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論中醫、西醫、營養學和營養醫學的關係

本文僅代表我個人的觀點, 提出來也是供您討論和思考。 而我認為這一節也是本書中最難懂的一節, 不懂沒關係, 不會影響您對後面那些知識的理解。

有一段時間網上熱論要不要取消中醫, 害得衛生部的官員都站出來為中醫說話。 其實看看中國歷史, 自從西醫進入中國後, “取消中醫”的言論被提過很多次了。 中醫還算頑強, 至今還廣泛存在, 影響仍很大, 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鄉間。

“取消中醫”有什麼道理嗎?有人說中醫不科學, 有人說中醫騙人, 也有人說中醫是舊的落後的東西。 我跟醫學打交道20多年, 主要學的是西醫, 我從本科開始學, 然後是碩士、博士, 我學了那麼多年的西醫, 在這個過程中也涉獵一些中醫的知識, 對中醫也有一定的瞭解, 以我的知識背景和對這兩大知識體系的認識, 在這裡, 我可以毫不猶豫堅定而又充滿敬意地告訴您,

中醫的博大精深遠不是您我之輩可以對它評頭論足的, 我們沒有這個資格。 我現在也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為之。

中醫是境界極高的一門科學, 它集醫學、哲學、天文學、動物學、植物學、心理學等很多種學科於一身。 它對自然、對人體的認識已經達到“道”的高度。 道這個字, 我們中國人對它不陌生, 還有很多讚譽, 如“朝聞道, 夕死可矣”。 說明道很高深, 很不容易得。 我認為我們中華民族對全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這個字——道。 因為它的出現給了全世界一個概念, 就是思考、做事都要守道。

道的高度是至高的, 沒有什麼東西可超越它的高度, 全世界所有的書籍, 不管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未來的, 都是為了說清一個字, 那就是道。 道到底是什麼?翻譯成今天的話,

就是規律, 而規律這個詞今天已經被濫用。 動不動就是規律, 比如社會發展規律、經濟規律, 股票期貨也有規律, 其實這些所謂的規律都不是真正的規律, 這些規律是人類創造出來的, 也必然隨著人類的消亡而消失。 而真正的規律, 也就是“大道”, 是天成的東西, 是永恆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比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變化就是自然之道的體現,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它不會因為您希望今年冬天的雪多下一些, 就給您多下一些, 也不會因為你希望炎熱的夏天快點過去, 大道就把夏天縮短一點。 所以大道是絕對的, 是獨立存在和運行的。

人類在大道面前是沒有條件可講的, 沒有話語權和決策權,

只有無條件地服從和適應。 因為不是一個境界的東西。 連人類自身都是大道的產物。 我們經常講我們的身體是爹娘父母給的, 這句話不合適, 您想想您父母什麼時候學會造這麼複雜的東西了?做個板凳, 做件衣服還可以, 再曆害的也就造個飛機, 造個潛艇, 您父母哪裡會造您的身體?怎麼知道手上要長五個手指頭才行, 而且大拇指要做成兩節的, 而其他四個手指頭要做成三節的。 您父母怎麼知道長兩個鼻孔比長仨鼻子眼兒更合理?事實上, 我們的身體是天成的東西, 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了的, 父母只是點了一下火, 摳了一下扳機, 搞了個啟動儀式而已。 您說是不是這樣?

我們的中醫已經認識到這個高度, 也就是道的高度, 而且是大道, 所以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健康維護的原則。 我建議所有的中國人都要反復研讀兩本書, 一本是《皇帝內經》(簡稱《內經》), 另一本是《道德經》。 《內經》不單是給學中醫的人看的, 而是給所有想獲得健康的人看的。 毫不誇張地講, 讀懂《道德經》可以幫助我們拯救這個世界,而且我私下認為不讀《道德經》不能算真正的中國人,雖然您有中國國籍,有身份證,身體裡流著中華民族的血,但您沒有中華民族的思維境界和思維高度。這些不是要在這本書裡講清楚講透的話題,將來會再寫一本書跟您聊這些很好玩兒很有意思而又意義重大的東西。

