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銀甕儲清酒,金刀膾素鱗—一本書把日本料理弄清楚

做為一個偽業餘日本歷史(主要是日本戰國歷史)愛好者, 偽專業吃貨, 日本料理熱愛者。 對於日本料理方面的書籍, 一直常有不足之感。 這種不足, 不是中國人不會分辨日本料理中品種繁多的魚類, 而是一些基本概念都得不到解答的苦惱。

比如說, 何為懷石料理, 自家在各種書上看過的便不下數種解釋, 有說是源自日本僧人半夜做功課時腹中饑餓, 於是將石頭烤熱放在懷中以緩解腹饑之苦, 後被引申為高級料理之意。 有說懷石料理是日本的皇室料理, 為最頂級料理云云, 看的人不知所云, 最終結果似乎總是那種說法都不甚可信。

也曾參加過日本文化中心舉辦的和果子文化講座, 聽後總覺得日本人民對於各色各樣糯米豆餡團子的癡迷令人不解。 也看過幾本關於和果子的書籍, 雖然看著書上的照片美輪美奐, 可還是覺得中華國貨各式酥皮、蜜麻花、牛舌餅更加可口。

但想想看歷史電影《清洲會議》中即使尊貴如武田信玄的女兒, 織田信長的兒媳婦, 見到一包金平糖也喜不自勝的興奮不已, 不禁令人要對日本古代食材之有限感慨一番。

以上, 只是個人對於日本食文化一些零零碎碎的雜感, 大抵來自東一篇西一篇的散文雜談, 或者是大河劇、歷史小說中的節錄摘抄。 資料的來源如此東鱗西爪, 也和專門講解日本食文化書籍太過貧乏有關。

關於日本美食的解讀書籍, 多年來如講日本歷史的圖書一樣, 都很罕見。 自家讀過陳舜臣的《美味方丈記》, 小書極輕薄, 內容有限, 與其說是講日本料理的, 不如說是作者有關飲食的一些雜感, 且書中寫的也並非全是日本料理,

還有一些有關中餐的文章, 所以說更像是一本關於談吃隨筆合集。

說到有關專門講解日本食文化的書籍, 一時間真的難以想起, 或者說, 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專業、系統講述日本美食的書籍, 類似呂茂美耶那種ABC基礎級日本文化科普書當然不算。 大量講日本風土人情的書大抵走的都是“和中國人講盧梭, 同法國人講莊子”的老路。 互聯網+時代了, 這等小把戲也越來越難同從前那般輕輕鬆松掙了銀子去。

但是, 但是, 在進行過如此漫長的背景交代後, 個人表示, 新近入手的《和食》一書, 可以說是填補日本美食文化圖書空白之著。

作者徐靜波是一位著名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日文化關係、中日文化比較學。

現任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 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 如此專業的學者所寫的關於日本食文化專著, 自不同于類似那種留學生或旅行者寫的浮光略影的遊記類路書。

在序言中, 作者自承, 這是在八年前出版的舊著基礎上進行修訂補充後形成的一部談論日本飲食文化的書。 常看書的人們都清楚, 這種修訂本通常意味著校訂更仔細, 內容更豐富, 描寫更生動, 敘述更翔實。 正如一個軟體, 升級版同試用版絕不在一個檔次上面, 同樣的, 這本書之於早已售罄的老版, 也在內容和資料上進行了不小的補充和更新。

作為一名專研日本文化多年的專業學者, 作者完全以一種做學問的態度寫就這本專著。 這一點, 光是圖書目錄便可見一斑, 作者對於日本料理, 完全採取史書式的撰寫手法, 由日本的歷史文化、地理形態講起, 從上古繩紋時代農耕社會以前日本人的食生活說起, 絮絮道來至平安時代。

看過《源氏物語》的同學或許還記得, 源氏公子在大熱天招呼上門做客的貴公子吃冷水泡飯, 令一眾公子王孫傾慕不已,覺得源氏公子真是風雅人啊,看的我等讀者一頭霧水,但如果當年有此書相佐,便可得知大米在當時的日本是何等稀有之物了。直到日本戰國時代(我國明朝時期),因關原之戰發配丈八島,生活清苦,每天以編草席度日,口頭禪不就是“要是能吃一頓白米飯,就是死了也心安”麼。

