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王與九老的傳說

隋末唐初社會動盪不安, 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 其中東江王劉黑闥的起義軍更是對大唐王朝的建立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經過唐軍的多次浴血奮戰, 終於于武德五年蕩平了劉黑闥的起義軍。 而他的一些殘部, 卻逃到了山東的獨孤城東部的山裡。

現獨孤城坐落在棗莊市山亭區馮卯鎮境內, 考古專家考證此城建于秦漢之際, 為一軍事為主的城池!傳說一位獨孤氏將軍, 英勇善戰, 立下汗馬功勞, 在一次激戰中戰死沙場, 為紀念這位大將軍把城池命名為獨孤城。

獨孤城周圍群山疊嶂, 往西不遠是一望無邊的華北平原,

往東是連綿不斷的沂蒙山, 叛軍正是看到了這裡有利地形, 可謂進可以攻, 退可以守!

起初唐王朝沒有把這些殘兵敗將看在眼裡, 而把主要兵力集中在比較大的起義軍上, 還要時刻防備突厥人的騷擾!而這起義軍也日益壯大, 劉黑闥, 竇建德散落在各地的舊部聞風而來, 集聚於此, 養精蓄銳以備東山再起!

當地官員只好上奏朝廷, 唐王李世民聽了大怒, 不把這些剿滅我大唐江山不得太平, 李世民不愧是馬上皇帝, 便點兵數十萬, 親自率兵東征!

這一日唐軍就來到了離獨孤城不遠了, 當唐王帶領大軍踏上一座小山崗時, 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 遠遠望去山巒疊翠, 千姿百態, 有的圓如斧, 有的如刀削般高聳入雲。

雲霧繚繞就像一層紗巾圍在山腰。 山上鬱鬱蔥蔥, 百花爭豔, 群山環抱的是數個村莊, 不時傳來雞鳴狗吠聲。 一座高大的城池便是獨孤城, 城上旌旗招展, 一條大河繞城而過, 穿過山村, 穿過田野, 彎彎曲曲伸向遠方……唐王不禁感歎好一個人間仙境, 我一定要儘早平定這些起義軍, 還天下一個太平!

獨孤城並不大, 容不下幾十萬的唐軍, 也只好把唐營駐紮在城北的山坡上。 唐王和軍師召開了幾天的軍事會議, 確定了戰略部署後, 就開始進攻東部山裡的起義軍!每次戰役都由李世民親自指揮, 手下的將士自然士氣高昂, 個個勇往直前, 奮勇殺敵。

唐王也不愧是長勝皇帝, 每次戰役都殺敵上千, 或打的敵人丟盔棄甲, 落荒而逃!雖然丈丈勝, 但是很難完全殲滅起義軍, 敵人一看抵擋不過就往深山野林裡跑, 更多的是往山上跑, 沂蒙山區素有“沂蒙七十二崮”之稱!好多敵營都駐紮在山上, 四周如刀削般高達數十丈, 攻打這樣的山頭勢必登天還難!

唐王每天也是每天絞盡腦汁想破軍之策,

一天, 有位鄉長給唐王推薦了九位老人, 告訴唐王這九位老人是附近有名的智賢, 把這九位老人請來想必會有破軍之策!唐王聽了甚是高興, 於是就命人把九老請來!

不到半日九老來到唐營, 但見這九位老人高矮胖瘦不一, 但是每位身體硬朗, 精神飽滿, 銀須飄然, 果然沒有讓唐王失望, 九老獻出了破軍之良策。

這一日唐軍又出兵大戰起義軍, 起義軍接連幾次的敗仗後, 這次集中了更大的軍力對付唐軍, 可是唐軍一改上幾次的作戰威風, 似乎力不從心, 被敵軍打得節節敗退, 唐軍一直退到了郭河, 敵軍也越戰越猛!當唐軍“敗退”到郭河西岸時不久, 就聽到河上游的洪水就像一群受驚的野馬, 夾著者樹枝石頭一瀉千里,

排山倒海般向敵軍襲來, 敵軍根本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瞬間被山洪吞沒!河岸上的敵軍頓時亂了陣腳, 也被唐軍都給殲滅了。

原來這就是九老給唐王獻的破軍之計:由於敵人佔據有利地勢, 不能強攻, 只能引誘敵軍下山殲滅。 在兩軍未戰時, 先在郭河的上游攔河築壩, 當兩軍在河裡作戰半退時, 撅開上游水壩, 以水攻之!或斷絕敵軍後退之路!