從“天人合一”這四個字,我們就可以看到中醫的高度和我們古人的智慧。《內經》告訴我們,如果您想維護健康,您想有一個好的身體,做到一點就可以了,就是做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不是指一個動作,一個生活細節,而是生活的全方位。什麼是“天人合一”呢?簡而言之就是人的一切活動都要和自然大道保持一致。所以古人宣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您今天做到了嗎?古人宣導該吃的吃,不該吃的不吃,您做到了嗎?古人宣導要吃就吃天地之精華,至少是純天然野生的,您做到了嗎?我看我們就剩下一個動作還保持“天人合一”,其餘的都變了,剩下的這個“天人合一”的動作就是天熱了少穿點兒,天冷了多穿點兒。從這個 動作您也可以體會到“天人合一”有多重要,因為您一定知道如果不“天人合一”那後果會很嚴重,比如天熱時多穿點、天冷時就光著身體,您可以試試。

給您再講一件事,不管您認不認可“天人合一”,您的身體自己一定會與天相應,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如肺、腸道、皮膚和肝等各個器官,在不同的季節其功能狀態是不一樣的,會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改變。比如到了夏天,很多人都會講,汗毛孔就張開了。事實上,不僅是汗毛孔,您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為夏天做好了準備,都處於比較開放的狀態,代謝會加快,該出汗得馬上把汗排出來。可是多少人逆“天人合一”而行,一頭紮進空調屋,而空調屋裡陰冷的空氣會迅速鎖死您身體裡很多器官的功能,所以多少人的關節痛、肌肉痛,甚至很多女人的婦科病都跟空調有直接關係。所以從“天人合一”角度可以看出,我們的古人是多麼智慧。以這樣的高度認識人體、尊重生命、認識自然,您說中醫可能是不科學的嗎?可能是騙人的虛的東西嗎?

中醫到了“道”的高度,這個高度太高了,以至於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中醫,以致于多少學中醫的人不懂中醫。很多人說中醫治不了病,其實我更願意相信:不是中醫治不了病,而是學中醫的人沒學懂中醫而治不了病。就像我跟很多人講不要吃雞肉一樣,我跟他們講不要吃雞肉,雞肉很有問題,很多朋友會反問我,“雞肉不是很好的嗎?脂肪含量低,又有營養,怎麼不能吃?”我只好跟他們講,其實雞本來是很好的東西,只是今天我們的養雞方式不對,把雞肉給搞壞了,不是雞的責任,而是人的責任,雞是無辜的。同樣,中醫的境界再高,最終要由學中醫給人治病的醫生來體現出來,沒體現出來是人的問題,不是中醫本身的問題。

中醫到了“道”的高度,正像上邊講的,道是絕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永恆的,不可超越的,所以一切想超越中醫的基本思維框架和知識框架而改革中醫把中醫現代化的想法都是可笑的。當您想超越道的時候,您一定在道的下邊。道的下邊是什麼?是“術”。術是比道低得多的一個層面,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西醫,也就是所謂的現代醫學。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中醫人搞得自己像西醫的原因。

中醫達到道的高度,同時中醫又是道術統一的科學,是在道的指導下的術,這是極了不起的成就。單有道無術,會導致空洞的紙上談兵,單有術無道會導致盲動。

中醫達到道的高度,並不代表中醫就不需要發展了,中醫需要發展,但前提是在道的指導下的發展,沒有道的指導,一切所謂的發展都是破壞中醫。筆者認為用完善中醫比說發展中醫更形象、更貼切,在道的境界上完善中醫理論,在道的指導下完善中醫的各種技法。這真的很難,不是隨便什麼人就可以做到的,因為要想實現這個雄心和目標,首先要求您要有道的思維高度。只用術的思維去搞中醫、發展中醫,一定會把中醫搞成術的醫學,像西醫那樣的醫學。我非常認同一位朋友的話,他說不要隨便評價中醫,等我們懂中醫了再評價中醫吧。我覺得再加一句更好:不要認為您的做法是發展中醫,最有可能的是在毀滅中醫。

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講這些話不是為了我自己什麼,是想借此引起您更多的思考和思辨。看我講這些,您會認為我是搞中醫的,其實我基本上是做西醫的。搞西醫二十多年,對西醫的知識體系比較瞭解。西醫是術的醫學,一直停留在術的層面上。正是因為一直停留在術的層面上,所以儘管您看到醫院越蓋越漂亮,儀器越來越先進,但能治的病並沒有增加,還是那幾個,其餘的都力不從心。其根本原因是西醫是沒有道指導下的醫學。導致它對人體的認識不夠精深全面。西醫發展一直是靠所謂的科學技術推動的,所以您會看到醫院的檢驗、急救和外科發展比較快,西醫的價值也就在此,而像內科這樣的科室發展並不快,因為內科這樣的科室更需要在道的指導下的理論突破。

