得的食材, 就成了貴族們的最為青睞之物。 《左傳》裡記載了一件事:麓太子商臣發動叛亂, 用軍隊圍困楚成王, 逼其自殺, 楚成王的臨終訴求, 是再來上一頓熊掌。 不過, 這位打著敗仗還貪吃的楚成王, 至死未能再吃到這種美味。

兩年後, 出生于楚之宿敵晉國的晉靈公, 在口味上與這位楚成王如出一轍。 《左傳》記載, 晉靈公十七歲時被大夫趙盾的兄弟趙穿擊殺於桃園, 這本是一件“臣弑君”的事件,

但趙盾這種有悖倫常的行為, 卻贏得了當時其他貴族的支持, 原來, 這位靈公繼位後做了很多離譜的事, 以至於人們認為他壓根就不像一個君王, 特別是他好吃熊掌, 他的一個宰夫因沒有將這種珍貴的食材烹調好, 他就將這個宰夫殺死並丟進筐裡。 對晉靈公來說, 熊掌比官員的命還重要, 或許比國家還重要。 如此一來, 他的結局就可想而知了。

熊掌之欲在晉、楚兩國國君的死亡事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而作為“鮮味”的代表食材, 魚, 也決定過春秋晚期楚、吳兩代君王的命運。 魚與熊掌, 竟同為國家興亡之要害, 無怪乎孟子雲“魚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 怎麼處理美食之欲, 看來是最關心國家興亡的儒家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

而實際上, 儒家也確實從一開始就嘗試著給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標準答案—禮。

一日, 簞食瓢飲(指安於貧困生活)的賢者顏回問孔子什麼是仁。 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 那禮從哪裡來呢?上古, 人們在飲食之前, 要進行祭食儀式, 儀式上敬獻所用的食物一般均較優質、高貴,便稱之為“醴”(音lǐ讀“禮”),而後來在其它儀式中,都要進獻高級食物,於是,人們就將所有祭祀儀式都統稱為“醴”。

而處理飲食之欲,關鍵就要克己復禮,成為仁德君子。《論語·學而》裡記載,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不要吃飽,不必吃好,可以說是孔子認為的“合禮”飲食的總綱。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還設計了一整套繁複的飲食之禮。

《禮記》說:如果你要在家請客,擺桌時一定要將帶骨的肉放到客人左邊,純肉塊放在客人右邊。把飯放在客人的左邊,把羹湯放在客人的右邊。薄片肉、烤肉放外邊,醋和醬放裡邊,蔥和蒸蔥放末端,酒、漿放右邊。如果有幹肉條要放最右邊,還要注意幹肉條的彎曲方向是向左的。如果宴席中有水煮鮮魚這類特殊食物,擺桌時還要考慮季節。如夏天的時候魚肚要朝向右邊,冬天的時候魚鰭要朝向右邊。

擺完了桌不能忙著吃,還要賓主按次序祭祀,祭祀完了吃飯時,同樣有嚴格的禮節要求。宴會開始,要先進行“獻、酢、酬”之禮,“獻”是指主人要先向主賓敬酒,“酢”是主賓回敬,“酬”是主人自飲一杯,然後這才勸眾賓客開喝。完成這一套禮稱之為一獻,此時宴會才算正式開始。

都是讀書人,吃飯沒點風雅不像話,何況孔子以音樂比肉,吃著肉聽著歌才能讓肉味更豐滿。所以,宴會中的音樂不能簡單。當一獻結束,樂工就要上場,先演唱三曲,曲畢,主人要繼續引導“一獻”,再演奏笙歌三曲,主人又需一獻,然後樂工再唱三曲,再合樂三曲,宴會音樂表演才算結束。

此時,賓主酒興正濃,主人就要以尊卑長幼為次序,挨個勸賓客們飲酒,等這一輪結束,禮的事兒算告一段落,賓主們才可以自由發揮。

這還是日常的宴會,如果碰到了儒家認為特別重要的事情,比如說婚禮,那在這些內容上又得增加不少講究。

吃一次飯,就要重溫一次尊卑長幼的禮數,還能體會一遍謙遜禮讓之道,更將美好願望寄託於“吃”,這就是“禮”的用意了。

按儒家所想,普通士人得在吃上下這麼多功夫,才可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不過分、不違禮、不丟身份,而作為“禮”的模範—天子,吃飯請客更不容易。

在孔子的門徒們看來,天子吃飯必須得嚴格的按禮儀來,既要吃得合乎時節,又要兼顧各地貢品,以照顧赤子們的情緒,在平日吃飯和宴請官僚時,還各有一套複雜的講究,如果不這麼做,天子的飯碗“九鼎”就可能不保。

