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收購6家公司 拿下沃爾瑪訂單 這家AR公司會是一匹黑馬嗎?

文 | Lina

在今年3月份英特爾英特爾創新加速器的一場專案路演會上, 一家國內AR領域的公司作為重要合作夥伴上臺分享引起了智東西硬創先鋒的關注。

塔普翊海智慧科技, 又稱“RealMax”——這是一家智東西早有關注的AR公司, 它在宣傳上一直很低調, 從公開資料中我們只能知道這家公司旗下有工業AR頭戴平板RealWear HMT-1和手機AR盒子RealSeer DK1兩款產品。

然而, 在和RealMax聯合創始人/集團副總裁Sonny Xin詳聊之後才發現, 這家低調的AR集團不僅創始人來頭不小(前Metaio中國區合夥人), 而且已經獲得了來自沃爾瑪、諾基亞、美國航空等公司的訂單;此外, 第三款產品AR一體機也即將在月底面世。

一、前Metaio中國區合夥人

(RealMax聯合創始人/集團副總裁辛俊怡 Sonny Xin)

初見辛俊怡時的印象:藍襯衫、戴眼鏡、小平頭, 乍看只覺得是個彬彬有禮的好人, 交談之下才發現, 此人不僅語速飛快, 而且思維非常的有條理:在經過了一大段穿插著各種擴展問題的對話後,

一般人的思維非常容易不連貫, 忘記自己說到了哪兒;當我看著筆記正準備開口提醒時, Sonny話鋒一轉, “接下來, 第二點。 ”

比起RealMax聯合創始人/集團副總裁, Sonny的另一個身份恐怕更為人知曉——德國AR引擎公司Metaio前中國區合夥人。

德國Metaio公司與前高通旗下的Vuforia公司是AR引擎行業的兩大霸主。 據資料顯示, 2015年Metaio擁有約15萬名開發者, Vuforia則擁有大約18萬, 這兩家的SDK開發者占到了當時整個市場的95%以上, 在AR的行業地位有如Windows和Mac OS之於PC。

據Sonny介紹, 他是2010年加入Metaio的, 2012年成為了Metaio中國區合夥人/亞太負責人, 並接觸了一大批中國團隊, 為國內外公司(包括愛普生、華為、聯想、騰訊、百度等)提供過AR產品與服務的相應諮詢。

2015年5月對於Sonny來說是個歷史性的時間節點。

2015年5月29日, 根據Twitter上一份檔截圖顯示, 蘋果已經在一周前收購了AR引擎巨頭Metaio, 此舉在AR業內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震動。 但是Sonny並沒有選擇去蘋果工作, 而是與Metaio的眾多合作夥伴一起加入了上海塔普儀器(RealMax的前身)隨後, Vuforia也在2015年10月被高通出售給PTC。

(RealMax CEO餘海)

上海塔普儀器曾經是Metaio的中國區硬體合作夥伴,

成立于2003年, 創辦人/CEO為餘海。 此前專注於大資料、物聯網、3D印表機、無人機等產品技術, 專注於中國教育市場。

2015年, 在Sonny等員工的加入後, 上海塔普儀器開始改變公司業務方向, 全面發力以教育與工業為主的AR市場。 在這不到2年間陸續並購了6家AR上下游公司, 業務體系逐漸明朗, 集成了AR硬體開發能力、軟體儲備、應用層和內容層開發能力, 並在2017年正式將公司更名為塔普翊海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也就是今天的RealMax集團(與2015年收購的香港AR底層演算法公司Realmax Technology同名)。 Sonny在RealMax中的角色雖然不是從零創辦, 但作為轉型的核心人物, 成為核心管理者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 2016年RealMax收購的美國伯明罕8las公司, 其創始人Nigel Burton為原微軟中國區副總裁,

加入RealMax後擔任CTO職務。

二、手握行業資源, 從軟體向硬體過渡

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上半年期間, RealMax也一直在做AR軟體的部署和儲備, 陸續收購了4家AR公司:香港AR底層演算法公司Realmax Technology、成都AR應用平臺開發公司微力互動科技、美國伯明罕8las公司、西安AR內容平臺公司M33D。

2016年1月, RealMax在上海推出了了幾款AR硬體產品, 一方面對已並購的子公司板塊進行了報導、另一方面則對整個AR行業展示了RealMax全生態性的佈局、同時也宣佈了RealMax轉型後的天使輪融資落地。