講上面那些並不是說西醫一無是處,我認為西醫也有它擅長的地方,西醫最擅長的就是戰地急救,我甚至懷疑現代醫學就是從戰爭中誕生並發展起來的。

所以您看直到今天,醫院會幹的那些事仍然有戰爭的影子,急救,最擅長的是創傷性急救,比如車禍、地震以及其他事故的急救,處理方法跟戰爭中處理傷患沒什麼區別。又如調理除病毒感染以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西醫的外科包括生孩子的產科也很有價值,但有很多手術我認為是不必要做的。西醫的各項檢驗也很有用。但所有這些並不能掩蓋西醫對各種慢性病的無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緣于西醫對人體的理解不到位,緣於沒有道的指導而犯了方向性錯誤。

總之,中醫在疾病的調理上方向是對的,而西醫犯有方向上的錯誤,所以更談不上對很多疾病調理的正確與否了,所以中醫只需要完善,西醫需要的是一場革命,需要的是徹底改變方向,回到符合人體內在規律的方向上來。

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西醫更先進、更科學而中醫不科學呢?其實是因為在他們的認識裡,以為有準確的資料、設計縝密的實驗證明才是科學的。這是對科學的誤解。至少這些不是科學的全部,而且是術的層面上的科學。科學和正確不能畫等號,科學也不等於真理,科學更不等於先進。您可以查查資料看,看看科學犯過多少錯誤,耽誤了多少人。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先搞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科學、什麼是真正的先進,這才是最重要的,概念的不清楚會讓人類走向毀滅的深淵。這些問題我會在下一部書中跟您好好聊清楚。

營養學本來是一個非常寬泛的學科,它的博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它的重要程度幾乎無法用語言來界定,它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您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想法,發生在您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跟您當時的營養狀況有直接關係。一個營養狀況好的人,遇事思維更積極、更樂觀、更主動、更容易與身邊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您的孩子學習不好可能跟他的營養缺乏有直接關係,您的孩子在教育上有問題其根源之一也可能是營養缺乏。所以不把營養對人體的意義搞清楚,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損失慘重。

營養學的博大大到放眼地球,所有的生物都涉及到營養問題,我們經常把地球描繪成生生不息或是充滿生命力的地球,其實地球生生不息的本質就是營養迴圈。

您看一棵大樹,春天從土壤中吸收營養長出葉子,秋天葉子落到地上,又變為泥土,葉子的營養再還給土壤,落葉歸根嘛,就這樣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是不是營養的迴圈?這是一棵樹的營養的自我迴圈。還有大的營養迴圈,那就是食物鏈。食物鏈是非常複雜的,畫個簡單的示意圖(圖15),只是為了說明營養迴圈的道理。

舉個例子,從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目會看到: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野草從土壤中汲取營養,長得很茂盛很肥美,吸引角馬過來吃草,營養就從野草轉移給角馬,角馬一不留神被獅子吃了,營養從角馬轉移到獅子,獅子因傷病因衰老等原因死去,爛到土壤中,又把營養還給土壤,供野草生長。多麼完美的營養迴圈,一點兒都沒有損失,所以如果您想理解什麼叫可持續發展,看看自然界就知道了。正是因為這種完美的營養迴圈,才可以保證野草一歲一枯榮,保證角馬繁衍後代和獅子代代相傳。

您想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死後都是把營養再還給土地,就像借用或借債一樣死後再歸還。只有人最沒良心,死後不還,燒了或還也還得不對,本來是從地表土壤借的,還時卻把自己埋到地下2-3米,甚至更深。人類真應該好好考慮考慮把營養從哪裡借的再還給哪裡的問題,否則未來會很嚴重。您想想,全球五十億人,這是多麼龐大的營養庫,也就是說地表土壤要損失多少營養,長久下去,人類未來會種出營養極度匱乏、極度不平衡的糧食,那真成了自作自受了。

跟您說這些是為了讓您理解營養有多重要,有多麼博大精深。但營養學的現狀並不理想,其發展在理論上和實際應用中已經嚴重滯後。比如營養學到今天還在跟您講吃番茄有多少好處,您會從中獲得多少維生素C、鈣,番茄紅素,等等,跟您講吃一個雞蛋會給您多少蛋白質、多少B族維生素等,事實上這些話題都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您的那些資料說的是今天的番茄還是30年前的番茄?是今天的雞蛋還是30年前的雞蛋?您說的是產自北京的番茄、雞蛋?還是產自雲南麗江的番茄、雞蛋?您說的是籠養的雞,還是自由雞產的蛋呀?是不是都不一樣?情況都已經變了,以舊有的知識講解改變的東西,會誤導很多人。

