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客家趣事之“打吊聚”(打鬥四)

當看到這個標題, 也許有些朋友會覺得奇怪:這個怪怪的詞詞, 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其實, “打鬥四”是客家話的說法, 意思是指幾個朋友(一般要超過兩個人), 一起去吃吃喝喝(按現在網路時代的時髦說法, 就是一起去FB), 而花掉的費用則由所有參與的人一起分攤。

如果看到幾個人聚在一起吃吃喝喝, 陸河人就會說他們是在偷偷地“打鬥四”。 有時候, 如果要約一群人一起吃飯, 也會說“什麼時候, 一起來去打鬥四啊”。 其實上述這些, 也不一定真的是打鬥四, 也可能是有人請客, 只是借用了打鬥四所包含的“聚餐”的意思。

據說, 把湊錢去聚餐說成“打鬥四”, 許多別的客家地區也有, 不過叫法不一定一樣, 也有的叫“打鬥五”或“打吊聚”。 至於客家人為什麼會把這種聚餐方式叫做“打鬥四”, 各地的說法也不一。

關於“打鬥四”這個詞, 一些客家學方面的工具書上有記載, 有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究:

例如, 據《客家話通用詞典》(羅美珍、林立芳、饒長平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作“打鬥五”, 釋意為:(動)大家湊錢聚餐。 隨後列舉各客家代表地區的用法:梅州叫打吊聚;興國叫打鬥四;曲江叫打平夥;武平叫打凳(等)五;瑞金叫打等碰……

另外, 在劉佐泉著的《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一書中, 把它記作“打鬥敘”, 還就詞意來源進行了考證。 全文如下:打鬥敘——鬥分(現應寫作“份”, 下同)子。 《水滸》第二十四回說武松搬去武大家裡, 請鄰居吃茶, 接著寫道:“眾鄰舍鬥分子來與武松人情……”。 鬥有接合、拼合之義如鬥筍。 韋莊《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八珍羅膳府, 四彩鬥匡床。 ”即木匠所謂“鬥分”。 俗稱醵錢合糧為鬥分子,

皆接合、拼合、湊合之意。 客家話中的“打鬥敘”, 其實就是這個意思。

筆者認為, 還有一種說法, 說得也比較有道理:打鬥四, 其實原來叫“打堆敘”, 意思是聚在一起敘敘舊的意思。 在陸河客家話中, “打堆”就是聚集在一起的意思。 可能後來以訛傳訛, 傳走了讀音(因為客家俗話大多沒有用文字記載, 所以在日常交流中, 容易傳走音), 從原來的“打堆敘”變成了現在的“打鬥四”。

“打鬥四”這個客家詞彙究竟是怎麼來的, 其實也只能“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了。 因為各種說法, 表面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 但千百年來的演變是不是真的就是如此, 卻又誰也不敢百分百地肯定自己的說法就一定正確。 因此, 最終還是求同存異, 大家各抒己見得了。

打鬥四, 它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大家湊份子, 一起湊錢去大吃一頓。 因此, 打鬥四活動, 每個參與的人都要平攤費用。 有時候, 不一定是出錢, 而是各自出米和菜。 客家人這種聚餐方式, 應該是中國較早的“AA制”了。

休閒時節, 約上三五好友, 大家聚在一起, 一邊吃吃喝喝, 一邊敘敘舊, 既享受生活, 又可聯絡感情。 而且因為是平攤費用, 所以每個人每次的花費也不多。 這樣一來, 相對來說, 這種活動就可以較為頻繁地搞了, 也比較容易搞起來。 可以說, “打鬥四”這種方式, 是舊時客家人一種極好的休閒娛樂方式。 一般來說, 一起打鬥四的對象都是極其要好的朋友, 不熟識的人是不會一起去打鬥四的。

現在的陸河年輕人, 可能大多已經不知道什麼是“打鬥四”了。 這也難怪, 因為現在物質豐富, 各種吃的喝的應有盡有, 已無需再像舊時那樣, 平時物質匱乏, 一年到頭, 好不容易才能湊上一群好友, 大家各自出錢出物, 一起去海吃海喝一頓。 那時候搞一次“打鬥四”, 往往可以使參與的人興奮好幾個月, 所以大家平日總是期盼著“打鬥四”。而現在呢?隨便什麼時候,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相約一起去外面的餐館大吃一頓。而且一般來說,大家也不再湊份子(平攤費用)了,而往往是爭搶著去買單。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再去“打鬥四”,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種濃烈的氛圍了,大家對打鬥四的態度也變得淡然了。這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悲哀呢?

幽壹/文

所以大家平日總是期盼著“打鬥四”。而現在呢?隨便什麼時候,只要一個電話,就可以相約一起去外面的餐館大吃一頓。而且一般來說,大家也不再湊份子(平攤費用)了,而往往是爭搶著去買單。

近二三十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再去“打鬥四”,再也找不回以前那種濃烈的氛圍了,大家對打鬥四的態度也變得淡然了。這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悲哀呢?

幽壹/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