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詐屍還魂,還是人氣網紅,聊一聊你不知道的榮

要說榮威, 本身也有那麼一絲洋人血統, 雖然它的身上找不出什麼洋品牌留下的痕跡, 但確實, 它的前身就是曾經為一大批優秀豪華品牌做出貢獻的羅孚(ROVER)汽車公司。 賓利、勞斯萊斯、MINI、MG、捷豹、路虎等純血的英國品牌都曾經受過它的恩惠。 在這些品牌的歷史中, 羅孚就相當於發展與傳承的齒輪, 將它們延續至今。

本身, 羅孚汽車在進入下滑期之前就已經將旗下的品牌易主, 只剩下羅孚和MG兩個品牌, 而05年6月, 就是一切變革的開始。 早在04年, 上汽曾嘗試過一次並購, 但由於羅孚公司已經申請破產保護而不歡而散,

但很快, 宣佈破產的羅孚就開始再次尋找買主, 上汽變再次加入了競標。 但是, 當時的南汽也從這其中看到了生機, 想要分得一杯羹, 最終, 則徹底的將MG和羅孚分為兩個品牌, 南汽獲得了英國工廠的一些生產設備, 而上汽獲得了羅孚系列的生產資料和智慧財產權。

隨後在06年9月, 上汽對羅孚的收購即將完成時, 福特動用優先權拿走了羅孚的車標(品牌權), 因此, 上汽無法使用它作為出道首秀。 儘管國內媒體對於福特的行為百般責難, 但它確實沒有惡意, 以當今來看, 當時給出的“不想影響路虎品牌”的理由確實成立, 而在收購商標後, 福特也沒有轉賣或者以它的名義量產汽車, 算是給了這個飄萍亂世的髦老一個理想的歸宿。

對於上汽而言, 失去羅孚並沒有什麼影響, 在收購之初, 上汽就已經給它規劃好了一條自主生產之路, 利用羅孚75平臺的技術在國內生產一款相對定位較高的轎車。 即使不能用原來的商標, 在此之上重新規劃也並非難事, 因此, 榮威品牌(ROEWE)誕生了, 外文名源自西語Loewe, 為雄獅之意, 這一點在車標中也得以體現。 而R則為英文Royal的首字母, 也側面表明了產品定位和發展方向。

買了羅孚75平臺, 自然頭一款車也採用了相似的結構和命名方式——榮威750, 上市之初, 23萬的售價讓它一下表明了自己的“高端”定位。 和羅孚英國總部共同打造的750, 用了當時羅孚的KV6 2.5 V6的自吸電噴發動機, 184馬力和230牛米的確實力不俗, 要知道銳志上的5GR才193馬力。 車雖然是好車, 但這樣的舉措市場並不會買帳, 榮威作為一個借羅孚起家的自主品牌, 必須在當地語系化市場找清自己的定位。

榮威350可以看做是品牌發展的一個轉捩點, 10年上市的它定價在9-10萬的區間, 自動擋比手動貴一萬。 當時, 1.5升自吸和4AT的組合在當時算不上出彩, 但也馬馬虎虎, 而三大件中平臺又是來自於之前收購的雙龍, 可謂集各家之所長, 造出一台接地氣的產品。 而當時的榮威就已經將3G技術集成在人機交互頁面中,要知道那可是10年的時候,車聯網就已經初露頭角,而銷量也證明了一切。沒錯,這個決策在如今看來非常正確。

另外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是SUV,在06年左右,SUV在中國就已經有增長的勢頭,但很多車企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榮威也不例外,認為沒有必要著急推出SUV,但其收購的雙龍在09年破產,著實敲響了警鐘,榮威開始思考這一問題,而後,也許是由於想抓住目前手中的資源,就拿來主義的生產了榮威的W5(原型車為雙雙龍享禦)。雖然外形持保留意見,但它的底盤的確和賓士M級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雙龍當年也和賓士合作。而高配四驅由於有著不錯的通過性(分時四驅)和賓士的古董發動機:進口3.2直六自吸,本可以作為賣點,但主打家用的定位讓它並沒有和350一樣享受銷量的肯定。

同時,09年通用遇到了品牌危機,在重組的動盪中,上汽不離不棄的幫助它度過了危機,中國市場的恩情有目共睹。而作為回報,上汽則在保證尊嚴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提供了自己的技術以及平臺合作,便誕生了一款至今在售的中型車——榮威950

確實,它在硬體上升級為通用的套裝,動力總成和別克君越如出一轍,但由於定位問題,也一直沒能成為領軍人物,畢竟價格還是太高了。不過,以當時的產品線佈局,維持現狀還是可以做到的。而後,它又再次更新了動力總成,用的是之前從羅孚延承下來的1.8T全鋁增壓發動機,改進之後達到了185馬力,6速雙離合變速箱來自大廠格特拉克和榮威共同研發。雖然品質穩定,但也沒有換來銷量的上揚。本身,到此為止,應該是榮威作為小眾國產在使盡渾身解數卻未成功的悲慘收尾,但16年,局勢發生了變化。

RX5以“網紅”的身份突然來到人們的視野,多數人見到車之後甚至不知道那個車標是一個國產品牌。沒錯,這高大上的外觀設計就是曾經在德系“臥底”多年的設計師邵景峰的作品,曾經設計帕薩特領馭的他對於中國人的喜好簡直不能瞭解的再深。而它的一炮走紅,也使得榮威這個品牌來了新的血液,連帶著之前不景氣的榮威360一起沾了光。哦對,說起360,它也是生不逢時,雖然在當時找准了定位,但轎車市場萎縮劇烈,這款有著不錯售價和產品力的車曾在市場上一蹶不振。

RX5紅起來之後,榮威i6也在轎車領域推出了它的家族設計,確實,從顏值上來講,已經是領軍人物一般的存在了。三大件的技術同樣來自於通用的大力支持,但大多都是合作的身份來進行的。但蜜月期並不長,市場對i6的回饋又逐漸回歸冷淡。原因車說君也不會避諱,沒錯,品質問題,發動機下沉,雙離合變本加厲的頓挫,和來自對手最直接的“互懟”!沒錯,就是吉利的帝豪GL。互聯網技術固然好,但我花10萬又不是買手機,對嗎?