今天的營養學沒有讓自己站到自然的高度去審時度勢,沒有實現站在無機界和有機界的高度去發展自己,它甚至沒有自己的思想和發展方向,受到醫學的嚴重影響,跟在醫學的後邊緩慢地行走,在醫學領域,它自貶身價,淪落為一個醫院的配餐科。營養學本來是與“道”相通的,它的自身境界本身就在“道”的高度,但受現代醫學影響太深,自己迷失了方向,在“術”的層面上苦苦掙扎,今天這樣一個技術,明天那樣一個先進技術,它甚至忘了自己是為人服務的,是給人做全方位支援的。

通過上邊對中醫、西醫(現代醫學)、營養學(也可以稱為現代營養學)的介紹和分析,我想您對這三大科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您會發現,中醫很棒,有高度,到了道的高度,在方向上是正確的,是道術結合的醫學。但中醫需要完善,因為在中醫大發展的時代沒有汽車,連自行車也沒有,沒有化工,沒有今天這麼嚴重的污染,也沒有可笑的中藥種植,所以中醫需要與時倶進。另外中醫與營養學有很多相通之處,“藥食同源”嘛。我甚至認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中醫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營養學。您看看前面提到的那些高級補品,如人參、蟲草、鹿茸、蜂膠等這些所謂的高級補品不也是中藥嗎?而且是中藥中的上品。正如前邊所講,中藥的不確定性也限制了中醫的發展。因此中醫需要在術的層面上進一步完善自己。我這樣講並不否認中醫除了有營養學的性質外還有醫學的很多內含。

西醫是有術沒道的醫學,所以西醫需要提升自己,把自己提升到道的高度,讓自己實現飛躍,這就需要改變西醫今天的發展方向和研究方向,事實上就是需要徹底的革命。我這樣講並不否定西醫對人類的貢獻,我們討論的是它的發展。您想想,要是西醫也達到道的高度,有正確的發展方向,也在術上不斷完善自己,那麼西醫和中醫不就融合了嗎?這是多少人的夢想。

記得我剛走進醫科大學的校門,就聽到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中西醫要走結合的道路。我聽了之後就為主席發愁,這怎麼辦呀,中醫、西醫完全是兩個系統,它們的形成背景、理論體系完全不同,毫不相關,這可怎麼結合呀!西醫院校的學生學英語,中醫院校的學生學古文,這個東西比英語還要難學很多;西醫是以組織學、解剖學、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等為基礎的,而中醫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相差太遠了。忽然有一天,我明白了中西醫是可以結合的。我是西醫院校的一名學生,有一天,我問一個同學,我們宿舍的老三去哪裡了?他告訴我說:“中西醫結合去了。”我一愣,就問:“怎麼中西醫結合去了?”原來是去中醫學院找了一個女朋友!今天看來,只要西醫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到道的高度,中西醫就完全可以結合。

營養學本來就應該在道的境界上,只要今天的營養學重回道的高度,開創性地去發展自己,必然會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這裡有兩個問題要說清楚,一個在前邊已經說過了,就是中醫和營養學是相通的,是可以融合的,您看多少人喝水時熬粥時放入一些枸杞子;另一個問題是營養學要比中醫西醫大得多的多,中醫西醫是營養學的冰山一角,九牛之一毛。您能想像有一天這三者都融合到一起會是什麼樣子?以營養學的博大,就讓營養學做底層支援,在這個基礎之上,中西醫結合共同發揮醫學的優勢,將開創人類維護自身健康的全新的局面。上述三者的融合不是簡單的結合或整合,更不是人為的拼接,它是在境界相同的前提下的自然合流。三者在合流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偽存真,最終將形成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我叫它營養醫學。營養醫學不是營養加醫學,不是簡單的相加,是上述三大科學融合發酵後的產物,最終將成為維護人類健康的一套終極理論。而此書就是介紹營養醫學理論體系的第一部書。

有一天我的一位同學問我,“你那本書寫多少字呀?”那口氣就像領導來檢查工作,我馬上說:“報告領導,這本書才寫十多萬字。”我這同學說:“十多萬字還有臉出?”我一聽很不服氣,就反駁了一句:“那《內經》才多少字!”他更生氣了,說:“你還有臉跟《內經》比”。

