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發燒、咳嗽、拉肚子……有這些情況,趕快去醫院

寶寶生病了, 有個問題是爸媽非常關心的:

嚴重嗎?該不該去醫院?

不去吧, 又怕耽誤病情;去吧, 工作忙, 有時候實在是走不開。 怎麼辦?

別著急, 今天丁媽請來了徐瑩醫生, 給爸媽解決這個難題。

發燒

如果給寶寶測體溫, 腋窩溫度超過 37.2℃, 耳溫、額溫超過 38℃, 就是發燒了。

但是, 並不是一發燒就需要去醫院的, 如果孩子看起來精神十足, 可以在家裡觀察一下, 適當多給孩子喝點兒水, 減少一些衣物, 再測一次, 或者換個方式來測, 看看是不是真的在發燒。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 就需要去醫院啦:

1. 年齡小於 3 個月的嬰兒, 即便看起來精神很好, 也應該去醫院看醫生。 除非是醫生或者護士建議使用退熱藥, 家長不要自己用藥;

2. 在 3~36 個月的孩子發熱時, 當看起來病懨懨的、粘人、發脾氣或者拒絕進食的情況, 或者雖然看起來精神還好, 但是發熱超過三天, 或者出現發燒高於 39 ℃ 都需要去醫院。

3. 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 不論年齡多大都要及時就診:

耳溫、額溫超過 39.5℃、腋溫超過 38.9℃、抽搐且失去意識、反復發熱;

本來有心臟疾病、免疫系統疾病、鐮狀細胞貧血等疾病的寶寶, 出現發熱;

發熱, 而且新出現了皮疹。

咳嗽

咳嗽是個正常的反應, 可以幫助寶寶排出呼吸道裡面的分泌物,

讓寶寶呼吸通暢。

寶寶咳嗽了, 爸媽可以在家做一些處理, 讓寶寶舒服些。

比如, 適當多喂一點水, 讓孩子的房間保持濕潤。

如果有鼻涕, 可以用兒童專用的海鹽水或者生理鹽水噴鼻腔, 清理乾淨鼻涕, 對刺激性咳嗽很有幫助。

丁媽提醒爸媽注意, 不要輕易給寶寶用鎮咳藥。

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 就應該去醫院看醫生了:

1. 小於 4 個月的嬰兒咳嗽;

2. 呼吸異常, 有呼嚕呼嚕的聲音, 或者呼吸非常快;

3. 吃東西或者嘴裡有東西被嗆到造成的咳嗽, 即便是很多天前嗆過, 一旦發現也要就診;

4. 咳嗽帶出紅色、黃色或者綠色的粘液;

5. 幾個小時不願意喝東西;

6. 伴有發燒或者不像平時那樣活潑;

7. 咳嗽咳得太厲害,

開始嘔吐;

8. 超過兩周的咳嗽沒有好轉。

嘔吐、拉肚子

如果寶寶出現嘔吐、拉肚子, 常常是因為腸道病毒、細菌感染。

當孩子出現嘔吐時, 可以讓孩子趴著或者側躺著, 防治嘔吐物誤吸。 如果只是噁心, 爸媽可以將孩子豎抱, 給孩子拍拍背, 不要馬上喂吃的。

等休息半個小時後, 孩子看起來好一些了, 可以試著喂水、或者口服補液鹽。

還在喝母乳的寶寶, 可以試著喂母乳。 喝配方奶的寶寶, 建議先喂口服補液鹽, 等恢復了再喂配方奶。

大便看起來只是較稀、沒有粘液和膿血, 多數是病毒感染。 如果大便裡有紅色或者膿液, 一定要取一點異常的部分放進乾淨的食品袋裡, 儘快送到醫院化驗一下。

對於腹瀉的寶寶, 可以在家喂一些益生菌,

但不要亂用止瀉藥。

如果發現孩子有這些情況, 記得去看醫生:

1. 嘔吐物裡面有綠色或者棕色、紅色的東西;

2. 新生兒劇烈嘔吐, 嬰兒或者大一點的孩子, 反復嘔吐超過一天;

