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如果華為開始做低端機,那麼小米還有優勢嗎?

任正非最近在華為IRB產品改進彙報會上的壓軸總結廣為流傳, 總共說了七點, 其中最後一點耐人尋味:重視低端手機!這個世界百分之九十幾都是窮人, 友商低端手機有窮人市場, 不要輕視他們。 華為也要做低端機, 我們的老產品沉澱下來可能就是做低端機。

聯繫到華為在Mate10之後立即推出入門新機麥芒5, 很多人覺得窮人手機就是對小米性價比理念的認可, 但如此理解手機出貨量之爭並不透徹, 在雷軍和小米的語境中, 性價比大概有三重內涵:

1、消滅了手機行業的暴利

小米誕生時推崇“性價比”和“為發燒而生”有兩個目的, 一是為了區隔那時還很強勢的山寨手機, 二是在蘋果握有定價權的時代尋找自我歸屬感。

2、從經營策略昇華為價值觀

幾年來雷軍關於性價比的表述有變化, 但內涵一直沒變, 最初小米效仿蘋果致力於極致單品, 3年只做了5款手機,

用雷軍的話說是推崇“極客精神, 幹掉中間環節”, 後來又提出高性價比, 在年初的松果晶片發佈會上, 雷軍進一步強調“將性價比堅持到底”, 聯合創始人黎萬強表述“性價比是小米的價值觀”。

3、強化對追隨者的優勢

2014年以前, 中國曾有超多互聯網手機品牌, 例如榮耀、魅族、一加、努比亞、錘子、ZUK、大可樂、IUNI、樂視、奇酷、青蔥、阿裡雲手機等等, 如今正在不斷消亡, 除了快速發展的榮耀有了叫板的實力, 其他品牌在小米的性價比壓力之下, 要麼轉戰海外, 要麼退回小眾市場, 要麼黯然退出, 至少在阻止下一個黑天鵝這件事上, 小米是成功了。

但從現時的行業格局來看, 維持性價比這個理念已經不取決於雷軍的主觀意願, 而與小米在整個產業鏈上的地位有關。

到底小米還有沒有成本優勢?

在雷軍看來, 小米的性價比是“系統性地降低整個成本, 而不是降低製造成本”, 他認為某些品牌思路不對, “使用者要買的是產品, 不是買促銷員、不是買廣告”。

小米與蘋果一樣走產品創新而不是技術創新路線,

著眼於塑造用戶生態。 不過這兩年來, 小米重走技術路線, 於逆境中再拾增長勢頭, 更多是產品創新、新零售和行銷的合力, 性價比概念的貢獻並不大, 相反小米推出了一系列性價比並不高的產品, 小米最大的危險就在於性價比這個說法本身正在變成核心競爭力。

在雷軍的性價比戰略中, 用自己的新零售代替中間環節降低管道成本是重要一環, 這源於三個觀察:一是線上管道成本不斷攀升, 已經與線下持平;二是電商集中度越來越高, 618和雙11大促時的讓利有失控之勢;三是線上用戶增長趨緩, 與線下三七開的比例逐漸穩定, 不可逆轉。

連續兩年雙11, 小米與榮耀的搏殺都非常慘烈, 為了提升銷量不得不提供額外折扣,

這令平均單價較低的小米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今年情況也差不多, 截止11月7日京東手機即時競速排行榜上, 前三位依次是蘋果、榮耀和小米。

從IDC的Q3資料看, 小米全球出貨2760萬部, 中國本土是1570萬部, 海外包辦了近1200萬部, 但主要是依賴印度市場, 此前已完成單月400萬部的出貨, 可見印度已經是小米增長的主要動力。 小米印度官網的主銷機型是小米MIX2、小米A1、小米Max2、紅米Note4、紅米4和紅米4A, 兩款新機分別是紅米Y1和紅米Y1 Lite, 除小米MIX2是展示品牌形象的定調機, 其他都是低端走量產品, 說明印度已是不折不扣的性價比主戰場。

整體來看, 小米品牌已經深入心中, 一時半會是不會動搖的, 無論在價格, 品質, 創新等等其他方面, 小米還是有自己的優勢存在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