為了使天子日常飲食合乎要求,孔子的門徒們周到地為天子設計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這在記錄儒家官制思恕的儒家經典《周禮》裡,有詳細的說明。

排名百官之首的是“天官塚宰”,這個官職相當於後世的宰相。然而,接著看下去,細查這位宰相所率的下屬時,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屬官中映入眼簾的有食官之長膳夫,有掌管六畜六禽的庖人,負責宰、割、烹、煎的內饔(音yōng讀“雍”)和外饔,掌握烹煮用水量及火候的烹人,捕捉野獸的獸人,捕撈水產的漁人,專門捕撈水產中魚鱉的鱉人,醃制鹹肉的臘人,為君王搭配飲食的食醫,進獻食物的籩(音biān讀“邊”)人,進獻各類肉醬的醢(音hǎi讀“海”)人,管調料的醯(音xī讀“西”)人、鹽人,管酒的酒正、酒人,掌管飲料的匠人,掌管藏冰、供冰的淩人、和專門拿布蓋食物的冪人。天官塚宰一系所屬大小職位60余項,這些直接與收集、製作食物相關的職位就多達20項。宰相竟然是廚師們的頭領!

儒家賦予宰相如此權力與職責,是因為他們認為,給天子做飯這麼重要的事情,必須由高級士大夫來做。從職官級別上來看,膳夫正職由貴族階層公、卿、大夫、士中的上士擔任,級別與執掌宮廷官員的宮正、負責勸諫百官的司諫相同,堪稱朝廷大員,負責飲食各主要環節的庖人、內外饔、漁人、酒正由中士擔任,負責龜鱉的鱉人、藏冰的淩人亦由下士擔任。這麼些個高級的士大夫,確實必須得由特別有才能和威信的宰相來領導。

每一飲食官崗位除正職外,還配有相當數量的副職和工作人員。如膳夫崗位正職由上士二人共同擔任,配中士四人為副職,直屬工作人員由下士、府、史、胥、徒構成,多達146人。負責煮肉的烹入團隊共有工作人員62人。負責捕魚的漁人團隊有342人,專供龜鱉的鱉人團隊亦有24人。飲食官及其工作人員相加,總數多達1959人。如此規模龐大、分類細緻的餐飲團隊,所提供的美食自然能夠“致廣大而盡精微”。天子吃飯問題,總算不用怎麼愁了。

儒家心目中理想的帝王飲食生活,必須讓宰相管理一個2000來人的宮廷大食堂,才能實現。可見,這吃飯的事兒,實關乎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理想,不謹慎不行。

但孔子徒子徒孫們整理的這樣一套“禮”,也許是忘記了孔子所說的“克己”之意,因為從恣意奢侈的角度而言,這套東西甚至比紂王的酒池肉林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它也大多停留在典籍上,即使是極為推崇《周禮》的新朝皇帝王葬,都沒敢真給自己準備個這麼大的廚房。直到清朝中後期,皇帝們真搞出了《周禮》中的奢華,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他們後來丟了飯碗的原因之一呢?

儀式上敬獻所用的食物一般均較優質、高貴,便稱之為“醴”(音lǐ讀“禮”),而後來在其它儀式中,都要進獻高級食物,於是,人們就將所有祭祀儀式都統稱為“醴”。

而處理飲食之欲,關鍵就要克己復禮,成為仁德君子。《論語·學而》裡記載,孔子說“君子食無求飽”,不要吃飽,不必吃好,可以說是孔子認為的“合禮”飲食的總綱。孔子和他的弟子們還設計了一整套繁複的飲食之禮。

《禮記》說:如果你要在家請客,擺桌時一定要將帶骨的肉放到客人左邊,純肉塊放在客人右邊。把飯放在客人的左邊,把羹湯放在客人的右邊。薄片肉、烤肉放外邊,醋和醬放裡邊,蔥和蒸蔥放末端,酒、漿放右邊。如果有幹肉條要放最右邊,還要注意幹肉條的彎曲方向是向左的。如果宴席中有水煮鮮魚這類特殊食物,擺桌時還要考慮季節。如夏天的時候魚肚要朝向右邊,冬天的時候魚鰭要朝向右邊。

擺完了桌不能忙著吃,還要賓主按次序祭祀,祭祀完了吃飯時,同樣有嚴格的禮節要求。宴會開始,要先進行“獻、酢、酬”之禮,“獻”是指主人要先向主賓敬酒,“酢”是主賓回敬,“酬”是主人自飲一杯,然後這才勸眾賓客開喝。完成這一套禮稱之為一獻,此時宴會才算正式開始。