然而,此時Sonny和團隊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SDK為主的AR軟體業務線在目前難以形成盈利規模,公司的聚焦點需要從軟體向比較落地的硬體研發部署轉型。於是到了2016年年中,RealMax開始收購深圳量產級光學解決方案公司智帽科技、並對全球AR工業解決方案領軍企業WearNext進行戰略投資和合作 (後WearNext加入RealMax品牌,並更名為RealWear)。目前,集團約120人,總部設於上海,在香港、紐約、慕尼克、北京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三、三款產品、三大行業

目前,RealMax集團的硬體產品共有三款:1、工業AR頭戴平板RealWear HMT-1;2、面向消費者的手機AR盒子RealSeer DK1;3、一款類似HoloLens的AR一體機,將會在即將到來的發佈會上進行揭曉。

(Sonny佩戴RealWear HMT-1)

RealWear HMT-1工業AR頭戴平板,售價超過1000美元,支援Wifi / 藍牙 / GPS連結,符合IP66工業防護標準、防水防塵、12小時待機、可佩戴在標準安全帽上,已應用的行業包括:電力、石油、通信、製造等。

智東西在現場也試戴了這款AR頭戴平板的錄影、拍照功能,戴上後有一個小螢幕在眼前,使用者可以使用語音控制各種應用。據Sonny介紹,現在使用得最廣泛的功能是遠端專家指導/遠端儀錶盤。前者比較容易理解,後者指的是由於工人在實地操作時,很多資料參數只有在總控台才能看到,RealWear HMT-1可讓參數直接顯示在工人眼前。

據Sonny介紹,RealWear HMT-1是目前市場上訂單量最大、客戶量最多、最落地的工業智慧平板。

(RealSeer 1 資料圖)

第二款是RealMax在2016年推出了一款AR盒子RealSeer DK1。這是一款面向消費者的盒子產品,售價僅599元人民幣,支援iOS與Windows和安卓的手機。在即將到來的RealMax2017發佈會上,RealMax還會展示RealSeer 第二代“飛躍性的反覆運算”產品,第二代的AR盒子。內容方面不僅與許多廠商進行合作,同時也舉辦了“2016年RealSeer全球開發者大賽”進行作品徵集。

第三款,則是同樣將在發佈會上揭曉的一款類似HoloLens的輕量一體機,配備高通曉龍處理器 / Adreno GPU / 4GB記憶體 / 64GB硬碟 / 九軸感測器 / 5000mAh鋰電池;並且將會針對客戶需求進行研發定制,主要切入客運,教育和旅遊市場。

此外,RealMax還曾與樂視影業投資的電影《爵跡》合作,在全國多家影院設置了AR合影區,並還聯合樂視影業以及SMG東方明珠新媒體旗下公交月臺電視CBD TV,推出了“爵跡AR魔鏡”互動體驗活動,首次嘗鮮“AR+影視”。

四、仰望星空,現金流落地

2016年1月,RealMax公司完成了轉型後的第一輪天使輪融資。Sonny表示,RealMax今年要做大量的產品鋪貨,以及新技術的收購與並購,因此在2017年將會完成A輪融資,並且在A輪結束後發佈一份AR行業報告。

Sonny將RealMax稱之為一家“頂天立地”的公司。“立地”指的是落地現金流,這也是RealMax成立至今比較關注的領域。正如前文提到的,RealMax在宣傳上一直很低調,埋頭做好業務,專注于現金流為抓手的產品,更多地投入在產品落地與抓取客戶上。

至於“頂天”指的就是面向消費者的AR硬體產品,to C產品永遠是最有想像空間的領域,但由於目前AR尚處發展早期,離行業爆發還有一段距離。

結語:埋頭做事,璞玉不露

沉穩、低調、耐心,這是我從Sonny身上看到的幾項特質,大概可以就此管中一窺RealMax的公司文化。在AR引擎巨頭Metaio的高管履歷、全球一眾大型公司成為合作夥伴、成績優秀的硬體出貨量這三重優質資源加持下,RealMax在宣發方面一直驚人的低調,鮮少有新聞報導。

AR是個比VR處於發展更早期的行業,在VR尚且資本遇冷的當下,想要靠AR硬體融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時,靠To B的AR硬體產品紮穩公司底層現金流,依靠生態合作向教育、旅遊、客運、影視等中層行業延伸,並且及早佈局面向消費者的高層AR盒子產品,條理清晰,步伐穩健,是一套非常適宜行業發展早期的玩法。

