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數碼>正文

機海戰術顯示出華為的焦灼感

年底華為和榮耀品牌將會有四款新機上市, 該公司因此被譽為要用機海戰術結束一年的工作, 其實如果回顧下華為能取得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的地位靠的正是機海戰術, 可是回顧三星手機業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就會發現它可謂成也因為機海戰術敗也因為這種機海戰術。

從某電商網站可以看到, 華為的手機款式足足占了該電商的手機專案下的五個頁面, 小米占了兩個頁面, OPPO和vivo都只占了一個頁面, 國產前四大手機品牌當中可見華為的手機款式遠比小米、OPPO、vivo的多。

其實華為的子品牌也相當多, 有華為、榮耀、麥芒, 華為有兩大高端系列mate系、P系, 而mate系、P系又有plus版、標準版、青春版或lite版等, 榮耀同樣有類似的情況, 可見其手機款式的繁多, 讓人難以分清其各種子品牌。

從IDC給出的國內三季度的手機銷量排名來看, 華為、OPPO、vivo、小米的出貨量分別為2230萬、2160萬、1890萬、1570萬,

可見華為在推出的手機款式遠超另外三個競爭對手的情況下, 其智慧手機出貨量領先的優勢與手機款式數量之多是不相稱的。

回顧去年三季度至今國內智慧手機市場的變化可以看出華為正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去年三季度華為被OPPO和vivo超越跌至國內智慧手機市場份額第三的位置,

隨後兩個季度順利反超到今年一季度再奪回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一名。 IDC的資料顯示在國內市場一季度華為比OPPO多190萬部或1.8個百分點, 二季度優勢擴大出貨量多340萬部或3.1個百分點, 但是到了三季度這種優勢卻迅速縮小至僅多70萬或0.6個百分點。

除了OPPO外, 小米這個曾經超越華為的對手今年復蘇勢頭也相當迅猛, 在海外市場特別是印度市場的發展連續高速增長, 在國內市場的增速雖然低於印度市場, 但是二三季度其同比增速都超過華為, 特別是三季度它的同比增速是華為的2.4倍, 小米與榮耀品牌是直接競爭對手, 而此前的2015年和2016年榮耀的出貨量占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比例都在五成或以上, 這可能是導致華為手機在國內整體出貨量環比下滑的因素。

面對這種迅速縮短的差距, 華為當然有焦灼感, 這迫使它求變。 其實在今年9月份的時候華為榮耀發佈售價低至599元的暢玩6, 這一價格與小米的最低價手機相同就顯示它的策略出現變化了,

隨後在上月底華為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更表示要重視低端市場一改此前的重視高端手機市場的風向。

有意思的是, 當年曾以機海戰術奪得全球第一大智慧手機品牌的三星如今已大幅縮減手機款式, 形成了Galaxy S、N、A、C、J幾個相當清晰的系列, 而且穩住了陣腳, 全年出貨量保持在3億部以上, 全球第一大手機品牌的位置相當穩固。

華為如今已奪得全球第三大手機品牌, 在全球出貨量領先OPPO、小米不少, 它是否也到了該調整策略的時候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