事實上,我經常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內經》、《道德經》這樣的書已經被傳看了兩三千年甚至更久,但至今還有那麼多人在研讀而成為不朽之作?後來我想明白了,它們會永遠被人們傳看下去,因為它們講的是大道。自然之道是獨立運行的,是永恆的,在人類沒有出現前,這個地球就遵循自然之道已經運行了幾十億年了。《內經》的不朽是因為它講的是人體的道,人體的道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自然之道在人體的表現。正是因為《內經》講的是人體的“道”,而人體的 “道”是不會變的,所以《內經》對人類維護自身健康永遠具有指導意義。

損傷——修復——原料——營養素,我在這裡預言,未來世界上會有無數的人來研究這九個字。這九個字裡蘊含著我們人體的大道。現在您看損傷——修復——原料——營養素這條線,是不是人體運作的規律?看看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我們的身體不可能不受到傷害。受到傷害沒關係,因為我們的身體會修,用什麼修?用原料。什麼是原料?營養素就是我們的原料。這也是人體運作的規律,也是人體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是因為我的書也是解釋人體內在規律的書,我想我的書也會有它的歷史地位。(摘自《失傳的營養學》修訂版)。

---------------------------本文轉自王濤博士網

說下我的觀點吧,在我看來,中醫有中醫的優勢,西醫有西醫的優勢,沒必要把兩者的關係搞得如此敵對,不如兩者結合,一起造福患者。

歡迎加入qq群:540025101 吐槽party,一起嗨起來!

讀懂《道德經》可以幫助我們拯救這個世界,而且我私下認為不讀《道德經》不能算真正的中國人,雖然您有中國國籍,有身份證,身體裡流著中華民族的血,但您沒有中華民族的思維境界和思維高度。這些不是要在這本書裡講清楚講透的話題,將來會再寫一本書跟您聊這些很好玩兒很有意思而又意義重大的東西。

從“天人合一”這四個字,我們就可以看到中醫的高度和我們古人的智慧。《內經》告訴我們,如果您想維護健康,您想有一個好的身體,做到一點就可以了,就是做到“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不是指一個動作,一個生活細節,而是生活的全方位。什麼是“天人合一”呢?簡而言之就是人的一切活動都要和自然大道保持一致。所以古人宣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您今天做到了嗎?古人宣導該吃的吃,不該吃的不吃,您做到了嗎?古人宣導要吃就吃天地之精華,至少是純天然野生的,您做到了嗎?我看我們就剩下一個動作還保持“天人合一”,其餘的都變了,剩下的這個“天人合一”的動作就是天熱了少穿點兒,天冷了多穿點兒。從這個 動作您也可以體會到“天人合一”有多重要,因為您一定知道如果不“天人合一”那後果會很嚴重,比如天熱時多穿點、天冷時就光著身體,您可以試試。

給您再講一件事,不管您認不認可“天人合一”,您的身體自己一定會與天相應,也就是說,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如肺、腸道、皮膚和肝等各個器官,在不同的季節其功能狀態是不一樣的,會隨著季節、氣候的變化而改變。比如到了夏天,很多人都會講,汗毛孔就張開了。事實上,不僅是汗毛孔,您身體的每一個器官都為夏天做好了準備,都處於比較開放的狀態,代謝會加快,該出汗得馬上把汗排出來。可是多少人逆“天人合一”而行,一頭紮進空調屋,而空調屋裡陰冷的空氣會迅速鎖死您身體裡很多器官的功能,所以多少人的關節痛、肌肉痛,甚至很多女人的婦科病都跟空調有直接關係。所以從“天人合一”角度可以看出,我們的古人是多麼智慧。以這樣的高度認識人體、尊重生命、認識自然,您說中醫可能是不科學的嗎?可能是騙人的虛的東西嗎?

