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想開店,該如何選擇一個位址呢?

我有個朋友, 想開家餐廳, 主要給寫字樓的白領賣午餐。 他去寫字樓附近的店談了一圈, 租金、轉讓費都很讓人觸目驚心。 離寫字樓遠一點的店呢,

雖然便宜, 但畢竟午餐時間短, 就算飯菜做得再好吃, 願意走這麼遠的人畢竟是少數。

他拿不定主意, 到底把餐廳開到貴而近的地方, 還是遠而便宜的地方。 怎麼辦?

要解決這個“怎麼辦”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貴而近的地方, 和遠而便宜的地方, 誰的“流量成本”更低。

概念:選址邏輯

什麼叫流量成本?流量, 就是進入你銷售漏斗的潛在客戶的數量。 流量成本, 就是獲得一個潛在客戶的平均價格。

離寫字樓近的餐廳, 雖然流量大, 但租金也貴啊。 租金的本質是什麼?租金的本質, 就是線下商鋪的流量成本。 把高昂的租金, 平攤在巨大的人流上, 流量成本其實未必高;遠的地方呢?遠的地方雖然租金便宜,

但來的人也少啊, 平攤到每一個人身上, 流量成本其實也未必低。

那如果我運氣好, 找到一個既旺又便宜的商鋪呢?首先我要恭喜你。 但是, 你覺得占了便宜, 房東就會覺得吃了虧, 他很快就會漲租金。

也就是說, 只要給市場足夠長的時間自我調整, 街邊店的租金, 平攤到每個人身上的價格, 大體會趨於一致。 一定會有小起伏, 但很難會有大空間。 也就是說, 我這個朋友, 選貴而近、或者遠而便宜的店, 可能並沒有太大差別。

那他應該怎麼辦?尋找全新的流量成本窪地。 大批用戶去哪裡, 我就率先去哪裡。 比如:外賣平臺。

具體怎麼做?在寫字樓附近3公里範圍之內, 選一個深巷, 開一個幾乎只有廚房的小餐廳,

然後和所有外賣平臺合作, 放棄路過的人流。

在過去, 你之所以在寫字樓附近開店, 是因為你要吸引路過的人流。 但今天, 一部分人流被分流到了外賣平臺。 用戶在外賣平臺上點餐, 根本不關心你的餐廳是否離寫字樓最近。 只要在3公里範圍內, 下單訂餐後, 你能在可接受的時間內送到就好。 這樣, 你的租金會大大降低。

在過去, 你之所以在餐廳裡放很多張桌子, 是因為路過的人要坐下來堂食。 現在改為用外賣平臺送餐, 就不需要那麼多桌子了, 因此店面又可以大為縮小, 租金繼續大大降低。

降低了的租金成本, 你可以用於補貼菜品的價格, 用實惠吸引客戶。 寫字樓白領最大的痛點之一, 就是每天頭疼“中午吃什麼”。 你甚至可以用省下來的租金成本,

和外賣平臺一起搞活動:下單, 就送一道令人驚喜的、叫做“隨便”的菜, 來吸引更多訂單。 不是有個“深夜廚房”嗎?你的店, 也許就可以叫做“90後隨便廚房”。

運用:

那這個“尋找流量成本窪地”的選址邏輯, 在商業世界中, 還能解決哪些“怎麼辦”的問題?

我是做早餐的, 租了個門面但生意一般, 怎麼辦?早餐的流量成本窪地, 在大家上班的路上。 雇幾個人, 推著早餐車, 在上班的必經之路上賣早餐吧。 那我是做麵包的呢?麵包店的流量成本窪地, 在大家下班的路上。 雇幾個人, 推著麵包車, 在下班的必經之路上賣麵包吧。

我是賣高檔鮮花的, 租了個門面但生意一般, 怎麼辦?高檔鮮花的流量成本窪地, 在有停車位的路邊。

讓鮮花開滿駕車可以路過的街邊吧。 那我是賣實惠鮮花的呢?實惠鮮花的流量成本窪地, 在社區門口。 在社區門口, 等著下班歸來的小夫妻吧。 另外, 也別忘了在教師節當天早上, 拿幾束康乃馨站在小學門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