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朝諸帝的18個陵寢被此人一一光顧,被稱作盜墓界的祖師爺

東陵大盜孫殿英臭名昭著, 是因為他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 事後, 孫殿英還大言不慚地說:中國就兩個人革命最徹底, 一個是馮玉祥, 他將溥儀趕出了紫禁城, 另一個就是我, 慈禧太后被我從棺材中“請”了出來!

東陵大盜這個名聲夠“響亮”, 可是孫殿英在唐代盜墓祖師爺溫韜面前, 卻連提鞋的份都沒有。

其一:溫韜盜陵沒有什麼用於軍費的理由, 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未知事物的一種獵奇心裡。

其二:溫韜所盜陵寢之多, 堪稱有史記載之最。 在他任節度使的七年時間內, 唐朝諸帝的18個陵寢竟然被他一一光顧。

其三:膽大包天卻又懼怕鬼神。 這一條是這個人最有趣地地方。 溫韜盜陵時一般都率領眾兵, 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 在當時, 偷墳掘墓是不赦的大罪, 雖然五代時期中國社會動盪不堪, 但在老百姓心中卻是難以原諒的。 可見, 此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公然盜墓, 並將所盜物品編成名冊公諸於世, 其膽量之大為令天下所有盜墓者之楷模。

溫韜混混出身, 他從一個沒有文化的山賊起步, 成長為“響噹噹”的盜墓祖師爺, 都源於他對權力有著超乎尋常的熱衷, 溫韜為了竊取更大的權力, 他以手中的“冥器”為敲門磚, 不斷地改換門庭, 以求獲得更大的權柄和官職。

首先, 他拜西府王李茂貞為義父, 並成為華原鎮將、耀州刺史(盜墓就在這段時間)。 接下來, 他投奔後樑, 後樑被後唐所滅後, 溫韜搖身一變, 又投靠了後唐, 他用竊來的冥寶, 賄賂了後唐的劉皇后, 繼而, 變成了後唐莊宗李存勖駕前的寵臣。

溫韜是一個狡詐嬗變的人物。 他對朝代的更替看的很開, 就像牆頭草, 誰的勢力強大一些就依靠誰。 但溫韜的毀滅, 其根源還是他沒有掌握好度。 早年盜陵的臭名, 嬗變的個性註定為統治者不喜, 雖然他有大批的寶藏來打點上下, 甚至連後唐莊宗李存勖的皇后劉玉娘都能賄賂, 在當局者的眼裡, 他是一個生有反骨的人, 今天你能夠反了後樑,

明天就能反我後唐。 今天你能盜先唐的陵寢, 明天就有可能盜我的陵, 這樣的人, 在非常時期還有些利用價值, 在時局平定後是一定不能讓他生存下去的。 最終溫韜還是被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殺。

天成三年(928年), 溫韜由一個兇殘的大盜墓賊, 變成了一具冰涼的屍體。

溫韜幹了太多的壞事, 可以說李唐的後人都想要的性命, 溫韜死後, 他原來的手下, 為溫韜收了屍, 並買來一口薄皮的棺材, 將他裝斂了起來。

接下來, 將溫韜葬在哪裡, 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大難題。 在封建社會, 土地是私有的, 荒山野嶺也是私有的, 想要埋一個人, 需要給土地的持有者(地主)交上一大筆錢, 即使溫韜的手下能交上一大筆錢, 估計也沒有哪個地主肯讓溫韜的墓, 埋在自己名下的土地上。

溫韜的名聲太臭了, 誰沾到他誰倒楣。

那麼溫韜的棺木, 就剩下一個去處, 那就是城外的亂葬崗子, 這是德州城裡城外貧民的葬地, 那些乞丐, 流民還有無家可歸者, 他們死後買不起墳地, 就可以葬在城外的這片亂葬崗子。

溫韜的薄皮棺材,就只能埋進了亂葬崗子,面對成千上萬的無主墳墓,因為沒有墓碑,任誰也找不到哪一座是溫韜的墓穴了。也許幾年後,那口薄皮棺材腐爛,溫韜的白骨在泥水的浸泡下,在幾十年、上百年後化為烏有了。

溫韜本以為擁有了唐朝18位帝王的財富,就可以擁有至高無尚的權力,當他端起鳩酒酒杯的時候,估計就想明白了,那些財富,給他帶來的只是暫時的虛榮和要命的災禍!

溫韜的薄皮棺材,就只能埋進了亂葬崗子,面對成千上萬的無主墳墓,因為沒有墓碑,任誰也找不到哪一座是溫韜的墓穴了。也許幾年後,那口薄皮棺材腐爛,溫韜的白骨在泥水的浸泡下,在幾十年、上百年後化為烏有了。

溫韜本以為擁有了唐朝18位帝王的財富,就可以擁有至高無尚的權力,當他端起鳩酒酒杯的時候,估計就想明白了,那些財富,給他帶來的只是暫時的虛榮和要命的災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