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化“植物天際線” 蓉城日漸變靚麗

11月8日,成都市八裡莊街區一景。 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供圖

至10月底,今年累計啟動增綠專案590個,已完成193個

立冬過後,成都秋季“全域增綠”行動進入尾聲。

11月9日,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提供的一組資料表明,今年成都推進“全域增綠”計畫順利:截至10月底,累計啟動增綠項目590個,已完成193個,“綠滿蓉城”成效初顯。 □本報記者張紅霞

一批特色公園建成開放

今年,成都共啟動192個公園、小遊園、微綠地新建項目,9個公園品質提升專案,建設總面積369.9萬平方米。 本月底,成華區將有杉板橋公園、二仙橋公園、聖燈公園建成開放;12月底,海濱公園一期項目和東客站中心綠軸公園將亮相,總計綠化面積達1000畝。 同時,興隆湖環湖景觀帶、鹿溪河生態區、天府公園二期等7個濕地公園完成建設。

杉板橋公園是成都首個“海綿型”城市公園,採用了“防禦、延遲、儲存、排出”的防洪策略。 經測算,能使該公園85%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而聖燈公園則建設一塊占地約30畝的大草坪,栽種一些耐踐踏的植物。 建成後,這裡將是城東占地面積最大的草坪,市民可在上面放風箏、踢足球、自由嬉戲等。 而巴蜀“五老七賢”等文化名人也將在該公園內以雕塑、文字等形式一一得到呈現。

金牛區正在設計的新金牛(島型)公園也很特別,有地上、地下兩層。 錦江區望江樓公園北大門沿河一線至南大門則完全“變臉”,形成了一條長約800米的“美植”長廊,杏梅、芙蓉花帶貫穿整個河岸線。

一批骨幹專案啟動建設

今年,成都計畫栽植市花芙蓉11萬株,目前已完成129%,累計栽植達14.18萬株,成都逐步呈現“環城遍植芙蓉、四十裡環城如錦繡”的景觀。 中心城區累計完成行道樹增量提質8.45萬株,街區景觀明顯提升。

據悉,今年成都還開建“宜居水岸”河道7條,共計26.85公里,市域水網水系濱水生態綠化示範段建成141.6畝。 “宜居水岸”市級示範項目西郊河綜合改造示範工程,完成西郊河十二橋、實業街以及浣花溪青華路樣板段施工。 武侯區雞公堰、二道河,郫都區徐堰河、柏條河濱水綠化完成。

啟動天府綠道增綠專案22個。 錦城綠道首期工程在高新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展開,建設從錦城湖至青龍湖的10平方公里綠道體系,並啟動建設玉石濕地示範段。

實施川西林盤保護利用建設專案17個。 龍泉山、龍門山人工造林18300畝,植被提升8200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