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楊貴妃的襪子傳奇:老婦賺大錢,詩人作詩吟唱

(楊貴妃)

西元755年12月, 唐朝爆發安史之亂。 次年7月, 叛軍一路勢如破竹, 直搗京師長安。 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 行至馬嵬驛, 隨從將士發動兵變,

殺死宰相楊國忠, 強迫楊貴妃自盡, 史稱“馬嵬坡兵變”。

關於楊貴妃錦絲襪的傳說, 其實最早出自中唐詩人劉禹錫的《馬嵬行》:“不見岩畔人, 空見淩波襪。 郵童愛蹤跡, 私手解鞶結。 傳看千萬眼, 縷絕香不歇。 ”意思是說, 玄宗一行離開馬嵬驛之後, 當地人看到有一隻遺留的襪子, 驛站的郵童曾將襪子拿給眾人看, 還能聞到一絲香味。 至於劉禹錫詩中郵童所持的襪子, 與老婦人撿到的襪子是否同一只, 無從考證。

除了馬嵬坡這只襪子, 楊貴妃還有一雙襪子也衍生出過一段趣事。 北宋劉斧的《青瑣高議》中記載:天寶十三年, 長安秋雨成災。 唐玄宗在興慶宮登樓遠望, 看見雨水連綿, 心情沉重。 玄宗對身邊的楊貴妃和高力士說:“今年雨水肆虐,

我的心都要碎了。 我想把皇位傳給太子, 在有生之年把江山託付了, 就無後顧之憂了。 ”楊貴妃沉默不語。 高力士說:“還是等年景好了再說吧。 ”玄宗問楊貴妃:“你覺得呢?”楊貴妃回答說:“今秋苦雨成災, 讓皇上煩心了。 我願意和皇上捐些衣物給寺廟, 讓他們建道場、做法事, 拯救百姓。 ”玄宗表示同意, 便讓司衣閣拿出10套衣物, 佈施給寺廟, 讓他們拿去賣掉, 將所得的錢作為供養。

(楊貴妃)

當時, 有個叫常秀的小和尚從廬山來京師學習佛法, 見寺廟出賣皇帝和貴妃的衣物, 就傾其所有, 換得貴妃穿過的一雙襪子。 常秀將這雙襪子帶回江州(今江西九江), 讓親友們也開了一回眼界。 後來常秀隱居在香爐峰, 一直收藏著這雙襪子。 若干年後, 愛好收集唐玄宗和楊貴妃遺物的李遠, 出任江州刺史, 聽說常秀藏有楊貴妃的襪子, 就請求轉讓給他。 常秀見李遠是真心誠意, 便忍痛割愛, 以十萬銅錢的價格出讓。 李遠將這雙襪子珍藏在竹制的小箱子, 每遇有相同愛好者, 就拿出來展示一番。

有一年, 詩人李群玉從湖南來九江, 受到了好友李遠的熱情接待。 談笑中, 李遠問起李群玉《黃陵廟》詩中的“朝雲暮雨”之事。 原來, 李群玉是一個有湘妃情結的人。 有一次路過洞庭湖畔的黃陵廟, 李群玉詩興大發, 一連題了四首詩。 詩中竟對黃陵廟中祭祀的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流露出愛悅之情。 當晚, 李群玉借宿山中客舍, 夢見兩位女子來到他面前說:“我們是娥皇、女英, 承蒙先生以妙詩佳句相贈, 先生兩年後將做汗漫之遊, 我們願跟隨相伴。 ”說完, 人影就消失了。

聽了李群玉的描述, 李遠開玩笑說, 看來你是被娥皇、女英迷了心竅。 李群玉也反過來取笑李遠, 說他珍藏楊貴妃的襪子, 是迷戀楊貴妃的體味。 嬉笑之餘, 兩人還以貴妃襪為題,

各賦詩一首。 李遠的詩雲:“墜仙遺襪老僧收, 一鎖金函八十秋。 霞色尚鮮宮錦靿, 彩光依舊夾羅頭。 輕香為著紅酥踐, 微絢曾經玉指抅。 三十六宮歌舞地, 唯君獨步占風流。 ”李群玉的詩雲:“故物猶存事渺茫, 把來忍見舊時香。 拗連綺錦分奇樣, 終合飛蟬飲瑞光。 常束凝酥迷聖主, 應隨玉步涉溫湯。 如今落在吾兄手, 無限幽情付李郎。 ”兩首詩一唱一和, 雖然格調不高, 倒也頗有情趣。

楊貴妃的襪子, 竟然培育出了這麼多戀物癖, 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如果唐玄宗他老人家在天有靈的話, 不知道會不會心生醋意。

(楊貴妃)

(楊貴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