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農村,老人常說:一代親,兩代淡,三代不管飯,真的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 大家經常能聽到各種各樣的俗語老話, 這些俗語通常在辭典中很難找見蹤影, 它們的主要傳播方式, 是農民們口口相傳, 俗語雖“俗”, 但意義深刻, 老話雖“糙”, 但理不“糙”, 這些俗語中無不蘊含著人生哲理或者生活經驗, 隨著大城市的日漸發展, 越來越多農村人湧入其中並成為一份子, 農村俗語也就漸漸被人們淡忘。 但實際上, 這沉澱了幾千年的俗語, 真的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反復品味。

小時候, 經常聽到年紀大的老人說:“一代親, 兩代淡, 三代不管飯”, 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 “一代親”, 意思就是同一輩的人關係很近, 因為第一代都是自己的親生兄弟, 親生姐妹, 整天生活在一起, 大家有什麼事情都幫忙, 幸福的事情, 大家一起分享, 困難的時候大家一起承擔, 關係自然很親。

而隔一輩的親戚就是表親了, 這樣的親情就有點淡了, 畢竟各自有各自的家庭, 平常吃住都不在一起, 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 大家才會走到一起, 更別提經常聊天談心了, 這樣一來, 關係自然就越來越淡, 不過畢竟有著上一輩的關係, 所以, 隔代關係雖然不是很親, 但是遇到困難, 大家還是會放下手頭的工作來幫忙。

到了三輩, 四輩的親戚, 感情就更加淡薄了, 基本上都不怎麼聯繫, 咱們過年有這樣的習俗, 親戚之間必須要走動走動。 幾家人坐在一起嘮嘮家常, 談談生活, 年味就更濃了, 但三輩, 四輩的親戚, 就變了味道, 很多走親戚就變成了一種形式, 因為平時這些遠親之間不怎麼來往的,

即便是過年見上面, 大家也都是寒暄幾句, 甚至連飯都不讓吃。

親情本來是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一種感情, 所謂血濃於水就在於此。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 有的親情卻淡如水。 而有的友情、愛情的情感得到昇華之後則超出了親情, 那是感情的最高境界,

那裡是無私的, 那裡的情感與自己的生命相互關聯, 那裡更多的是包容, 更多的是欣賞, 更多的是給與, 更多的是牽掛。

雖然老話說的“一代親, 兩代淡, 三代不管飯”, 很貼近現實, 但是一個人的成長, 少不了家庭做基底, 也少不了親戚們的看法與影響, 有時候家庭與家庭的差別,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是對人生的一段閱歷,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閒暇之余,和親戚,朋友們多點聯繫。

有時候家庭與家庭的差別,親戚之間的關係也是對人生的一段閱歷,所以還是希望大家閒暇之余,和親戚,朋友們多點聯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