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為什麼說身在曹營心在漢,最終把關羽推上聖人的神壇呢?

在眾多三國人物當中, 要說誰的民間形象最為明顯, 小編認為此人就是關羽, 在民間文化當中, 關羽不僅是忠義的化身, 還被奉為財神,

與孔子並列為文木聖人。 祭祀關公的關帝廟在新中國成立前遍地開花, 香火旺盛。 其數量和龍王廟、孔子廟不相上下。 到底是什麼將關羽推上聖人的神壇呢?小編認為應是在曹營那段不凡的經歷, 按道理來說投降後帶來的是屈辱, 但曹營的這段經歷, 最終成就了關羽忠義雙全的武聖人形象。

劉備因為衣帶詔事件, 遭到曹軍的圍攻, 結果寡不敵眾孤身而逃, 投奔袁紹。 曹操用計把關羽圍困在土山之上, 在既無救兵又無糧草無法突圍的情況下, 一個選擇生存還是死亡的問題擺在了關羽面前。 當時關羽故交在曹操帳下為將的張遼勸降了, 先是列出三罪:負盟、負托、負義。 後又列出投降後的三辯:保嫂、守約、留身。 為關羽的投降找足了理由。 但關羽在借坡下驢期間提出三誓:一是降漢不降曹;二是要確保兄嫂安全;三是如有劉備消息要立即離去,曹操不能阻攔。 這三個條件, 直接就把關羽投降曹操的負面影響抵消了大半, 並在關羽身上塗上第一忠義的光輝。

關羽降曹後, 曹操對關羽優禮有加, 三日一小宴, 五日一大宴, 封侯賜爵。 當時曹操看關羽身上戰袍已破, 就用稀有錦緞為關羽製作了一身新的戰衣, 結果關羽卻把舊袍穿在了新袍外面。 舊袍乃劉皇叔所賜, 穿之如見兄面。 不敢因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

曹操為了得到關羽之心, 甚至忍痛割愛贈與關羽赤兔馬。 但當時關羽說了一句話, 曹操估計腸子都悔青了:“吾知此馬日行千里, 今幸得之, 若知兄長下落, 可一日而見面矣。 ”此處為關羽塗上第二層忠義形象。

為了報答曹操的厚待之恩, 關羽在白馬坡與萬馬軍中如探囊取物般的取了顏良、文醜之性命。 不就關羽得到劉備在河北袁紹處的消息, 便最後掛印封金, 過五關斬六將, 歷經千難萬險最終與劉備、張飛相聚。 此為關羽的第三層光輝形象。

把關羽義氣昇華到最高處的則是在華容道上的舉動, 回到劉備身邊後, 關羽還是像從前一樣, 捨生忘死的為大哥上陣殺敵。 後來曹操領兵八十萬下江南, 企圖一舉掃滅荊州和江東, 卻在赤壁敗與孫劉聯軍, 大敗而逃。 當曹操逃到華容道時, 與埋伏在這的關羽相遇了, 雖然關羽在諸葛亮面前立下了軍令狀, 但義重如山的關二爺最後還是以私廢公放走了劉備勁敵但對他恩重情深的曹操, 從而把自己推上了義氣的最高峰。

關羽的忠義不一定勝得過趙雲、張飛,但他的忠比趙雲要烈,他的義要比張飛更濃。這全應歸功與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那段特殊經歷,換句話說正是降曹的前因後果成就了關羽千秋萬代的忠義美名。

關羽的忠義不一定勝得過趙雲、張飛,但他的忠比趙雲要烈,他的義要比張飛更濃。這全應歸功與他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那段特殊經歷,換句話說正是降曹的前因後果成就了關羽千秋萬代的忠義美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