然而,此時Sonny和團隊同時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以SDK為主的AR軟體業務線在目前難以形成盈利規模,公司的聚焦點需要從軟體向比較落地的硬體研發部署轉型。於是到了2016年年中,RealMax開始收購深圳量產級光學解決方案公司智帽科技、並對全球AR工業解決方案領軍企業WearNext進行戰略投資和合作 (後WearNext加入RealMax品牌,並更名為RealWear)。目前,集團約120人,總部設於上海,在香港、紐約、慕尼克、北京等地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三、三款產品、三大行業

目前,RealMax集團的硬體產品共有三款:1、工業AR頭戴平板RealWear HMT-1;2、面向消費者的手機AR盒子RealSeer DK1;3、一款類似HoloLens的AR一體機,將會在即將到來的發佈會上進行揭曉。

(Sonny佩戴RealWear HMT-1)

RealWear HMT-1工業AR頭戴平板,售價超過1000美元,支援Wifi / 藍牙 / GPS連結,符合IP66工業防護標準、防水防塵、12小時待機、可佩戴在標準安全帽上,已應用的行業包括:電力、石油、通信、製造等。

智東西在現場也試戴了這款AR頭戴平板的錄影、拍照功能,戴上後有一個小螢幕在眼前,使用者可以使用語音控制各種應用。據Sonny介紹,現在使用得最廣泛的功能是遠端專家指導/遠端儀錶盤。前者比較容易理解,後者指的是由於工人在實地操作時,很多資料參數只有在總控台才能看到,RealWear HMT-1可讓參數直接顯示在工人眼前。

據Sonny介紹,RealWear HMT-1是目前市場上訂單量最大、客戶量最多、最落地的工業智慧平板。

(RealSeer 1 資料圖)

第二款是RealMax在2016年推出了一款AR盒子RealSeer DK1。這是一款面向消費者的盒子產品,售價僅599元人民幣,支援iOS與Windows和安卓的手機。在即將到來的RealMax2017發佈會上,RealMax還會展示RealSeer 第二代“飛躍性的反覆運算”產品,第二代的AR盒子。內容方面不僅與許多廠商進行合作,同時也舉辦了“2016年RealSeer全球開發者大賽”進行作品徵集。

第三款,則是同樣將在發佈會上揭曉的一款類似HoloLens的輕量一體機,配備高通曉龍處理器 / Adreno GPU / 4GB記憶體 / 64GB硬碟 / 九軸感測器 / 5000mAh鋰電池;並且將會針對客戶需求進行研發定制,主要切入客運,教育和旅遊市場。

此外,RealMax還曾與樂視影業投資的電影《爵跡》合作,在全國多家影院設置了AR合影區,並還聯合樂視影業以及SMG東方明珠新媒體旗下公交月臺電視CBD TV,推出了“爵跡AR魔鏡”互動體驗活動,首次嘗鮮“AR+影視”。

四、仰望星空,現金流落地

2016年1月,RealMax公司完成了轉型後的第一輪天使輪融資。Sonny表示,RealMax今年要做大量的產品鋪貨,以及新技術的收購與並購,因此在2017年將會完成A輪融資,並且在A輪結束後發佈一份AR行業報告。

Sonny將RealMax稱之為一家“頂天立地”的公司。“立地”指的是落地現金流,這也是RealMax成立至今比較關注的領域。正如前文提到的,RealMax在宣傳上一直很低調,埋頭做好業務,專注于現金流為抓手的產品,更多地投入在產品落地與抓取客戶上。

至於“頂天”指的就是面向消費者的AR硬體產品,to C產品永遠是最有想像空間的領域,但由於目前AR尚處發展早期,離行業爆發還有一段距離。

結語:埋頭做事,璞玉不露

沉穩、低調、耐心,這是我從Sonny身上看到的幾項特質,大概可以就此管中一窺RealMax的公司文化。在AR引擎巨頭Metaio的高管履歷、全球一眾大型公司成為合作夥伴、成績優秀的硬體出貨量這三重優質資源加持下,RealMax在宣發方面一直驚人的低調,鮮少有新聞報導。

AR是個比VR處於發展更早期的行業,在VR尚且資本遇冷的當下,想要靠AR硬體融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時,靠To B的AR硬體產品紮穩公司底層現金流,依靠生態合作向教育、旅遊、客運、影視等中層行業延伸,並且及早佈局面向消費者的高層AR盒子產品,條理清晰,步伐穩健,是一套非常適宜行業發展早期的玩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