中醫到了“道”的高度,這個高度太高了,以至於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中醫,以致于多少學中醫的人不懂中醫。很多人說中醫治不了病,其實我更願意相信:不是中醫治不了病,而是學中醫的人沒學懂中醫而治不了病。就像我跟很多人講不要吃雞肉一樣,我跟他們講不要吃雞肉,雞肉很有問題,很多朋友會反問我,“雞肉不是很好的嗎?脂肪含量低,又有營養,怎麼不能吃?”我只好跟他們講,其實雞本來是很好的東西,只是今天我們的養雞方式不對,把雞肉給搞壞了,不是雞的責任,而是人的責任,雞是無辜的。同樣,中醫的境界再高,最終要由學中醫給人治病的醫生來體現出來,沒體現出來是人的問題,不是中醫本身的問題。

中醫到了“道”的高度,正像上邊講的,道是絕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是永恆的,不可超越的,所以一切想超越中醫的基本思維框架和知識框架而改革中醫把中醫現代化的想法都是可笑的。當您想超越道的時候,您一定在道的下邊。道的下邊是什麼?是“術”。術是比道低得多的一個層面,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西醫,也就是所謂的現代醫學。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中醫人搞得自己像西醫的原因。

中醫達到道的高度,同時中醫又是道術統一的科學,是在道的指導下的術,這是極了不起的成就。單有道無術,會導致空洞的紙上談兵,單有術無道會導致盲動。

中醫達到道的高度,並不代表中醫就不需要發展了,中醫需要發展,但前提是在道的指導下的發展,沒有道的指導,一切所謂的發展都是破壞中醫。筆者認為用完善中醫比說發展中醫更形象、更貼切,在道的境界上完善中醫理論,在道的指導下完善中醫的各種技法。這真的很難,不是隨便什麼人就可以做到的,因為要想實現這個雄心和目標,首先要求您要有道的思維高度。只用術的思維去搞中醫、發展中醫,一定會把中醫搞成術的醫學,像西醫那樣的醫學。我非常認同一位朋友的話,他說不要隨便評價中醫,等我們懂中醫了再評價中醫吧。我覺得再加一句更好:不要認為您的做法是發展中醫,最有可能的是在毀滅中醫。

我冒著這麼大的風險講這些話不是為了我自己什麼,是想借此引起您更多的思考和思辨。看我講這些,您會認為我是搞中醫的,其實我基本上是做西醫的。搞西醫二十多年,對西醫的知識體系比較瞭解。西醫是術的醫學,一直停留在術的層面上。正是因為一直停留在術的層面上,所以儘管您看到醫院越蓋越漂亮,儀器越來越先進,但能治的病並沒有增加,還是那幾個,其餘的都力不從心。其根本原因是西醫是沒有道指導下的醫學。導致它對人體的認識不夠精深全面。西醫發展一直是靠所謂的科學技術推動的,所以您會看到醫院的檢驗、急救和外科發展比較快,西醫的價值也就在此,而像內科這樣的科室發展並不快,因為內科這樣的科室更需要在道的指導下的理論突破。

講上面那些並不是說西醫一無是處,我認為西醫也有它擅長的地方,西醫最擅長的就是戰地急救,我甚至懷疑現代醫學就是從戰爭中誕生並發展起來的。

所以您看直到今天,醫院會幹的那些事仍然有戰爭的影子,急救,最擅長的是創傷性急救,比如車禍、地震以及其他事故的急救,處理方法跟戰爭中處理傷患沒什麼區別。又如調理除病毒感染以外的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細菌感染、真菌感染。西醫的外科包括生孩子的產科也很有價值,但有很多手術我認為是不必要做的。西醫的各項檢驗也很有用。但所有這些並不能掩蓋西醫對各種慢性病的無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緣于西醫對人體的理解不到位,緣於沒有道的指導而犯了方向性錯誤。

總之,中醫在疾病的調理上方向是對的,而西醫犯有方向上的錯誤,所以更談不上對很多疾病調理的正確與否了,所以中醫只需要完善,西醫需要的是一場革命,需要的是徹底改變方向,回到符合人體內在規律的方向上來。

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認為西醫更先進、更科學而中醫不科學呢?其實是因為在他們的認識裡,以為有準確的資料、設計縝密的實驗證明才是科學的。這是對科學的誤解。至少這些不是科學的全部,而且是術的層面上的科學。科學和正確不能畫等號,科學也不等於真理,科學更不等於先進。您可以查查資料看,看看科學犯過多少錯誤,耽誤了多少人。我想我們還是應該先搞清楚什麼是真正的科學、什麼是真正的先進,這才是最重要的,概念的不清楚會讓人類走向毀滅的深淵。這些問題我會在下一部書中跟您好好聊清楚。