都是讀書人,吃飯沒點風雅不像話,何況孔子以音樂比肉,吃著肉聽著歌才能讓肉味更豐滿。所以,宴會中的音樂不能簡單。當一獻結束,樂工就要上場,先演唱三曲,曲畢,主人要繼續引導“一獻”,再演奏笙歌三曲,主人又需一獻,然後樂工再唱三曲,再合樂三曲,宴會音樂表演才算結束。

此時,賓主酒興正濃,主人就要以尊卑長幼為次序,挨個勸賓客們飲酒,等這一輪結束,禮的事兒算告一段落,賓主們才可以自由發揮。

這還是日常的宴會,如果碰到了儒家認為特別重要的事情,比如說婚禮,那在這些內容上又得增加不少講究。

吃一次飯,就要重溫一次尊卑長幼的禮數,還能體會一遍謙遜禮讓之道,更將美好願望寄託於“吃”,這就是“禮”的用意了。

按儒家所想,普通士人得在吃上下這麼多功夫,才可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不過分、不違禮、不丟身份,而作為“禮”的模範—天子,吃飯請客更不容易。

在孔子的門徒們看來,天子吃飯必須得嚴格的按禮儀來,既要吃得合乎時節,又要兼顧各地貢品,以照顧赤子們的情緒,在平日吃飯和宴請官僚時,還各有一套複雜的講究,如果不這麼做,天子的飯碗“九鼎”就可能不保。

為了使天子日常飲食合乎要求,孔子的門徒們周到地為天子設計了一套餐飲管理系統,這在記錄儒家官制思恕的儒家經典《周禮》裡,有詳細的說明。

排名百官之首的是“天官塚宰”,這個官職相當於後世的宰相。然而,接著看下去,細查這位宰相所率的下屬時,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屬官中映入眼簾的有食官之長膳夫,有掌管六畜六禽的庖人,負責宰、割、烹、煎的內饔(音yōng讀“雍”)和外饔,掌握烹煮用水量及火候的烹人,捕捉野獸的獸人,捕撈水產的漁人,專門捕撈水產中魚鱉的鱉人,醃制鹹肉的臘人,為君王搭配飲食的食醫,進獻食物的籩(音biān讀“邊”)人,進獻各類肉醬的醢(音hǎi讀“海”)人,管調料的醯(音xī讀“西”)人、鹽人,管酒的酒正、酒人,掌管飲料的匠人,掌管藏冰、供冰的淩人、和專門拿布蓋食物的冪人。天官塚宰一系所屬大小職位60余項,這些直接與收集、製作食物相關的職位就多達20項。宰相竟然是廚師們的頭領!

儒家賦予宰相如此權力與職責,是因為他們認為,給天子做飯這麼重要的事情,必須由高級士大夫來做。從職官級別上來看,膳夫正職由貴族階層公、卿、大夫、士中的上士擔任,級別與執掌宮廷官員的宮正、負責勸諫百官的司諫相同,堪稱朝廷大員,負責飲食各主要環節的庖人、內外饔、漁人、酒正由中士擔任,負責龜鱉的鱉人、藏冰的淩人亦由下士擔任。這麼些個高級的士大夫,確實必須得由特別有才能和威信的宰相來領導。

每一飲食官崗位除正職外,還配有相當數量的副職和工作人員。如膳夫崗位正職由上士二人共同擔任,配中士四人為副職,直屬工作人員由下士、府、史、胥、徒構成,多達146人。負責煮肉的烹入團隊共有工作人員62人。負責捕魚的漁人團隊有342人,專供龜鱉的鱉人團隊亦有24人。飲食官及其工作人員相加,總數多達1959人。如此規模龐大、分類細緻的餐飲團隊,所提供的美食自然能夠“致廣大而盡精微”。天子吃飯問題,總算不用怎麼愁了。

儒家心目中理想的帝王飲食生活,必須讓宰相管理一個2000來人的宮廷大食堂,才能實現。可見,這吃飯的事兒,實關乎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終極理想,不謹慎不行。

但孔子徒子徒孫們整理的這樣一套“禮”,也許是忘記了孔子所說的“克己”之意,因為從恣意奢侈的角度而言,這套東西甚至比紂王的酒池肉林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它也大多停留在典籍上,即使是極為推崇《周禮》的新朝皇帝王葬,都沒敢真給自己準備個這麼大的廚房。直到清朝中後期,皇帝們真搞出了《周禮》中的奢華,但是誰知道這是不是他們後來丟了飯碗的原因之一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