3. 嬰兒幾個小時拒絕吃奶或者任何東西;

4. 嘴巴幹、哭時淚少、1 歲以下的寶寶超過 4~6 小時沒有尿, 1 歲以上的孩子超過 6~8 小時沒尿;

5. 肚子很痛;

6. 大便、尿布、內褲上沾有紅色的東西;

7. 伴有高燒(高於 39℃)或者低燒超過三天;

8. 精神不好, 看起來病懨懨的、昏昏沉沉的。

便秘

寶寶拉肚子讓人擔心, 便秘拉不出爸媽也著急。 但是, 很多時候爸媽是操心過頭, 把不是便秘的情況給當成便秘了。

首先, 需要搞清楚寶寶是不是便秘。 這些情況才是便秘:

1. 出生 28 天以內的寶寶, 大便很硬, 每天少於一次(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除外);

2. 大一點的孩子,大便很硬,而且 3~4 天才出現一次排便(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除外);

3. 不論多大的孩子,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排便時艱難費力;

4. 寶寶本來肚子一陣一陣地疼,在一次量比較大的排便之後,肚子不那麼疼了;

5. 大便有血。

如果只是輕度便秘,爸媽可以嘗試在家進行處理:對於 4 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喂一點果汁,比如西梅汁或者梨汁。

開始吃整頓輔食的孩子,食物里加一些高膳食纖維的食品,如豌豆、西蘭花、麥片等都很有效。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時,就應該去看醫生:

1. 4 個月以下的寶寶有便秘;

2. 經常出現便秘;

3. 嘗試了上面提到的辦法,便秘還是沒有緩解;

4. 在大便裡或者尿片、內褲上見到紅色的東西;

5. 寶寶肚子疼得厲害。

皮疹

春夏交替之季,天氣慢慢變熱、出汗增多,引發過敏的物質增加,病毒、細菌開始活躍,不少寶寶的皮膚上出現了疹子。

一般的疹子不需要特別著急,比如,如果是濕疹,注意保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過敏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

但是,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建議去看醫生:

1. 皮膚突然出現疹子,伴有高熱;

2. 皮疹讓孩子很癢,影響休息;

3. 皮膚上的疹子是紫紅色的,有一些高出皮膚表面;

4. 疹子用手指按壓不褪色,可能不是皮疹而是出血點;

5. 隨著皮疹出現,孩子的眼睛周圍、臉蛋、手腳也出現腫脹。

2. 大一點的孩子,大便很硬,而且 3~4 天才出現一次排便(純母乳餵養的寶寶除外);

3. 不論多大的孩子,大便體積大,又幹又硬,排便時艱難費力;

4. 寶寶本來肚子一陣一陣地疼,在一次量比較大的排便之後,肚子不那麼疼了;

5. 大便有血。

如果只是輕度便秘,爸媽可以嘗試在家進行處理:對於 4 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喂一點果汁,比如西梅汁或者梨汁。

開始吃整頓輔食的孩子,食物里加一些高膳食纖維的食品,如豌豆、西蘭花、麥片等都很有效。

如果出現這些情況時,就應該去看醫生:

1. 4 個月以下的寶寶有便秘;

2. 經常出現便秘;

3. 嘗試了上面提到的辦法,便秘還是沒有緩解;

4. 在大便裡或者尿片、內褲上見到紅色的東西;

5. 寶寶肚子疼得厲害。

皮疹

春夏交替之季,天氣慢慢變熱、出汗增多,引發過敏的物質增加,病毒、細菌開始活躍,不少寶寶的皮膚上出現了疹子。

一般的疹子不需要特別著急,比如,如果是濕疹,注意保濕,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激素;過敏的情況,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過敏藥。

但是,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建議去看醫生:

1. 皮膚突然出現疹子,伴有高熱;

2. 皮疹讓孩子很癢,影響休息;

3. 皮膚上的疹子是紫紅色的,有一些高出皮膚表面;

4. 疹子用手指按壓不褪色,可能不是皮疹而是出血點;

5. 隨著皮疹出現,孩子的眼睛周圍、臉蛋、手腳也出現腫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