營養學本來是一個非常寬泛的學科,它的博大超乎我們的想像,它的重要程度幾乎無法用語言來界定,它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您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一個笑容、一個想法,發生在您身上的每一件事都跟您當時的營養狀況有直接關係。一個營養狀況好的人,遇事思維更積極、更樂觀、更主動、更容易與身邊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您的孩子學習不好可能跟他的營養缺乏有直接關係,您的孩子在教育上有問題其根源之一也可能是營養缺乏。所以不把營養對人體的意義搞清楚,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損失慘重。

營養學的博大大到放眼地球,所有的生物都涉及到營養問題,我們經常把地球描繪成生生不息或是充滿生命力的地球,其實地球生生不息的本質就是營養迴圈。

您看一棵大樹,春天從土壤中吸收營養長出葉子,秋天葉子落到地上,又變為泥土,葉子的營養再還給土壤,落葉歸根嘛,就這樣年復一年,循環往復,是不是營養的迴圈?這是一棵樹的營養的自我迴圈。還有大的營養迴圈,那就是食物鏈。食物鏈是非常複雜的,畫個簡單的示意圖(圖15),只是為了說明營養迴圈的道理。

舉個例子,從中央電視臺的動物世界節目會看到: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野草從土壤中汲取營養,長得很茂盛很肥美,吸引角馬過來吃草,營養就從野草轉移給角馬,角馬一不留神被獅子吃了,營養從角馬轉移到獅子,獅子因傷病因衰老等原因死去,爛到土壤中,又把營養還給土壤,供野草生長。多麼完美的營養迴圈,一點兒都沒有損失,所以如果您想理解什麼叫可持續發展,看看自然界就知道了。正是因為這種完美的營養迴圈,才可以保證野草一歲一枯榮,保證角馬繁衍後代和獅子代代相傳。

您想想,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死後都是把營養再還給土地,就像借用或借債一樣死後再歸還。只有人最沒良心,死後不還,燒了或還也還得不對,本來是從地表土壤借的,還時卻把自己埋到地下2-3米,甚至更深。人類真應該好好考慮考慮把營養從哪裡借的再還給哪裡的問題,否則未來會很嚴重。您想想,全球五十億人,這是多麼龐大的營養庫,也就是說地表土壤要損失多少營養,長久下去,人類未來會種出營養極度匱乏、極度不平衡的糧食,那真成了自作自受了。

跟您說這些是為了讓您理解營養有多重要,有多麼博大精深。但營養學的現狀並不理想,其發展在理論上和實際應用中已經嚴重滯後。比如營養學到今天還在跟您講吃番茄有多少好處,您會從中獲得多少維生素C、鈣,番茄紅素,等等,跟您講吃一個雞蛋會給您多少蛋白質、多少B族維生素等,事實上這些話題都沒有多大的意義,因為您的那些資料說的是今天的番茄還是30年前的番茄?是今天的雞蛋還是30年前的雞蛋?您說的是產自北京的番茄、雞蛋?還是產自雲南麗江的番茄、雞蛋?您說的是籠養的雞,還是自由雞產的蛋呀?是不是都不一樣?情況都已經變了,以舊有的知識講解改變的東西,會誤導很多人。

今天的營養學沒有讓自己站到自然的高度去審時度勢,沒有實現站在無機界和有機界的高度去發展自己,它甚至沒有自己的思想和發展方向,受到醫學的嚴重影響,跟在醫學的後邊緩慢地行走,在醫學領域,它自貶身價,淪落為一個醫院的配餐科。營養學本來是與“道”相通的,它的自身境界本身就在“道”的高度,但受現代醫學影響太深,自己迷失了方向,在“術”的層面上苦苦掙扎,今天這樣一個技術,明天那樣一個先進技術,它甚至忘了自己是為人服務的,是給人做全方位支援的。

通過上邊對中醫、西醫(現代醫學)、營養學(也可以稱為現代營養學)的介紹和分析,我想您對這三大科學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您會發現,中醫很棒,有高度,到了道的高度,在方向上是正確的,是道術結合的醫學。但中醫需要完善,因為在中醫大發展的時代沒有汽車,連自行車也沒有,沒有化工,沒有今天這麼嚴重的污染,也沒有可笑的中藥種植,所以中醫需要與時倶進。另外中醫與營養學有很多相通之處,“藥食同源”嘛。我甚至認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中醫在很大程度上屬於營養學。您看看前面提到的那些高級補品,如人參、蟲草、鹿茸、蜂膠等這些所謂的高級補品不也是中藥嗎?而且是中藥中的上品。正如前邊所講,中藥的不確定性也限制了中醫的發展。因此中醫需要在術的層面上進一步完善自己。我這樣講並不否認中醫除了有營養學的性質外還有醫學的很多內含。

