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雙十一”網購須防促銷陷阱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即將到來, 網路電商各種促銷活動令人眼花繚亂。 在這場消費“盛宴”的背後, 也暗藏各種損害消費者權益的“陷阱”。

中國消費者協會日前提醒廣大消費者, 面對“雙十一”促銷, 消費者更應理性。

線民認為, 一方面, “剁手黨”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警惕消費“陷阱”。 另一方面, 相關部門的監管不能缺位元, 需要及時跟進, 與此同時,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淨化網購生態環境。

“動心”也要“當心”

線民“陳經”認為, “雙十一”是中國市場消費實力一張亮麗的名片。 高速增長的網購消費, 也是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 中國經濟要繼續維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無疑需要更多轉向消費拉動。

不過, 有線民提醒, 面對令人心動的打折促銷商品, 消費者“動心”也要“當心”。

線民“金雪軍”認為, “雙十一”營造了國內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 其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到全球。 但在國內市場,

違法違規行為多有發生, 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 而且破壞了網購的生態環境, “剁手族”們要擦亮眼睛不要掉入消費“陷阱”。

監管應及時跟上

對於一些不良商家“先漲價再打折, 以次充好, 以假充真”等作法, 消費者深惡痛絕。 線民呼籲監管部門不能缺位。 線民“kid浩然”說:“參加了兩次‘雙十一’。 已經看透了。 有些不良商家先漲價再打折再送券, 其實是套路, 跟平時價格相差無幾。 ”

線民呼籲, 必須對一些商家刷單製造虛假銷量和好評、商品卻以次充優等行為進行嚴懲。 針對往年“雙十一”網路集中促銷活動中, 消費者關注度很高的“先漲價再打折”“有價無貨”“虛構交易”等問題, 國家工商總局日前已印發通知, 要求各地提前採取行政告誡、聯合座談約談、發佈典型案例等方式,

督促指導網路集中促銷活動組織者和經營者嚴格遵守“七日無理由退貨”等法律規定。

還有線民表示, 事實上, 我國網路購物生態環境正日益走向法治化。 懲治刷單、網路水軍、互聯網平臺惡意不相容, 將有法可依。 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近期經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 其中, 對虛假宣傳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細化和明確,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刷單, 作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內容。 第二十條明確, “情節嚴重的, 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

來源 / 經濟參考報

編輯 / 武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