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攜程親子園事件:我們很少告訴孩子,人心險惡!

昨日, 攜程託管所幼稚園虐童的監控, 在網上公開後, 讓很多家長怒火中燒!此次虐童事件再次成為焦點話題。

在公開的視頻中, 一位元身穿黃衣服, 白鞋的“老師”接過孩子後, 帶著情緒毫無理由的用力摔打孩子的書包, 及其野蠻粗暴!

小女孩根本就沒有明白:眼前的這位“老師”到底為什麼生氣, 就被揪著小辮一個踉蹌跪倒在地, 額頭碰到小書桌。

摔衣服的過程中, 白色衣服的老師見怪不怪, 仿佛早已習慣。 由此可知, 這種粗魯的野蠻行為, 不止一次出現在校園!

悲憤~

後來, 從監控中看到, 孩子們站成一排, “老師”給孩子們喂東西, 能明顯得看出, 孩子很排斥口中的“食物”, 貪吃的年紀, 什麼能讓孩子這麼恐懼+排斥?

據家長回饋, 孩子口中的正是芥末!

再次悲憤~

一小時內給孩子喂送了半管芥末, 當時人的家長回饋, 孩子一小時, 拉了6次, 可是“老師”卻無動於衷。 有家長看過視頻問孩子, “老師給你吃東西的時候什麼感覺”

“疼”

此後, 更多細節陸續被曝光, “老師”經常用消毒水強噴孩子、表現不好就不給吃午飯;

上課期間經常用粗暴的言語對待孩子, 做錯事扒衣服站在牆角, 有家長懷疑, 自己的孩子, 很有可能被強迫吃下安眠藥~

看完這段視頻, 小編的感受是觸目驚心, 不知道當事人是以什麼心情看完這段監控,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大家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

小小寶貝, 受到如此待遇, 怎能不令人痛心疾首~

雖然家長們集體向託管所討要說法, 涉嫌的幾位“老師”抱歉並已被開除, 但是孩子心靈受到的創傷如何補償?

通過這件事, 我們應引以為鑒, 作為家長,

我們應如何保護孩子的安全?

01

不聽話, 老師就不喜歡你了

這種說法, 小編認為是不可取的。

因為這句話的本質, 就內含一種討好的暗示, 仿佛在學校:老師就是一切, 老師就大於天, 很容易讓孩子分不清什麼是對, 什麼是錯, 一切以老師為主。

哪怕自己沒有做錯, 老師有錯, 還是會放下自己的想法, 唯唯諾諾以老師為中心。 這樣很容易造成, 孩子不敢去表達, 甚至認為自己就是錯了。

02

給孩子灌輸自己的底線

很多孩子,因為年齡小、灌輸少的眾多原因,根本分辨不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即便受到不平等對待,也沒有主觀意識,更別提什麼保護自己的人身權利。

所以,從小就要告知孩子:做錯事,可以接受懲罰,但是什麼樣的懲罰是正常的,什麼樣的懲罰是過分的,不對的。

這樣,孩子自己的腦中會有一個定義,即便不能保護自己,也能分辨是非,以便後期跟家長溝通。

03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講禮貌

成長于文明社會的年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力求做到:講文明,懂禮貌。但是,我們很少告訴孩子:人性險惡,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講禮貌。

這點,在爸爸去哪節目中,陳小春做的比較好,他扮演壞人,用“實戰”告訴孩子,遇到不好的人,應該怎麼做

04

不管發生什麼都要讓父母知道

作為家長,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父母家人是你最能依靠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好的或者壞的,家人都會幫你說話、給你撐腰;

就算有人不讓你告訴爸爸媽媽,別害怕,勇敢說出來,讓爸爸媽媽去對付一切。只有建立了這樣的信任感,家長才有可能在孩子被威脅時發現問題。

至於那些非常不善於表達的小寶寶,家長應該更加關注其日常的行為表現有何異常,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通過仔細周到的觀察和詢問,間接瞭解孩子的狀況。

05

文 章 尾 聲

即便我們不能全天24在孩子身邊護她安全,但是作為家長,我們絕對是拼盡全力替孩子掃除前方隱患,這顆心,希望那些所謂的“老師”能理解~

最後,小編想說:“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請離開!”

02

給孩子灌輸自己的底線

很多孩子,因為年齡小、灌輸少的眾多原因,根本分辨不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即便受到不平等對待,也沒有主觀意識,更別提什麼保護自己的人身權利。

所以,從小就要告知孩子:做錯事,可以接受懲罰,但是什麼樣的懲罰是正常的,什麼樣的懲罰是過分的,不對的。

這樣,孩子自己的腦中會有一個定義,即便不能保護自己,也能分辨是非,以便後期跟家長溝通。

03

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講禮貌

成長于文明社會的年輕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力求做到:講文明,懂禮貌。但是,我們很少告訴孩子:人性險惡,什麼情況下可以不講禮貌。

這點,在爸爸去哪節目中,陳小春做的比較好,他扮演壞人,用“實戰”告訴孩子,遇到不好的人,應該怎麼做

04

不管發生什麼都要讓父母知道

作為家長,你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家是最安全的地方,父母家人是你最能依靠的人,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好的或者壞的,家人都會幫你說話、給你撐腰;

就算有人不讓你告訴爸爸媽媽,別害怕,勇敢說出來,讓爸爸媽媽去對付一切。只有建立了這樣的信任感,家長才有可能在孩子被威脅時發現問題。

至於那些非常不善於表達的小寶寶,家長應該更加關注其日常的行為表現有何異常,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通過仔細周到的觀察和詢問,間接瞭解孩子的狀況。

05

文 章 尾 聲

即便我們不能全天24在孩子身邊護她安全,但是作為家長,我們絕對是拼盡全力替孩子掃除前方隱患,這顆心,希望那些所謂的“老師”能理解~

最後,小編想說:“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請離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