雖然如此,但我們大可不必將古代日本的飲食簡單粗暴認定成內容單一,菜色貧瘠。事實上,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主要是德川幕府的形成,天下一統,江戶時代的日本料理還是很可圈可點的,這一點不光在日劇《料理往事--江戶時代的老菜譜》中有著充分體現,在此書中作者也將江戶時期稱做日本料理的完成期。經濟的發展,陶瓷業的發達導致的餐具的藝術化高雅化,醬油的誕生產生了許多新增菜色,而砂糖生產的開始則令日本點心同西方烘焙行業的發展一樣,隨著糖這一食材的逐漸廣泛應用而飛速發展起來。

當然,還有一點我們在閱讀時必須始終注意,這是一本講日本食文化的專業書籍而非食評合集。所以戰爭時期民眾飲食之艱也成為專門的章節進行展現。所以說,作者通篇都是以一種做學問的態度著書,而非時下熱門那種攬優探勝的書籍。

也正是因為作者這種著書立說的嚴肅態度,這許多年來自家也是第一回看到系統講清懷石料理、會席料理為何物的書籍。順帶說一句,此書末尾處光是注釋條目便長達22頁,可見作者用功之勤,使力之巨了。

其實總結起來,雖然日本美食方面的書籍引入大陸的似乎不多,但民間對日本食文化大感興趣者還是大有人在的,雖然是形形色色,偏好各異吧。比如有人將《中華小當家》中的美食諸一羅列一遍,有人把《深夜食堂》(日本版!)每一集中的食物細細寫出菜譜,有人在網上熱議《信長的主廚》每集中的菜品在戰國時代被製作出來有沒有可能,比如蛋糕,比如各種神奇料理。但是,如果有人是真的對於日本食文化而非照燒雞、烤鰻魚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讀一讀《和食》這樣的專業書籍,才能學到真東西。

令一眾公子王孫傾慕不已,覺得源氏公子真是風雅人啊,看的我等讀者一頭霧水,但如果當年有此書相佐,便可得知大米在當時的日本是何等稀有之物了。直到日本戰國時代(我國明朝時期),因關原之戰發配丈八島,生活清苦,每天以編草席度日,口頭禪不就是“要是能吃一頓白米飯,就是死了也心安”麼。

雖然如此,但我們大可不必將古代日本的飲食簡單粗暴認定成內容單一,菜色貧瘠。事實上,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主要是德川幕府的形成,天下一統,江戶時代的日本料理還是很可圈可點的,這一點不光在日劇《料理往事--江戶時代的老菜譜》中有著充分體現,在此書中作者也將江戶時期稱做日本料理的完成期。經濟的發展,陶瓷業的發達導致的餐具的藝術化高雅化,醬油的誕生產生了許多新增菜色,而砂糖生產的開始則令日本點心同西方烘焙行業的發展一樣,隨著糖這一食材的逐漸廣泛應用而飛速發展起來。

當然,還有一點我們在閱讀時必須始終注意,這是一本講日本食文化的專業書籍而非食評合集。所以戰爭時期民眾飲食之艱也成為專門的章節進行展現。所以說,作者通篇都是以一種做學問的態度著書,而非時下熱門那種攬優探勝的書籍。

也正是因為作者這種著書立說的嚴肅態度,這許多年來自家也是第一回看到系統講清懷石料理、會席料理為何物的書籍。順帶說一句,此書末尾處光是注釋條目便長達22頁,可見作者用功之勤,使力之巨了。

其實總結起來,雖然日本美食方面的書籍引入大陸的似乎不多,但民間對日本食文化大感興趣者還是大有人在的,雖然是形形色色,偏好各異吧。比如有人將《中華小當家》中的美食諸一羅列一遍,有人把《深夜食堂》(日本版!)每一集中的食物細細寫出菜譜,有人在網上熱議《信長的主廚》每集中的菜品在戰國時代被製作出來有沒有可能,比如蛋糕,比如各種神奇料理。但是,如果有人是真的對於日本食文化而非照燒雞、烤鰻魚感興趣的話,建議還是讀一讀《和食》這樣的專業書籍,才能學到真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