這一戰唐軍大勝, 平定了起義軍!回到唐營大擺宴席以示慶賀!當然最要感謝的莫屬九位老人了, 唐王讓九老跟著一起回長安, 以享晚年, 可是老人們婉言謝絕了, 告訴唐王:“我等年歲已高, 難離故土!”唐王也只好作罷!

過了數日,唐王李世民決定搬師凱旋長安,九位老人和老百姓前往送別唐王,眾人邊走邊聊,依依不捨,這時已走出獨孤城數裡,來到了一個村子,唐王想和可愛的鄉親們謝別,而鄉親執意再送一程,這就是謝莊村村名的由來。

又往前送行了3.4裡,到了另一個村子,唐王告訴相親:“就此分別吧,不須再遠送了”,並且在村西邊的池塘邊和鄉親共同種了一棵槐樹,以作紀念!這就是現在別莊村村名的由來!至今那棵千年古槐枝繁葉茂,蒼勁有力,斑駁的古樹是歷史的見證者,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述說著曾經的滄海桑田……

九位老人和唐王分別後,回到村裡,充分發揮每人的才幹,經過多年的努力帶領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安居的生活!出人意外的是在某一年裡九位老人相繼離世,村民把他們葬在了一起,為了紀念這九位老人,把村名改為“九老莊”。至今村東不遠處有個很大的墳塋,便是九老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回應國家政策大興水利,在馮卯鎮境內修築了山東十大水庫之一的岩馬水庫,千年古城也被淹沒水下,古城邊的獨孤城村及附近幾個村搬遷到了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在西北的水域中有一島嶼,這就是當年唐王駐紮軍隊的地方,故比山名曰駐駕山。

岩馬水庫就像一面明鏡鑲嵌在沂蒙山區,山水相映,美不勝收,周圍景點眾多,四季來此遊玩的人絡繹不絕,賞一抹美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尋一尋唐王的足跡……

文章作者

閆業玲

職業:紫砂工藝師

過了數日,唐王李世民決定搬師凱旋長安,九位老人和老百姓前往送別唐王,眾人邊走邊聊,依依不捨,這時已走出獨孤城數裡,來到了一個村子,唐王想和可愛的鄉親們謝別,而鄉親執意再送一程,這就是謝莊村村名的由來。

又往前送行了3.4裡,到了另一個村子,唐王告訴相親:“就此分別吧,不須再遠送了”,並且在村西邊的池塘邊和鄉親共同種了一棵槐樹,以作紀念!這就是現在別莊村村名的由來!至今那棵千年古槐枝繁葉茂,蒼勁有力,斑駁的古樹是歷史的見證者,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述說著曾經的滄海桑田……

九位老人和唐王分別後,回到村裡,充分發揮每人的才幹,經過多年的努力帶領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安居的生活!出人意外的是在某一年裡九位老人相繼離世,村民把他們葬在了一起,為了紀念這九位老人,把村名改為“九老莊”。至今村東不遠處有個很大的墳塋,便是九老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回應國家政策大興水利,在馮卯鎮境內修築了山東十大水庫之一的岩馬水庫,千年古城也被淹沒水下,古城邊的獨孤城村及附近幾個村搬遷到了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在西北的水域中有一島嶼,這就是當年唐王駐紮軍隊的地方,故比山名曰駐駕山。

岩馬水庫就像一面明鏡鑲嵌在沂蒙山區,山水相映,美不勝收,周圍景點眾多,四季來此遊玩的人絡繹不絕,賞一抹美景,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尋一尋唐王的足跡……

文章作者

閆業玲

職業:紫砂工藝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