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關節炎真是凍出來的嗎?

經常看到防治關節炎的文章說:長期或嚴重的寒冷刺激可削弱關節軟骨的新陳代謝及免疫防禦能力, 使軟骨面潰爛、破損而發生炎症, 患上關節炎。 但是, 真相並非如此!

大多數骨關節炎都與關節達到使用壽命有關, 一些自身免疫性關節炎則是由於免疫系統紊亂而攻擊自身關節組織所致, 此外也有微生物感染所導致的化膿性關節炎, 但沒有因為寒冷這種單一因素而直接導致的關節炎。

幾乎所有的人到40歲時, 負重關節都會有一些骨關節炎的病理改變。 一些過度使用的情況, 比如職業損傷、運動員等,

關節會提前到達使用壽命, 提早出現骨關節炎。 除人之外, 差不多所有脊椎動物都會發生骨關節炎, 而只有兩種呈倒懸體位的哺乳動物不患此病, 即蝙蝠和樹獺。 這種普遍性提示我們, 與其說骨關節炎是一種疾病, 不如說其是一種關節對於磨損的自然反應。

目前已知的骨關節炎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肥胖、雌激素缺乏、骨密度異常(骨質疏鬆與骨硬化)、過度運動、吸煙、維生素D缺乏, 以及創傷、關節形態異常、關節周圍肌肉無力、反復的應力負荷等機械因素。

關節炎患者在受涼後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 讓人誤以為寒冷是導致關節炎的罪魁。 其實, 受涼後腿痛只是關節炎的表現之一, 但寒冷並非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 雖然不會因為受凍直接患上關節炎, 但關節受凍會導致關節周圍肌肉收縮、關節僵硬、血液迴圈和滑液分泌減少, 這就增加了關節的負擔和受傷的可能性, 如果已患有關節炎確實會加重相關症狀。 從這個角度而言, 寒冷天氣下重視保暖關節沒有錯。

│據北京科協《每月“科學”流言榜》

【我們只提供經專業記者編輯採編的靠譜內容, 恭請您在此訂閱, 或移步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 參與每週有獎答題互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