西醫是有術沒道的醫學,所以西醫需要提升自己,把自己提升到道的高度,讓自己實現飛躍,這就需要改變西醫今天的發展方向和研究方向,事實上就是需要徹底的革命。我這樣講並不否定西醫對人類的貢獻,我們討論的是它的發展。您想想,要是西醫也達到道的高度,有正確的發展方向,也在術上不斷完善自己,那麼西醫和中醫不就融合了嗎?這是多少人的夢想。

記得我剛走進醫科大學的校門,就聽到毛澤東主席的一句話——中西醫要走結合的道路。我聽了之後就為主席發愁,這怎麼辦呀,中醫、西醫完全是兩個系統,它們的形成背景、理論體系完全不同,毫不相關,這可怎麼結合呀!西醫院校的學生學英語,中醫院校的學生學古文,這個東西比英語還要難學很多;西醫是以組織學、解剖學、生理學和生物化學等為基礎的,而中醫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的,相差太遠了。忽然有一天,我明白了中西醫是可以結合的。我是西醫院校的一名學生,有一天,我問一個同學,我們宿舍的老三去哪裡了?他告訴我說:“中西醫結合去了。”我一愣,就問:“怎麼中西醫結合去了?”原來是去中醫學院找了一個女朋友!今天看來,只要西醫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到道的高度,中西醫就完全可以結合。

營養學本來就應該在道的境界上,只要今天的營養學重回道的高度,開創性地去發展自己,必然會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應有的貢獻。這裡有兩個問題要說清楚,一個在前邊已經說過了,就是中醫和營養學是相通的,是可以融合的,您看多少人喝水時熬粥時放入一些枸杞子;另一個問題是營養學要比中醫西醫大得多的多,中醫西醫是營養學的冰山一角,九牛之一毛。您能想像有一天這三者都融合到一起會是什麼樣子?以營養學的博大,就讓營養學做底層支援,在這個基礎之上,中西醫結合共同發揮醫學的優勢,將開創人類維護自身健康的全新的局面。上述三者的融合不是簡單的結合或整合,更不是人為的拼接,它是在境界相同的前提下的自然合流。三者在合流的過程中會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偽存真,最終將形成一套全新的理論體系,我叫它營養醫學。營養醫學不是營養加醫學,不是簡單的相加,是上述三大科學融合發酵後的產物,最終將成為維護人類健康的一套終極理論。而此書就是介紹營養醫學理論體系的第一部書。

有一天我的一位同學問我,“你那本書寫多少字呀?”那口氣就像領導來檢查工作,我馬上說:“報告領導,這本書才寫十多萬字。”我這同學說:“十多萬字還有臉出?”我一聽很不服氣,就反駁了一句:“那《內經》才多少字!”他更生氣了,說:“你還有臉跟《內經》比”。

事實上,我經常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內經》、《道德經》這樣的書已經被傳看了兩三千年甚至更久,但至今還有那麼多人在研讀而成為不朽之作?後來我想明白了,它們會永遠被人們傳看下去,因為它們講的是大道。自然之道是獨立運行的,是永恆的,在人類沒有出現前,這個地球就遵循自然之道已經運行了幾十億年了。《內經》的不朽是因為它講的是人體的道,人體的道是自然之道的一部分,或者說是自然之道在人體的表現。正是因為《內經》講的是人體的“道”,而人體的 “道”是不會變的,所以《內經》對人類維護自身健康永遠具有指導意義。

損傷——修復——原料——營養素,我在這裡預言,未來世界上會有無數的人來研究這九個字。這九個字裡蘊含著我們人體的大道。現在您看損傷——修復——原料——營養素這條線,是不是人體運作的規律?看看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我們的身體不可能不受到傷害。受到傷害沒關係,因為我們的身體會修,用什麼修?用原料。什麼是原料?營養素就是我們的原料。這也是人體運作的規律,也是人體的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正是因為我的書也是解釋人體內在規律的書,我想我的書也會有它的歷史地位。(摘自《失傳的營養學》修訂版)。

---------------------------本文轉自王濤博士網

說下我的觀點吧,在我看來,中醫有中醫的優勢,西醫有西醫的優勢,沒必要把兩者的關係搞得如此敵對,不如兩者結合,一起造福患者。

歡迎加入qq群:540025101 吐槽party,一起嗨起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