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火神廟密謀叛逃?洪承疇兩次被拘押審查,降臣的日子真難過

洪承疇(之十八)

吳勝兆一直是洪承疇手下的得力幹將, 吳勝兆一案和所謂的“反間計”, 讓清廷對洪承疇生出疑惑。

七月, 出身漢軍八旗的宣大總督、兵部右侍郎馬國柱被提為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禦史, 總督江南、江西、河南等處, 取代洪承疇。

在等待馬國柱前來交接的過程中, 洪承疇麻煩不斷。 九月, 因為江南織造製作的皇家用品不合規矩, 洪承疇上疏自劾。 有人提議免去洪承疇內院大學士等職務, 順治皇帝沒有同意。

抗清死難的夏允彝、夏完淳像

到了順治四年的年底, 在南京發生了一件事, 影響更大。

明朝的禮部尚書韓日纘早年曾經是洪承疇會試的房師, 他有一個兒子出家為僧, 法號叫做“函可”。 順治二年正月, 函可從廣東到江寧來印製佛經, 正遇到清兵南下, 交通隔絕, 羈留在江寧。 到了順治四年的十一月, 函可準備南下, 找到洪承疇, 要了一塊護身印牌。

出城的時候清軍盤查, 從函可的書箱裡搜出福王寫給阮大鋮的書稿, 又有《變記》一書, 內容涉及敏感的時事。 函可因此被拘押, 飽受酷刑, 卻沒有查出謀反的明確證據。

此事牽連到洪承疇, 因此驚動了朝廷。 洪承疇極力為自己辯解, 聲稱這兩年沒有與函可見過面, 這一次自己給函可發放印牌, 完全是看在房師的情面上, 而且曾經嚴厲約束函可的行為。 現在卻出了這樣的問題, 自己有失察之責, 請求朝廷處置。

朝廷回復, 認為洪承疇的做法不合理, 要求把函可和幾位隨員押往北京。 吏部審議之後, 認為洪承疇屬於徇情, 應予革職。 順治皇帝認為洪承疇勞苦功高, 免予追究。

種種事件疊加在一起, 雖然洪承疇沒有被嚴厲追究,

畢竟讓朝廷對他生出越來越多的疑惑, 到了順治五年的四月, 洪承疇終於回到了北京。

此時江南的局勢基本安定下來, 洪承疇功不可沒。

以後的幾年間, 洪承疇遭到攝政王多爾袞的冷落, 無所事事。 後來的事實證明, 這種冷落卻是值得慶倖的。

轉機出現在順治八年, 前一年的年底, 多爾袞突然死去, 順治皇帝親政。 短短兩個月之後, 順治皇帝開始清算多爾袞, 誅殺其黨羽多人。

閏二月, 洪承疇出任都察院左都禦史, 負責考核各位禦史, 這個職務很容易得罪人。 五月, 被降職的禦史張煊指責吏部漢尚書陳名夏結黨營私, 考核官員的時候有種種的不公平。 同時被指責的還有洪承疇、陳之遴等人, 張煊揭發說, 他們曾經在火神廟中秘密聚會,

摒退左右, 密商叛逃之事。

此事關係重大, 當時順治皇帝在外狩獵, 北京的政事由和碩巽親王滿達海主持。 滿達海召集諸王和大臣們審核, 同時把陳名夏、洪承疇等人羈押起來, 派兵守衛。

吏部另一位滿尚書譚泰出面袒護陳名夏, 認為張煊被貶職之後心懷妒忌, 誣衊大臣, 最終, 張煊被判死罪。

順治皇帝在肅清多爾袞勢力的過程中, 發現譚泰以前曾經是多爾袞的親信, 當年秋天把譚泰處死, 並且下令重新審議張煊當初指控的陳名夏、洪承疇等人。

洪承疇老實招對, 說當初在火神廟中, 大家只是商議怎麼樣評定各位禦史, 沒有其它的勾當。 最終順治皇帝認定, 火神廟議事雖然可疑, 並無實據, 所以洪承疇仍留原任, 以責後效。 陳名夏被革職, 同時為死去的張煊平反。

火神廟一案, 洪承疇兩次接受審查, 吃驚不小, 好在最終有驚無險。 危機之後, 西南的險惡形勢又為洪承疇提供了施展才能的良機。

前篇:輸運糧餉的大富翁變身抗清義士, 臨死拒認洪承疇

于左撰,待續

于左撰,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