隨後,在雙離合和品控跌跟頭的榮威似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將新的期望壓在了RX3的身上,的確,從動力上我們不難看出,新的動力總成是上汽升級後的1.6自吸和CVT的組合。通用三缸1.3T也和6AT聯了姻,根據大媒體的試駕,振動控制的還不錯,所以,RX3應該算是湊齊了榮威所有的精華設計了,而至於它的市場表現,還需要我們後續去觀察。

確實,榮威這個品牌在形式上,一定程度繼承了羅孚的品牌血統,但目前的產品線,又基本上是拜通用所賜,直系羅孚的血脈750也停產了,所以,榮威就是上汽旗下純血的自主品牌。而羅孚的沒落,又或者上汽的坎坷,和兩個品牌本身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於我們來說,也只是一段段有趣的談資罷了。

而當時的榮威就已經將3G技術集成在人機交互頁面中,要知道那可是10年的時候,車聯網就已經初露頭角,而銷量也證明了一切。沒錯,這個決策在如今看來非常正確。

另外一個正確的決定就是SUV,在06年左右,SUV在中國就已經有增長的勢頭,但很多車企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榮威也不例外,認為沒有必要著急推出SUV,但其收購的雙龍在09年破產,著實敲響了警鐘,榮威開始思考這一問題,而後,也許是由於想抓住目前手中的資源,就拿來主義的生產了榮威的W5(原型車為雙雙龍享禦)。雖然外形持保留意見,但它的底盤的確和賓士M級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雙龍當年也和賓士合作。而高配四驅由於有著不錯的通過性(分時四驅)和賓士的古董發動機:進口3.2直六自吸,本可以作為賣點,但主打家用的定位讓它並沒有和350一樣享受銷量的肯定。

同時,09年通用遇到了品牌危機,在重組的動盪中,上汽不離不棄的幫助它度過了危機,中國市場的恩情有目共睹。而作為回報,上汽則在保證尊嚴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提供了自己的技術以及平臺合作,便誕生了一款至今在售的中型車——榮威950

確實,它在硬體上升級為通用的套裝,動力總成和別克君越如出一轍,但由於定位問題,也一直沒能成為領軍人物,畢竟價格還是太高了。不過,以當時的產品線佈局,維持現狀還是可以做到的。而後,它又再次更新了動力總成,用的是之前從羅孚延承下來的1.8T全鋁增壓發動機,改進之後達到了185馬力,6速雙離合變速箱來自大廠格特拉克和榮威共同研發。雖然品質穩定,但也沒有換來銷量的上揚。本身,到此為止,應該是榮威作為小眾國產在使盡渾身解數卻未成功的悲慘收尾,但16年,局勢發生了變化。

RX5以“網紅”的身份突然來到人們的視野,多數人見到車之後甚至不知道那個車標是一個國產品牌。沒錯,這高大上的外觀設計就是曾經在德系“臥底”多年的設計師邵景峰的作品,曾經設計帕薩特領馭的他對於中國人的喜好簡直不能瞭解的再深。而它的一炮走紅,也使得榮威這個品牌來了新的血液,連帶著之前不景氣的榮威360一起沾了光。哦對,說起360,它也是生不逢時,雖然在當時找准了定位,但轎車市場萎縮劇烈,這款有著不錯售價和產品力的車曾在市場上一蹶不振。

RX5紅起來之後,榮威i6也在轎車領域推出了它的家族設計,確實,從顏值上來講,已經是領軍人物一般的存在了。三大件的技術同樣來自於通用的大力支持,但大多都是合作的身份來進行的。但蜜月期並不長,市場對i6的回饋又逐漸回歸冷淡。原因車說君也不會避諱,沒錯,品質問題,發動機下沉,雙離合變本加厲的頓挫,和來自對手最直接的“互懟”!沒錯,就是吉利的帝豪GL。互聯網技術固然好,但我花10萬又不是買手機,對嗎?

隨後,在雙離合和品控跌跟頭的榮威似乎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將新的期望壓在了RX3的身上,的確,從動力上我們不難看出,新的動力總成是上汽升級後的1.6自吸和CVT的組合。通用三缸1.3T也和6AT聯了姻,根據大媒體的試駕,振動控制的還不錯,所以,RX3應該算是湊齊了榮威所有的精華設計了,而至於它的市場表現,還需要我們後續去觀察。

確實,榮威這個品牌在形式上,一定程度繼承了羅孚的品牌血統,但目前的產品線,又基本上是拜通用所賜,直系羅孚的血脈750也停產了,所以,榮威就是上汽旗下純血的自主品牌。而羅孚的沒落,又或者上汽的坎坷,和兩個品牌本身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對於我們來說,也只是一段段有趣的談資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