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聊城風味的特色

聊城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 是京杭運河沿岸的九大商埠之一, 是魯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以及獨特的飲食文化。

聊城傳統風味是魯西風味的代表, 是歷代廚師利用本地物產資源, 根據本地風俗習慣創造的, 又曾深受南北風味的影響。 其特點是席面豐盛完美, 菜品裝盤大氣, 口味濃香醇厚, 以突出醬香味、醋香味、椒香味、蒜香味著稱, 以及擅長製作淡水湖鮮。

在魯菜中, 濟南菜以清湯、奶湯著稱, 膠東菜以海鮮聞名, 那麼魯西菜則以濃香見長。 其濃香性表現在重用醬油或甜麵醬,

擅長使用食醋、花椒、大蒜等香氣濃郁的調味品, 菜肴多滋多味、獨具風格。

醋香味:以醋調味, 能達到除腥、解膩、提鮮、增香的效果。 酸辣味、酸鹹味、酸甜味都是聊城人特別喜歡食用的味型。 在製作的宴席中多有蒸碗, 都是調酸鹹汁澆入蒸碗內。 傳統的炒肉片, 俗稱老肉片, 也是以醋烹鍋, 酸鹹適口。 清湯丸子、酸辣湯等也都是調製成酸辣味, 芥末白菜之類的芥末菜肴則是芥末加醋調製而成的。

醬香味:以甜麵醬、醬油為主, 配以其他調味品, 使菜肴醬香濃郁、鹹鮮微甜, 主要用於炒、燉、烤、煨、燜等熱菜的烹調。 家常菜中也多用甜麵醬調味, 魯西城鎮街頭的肉食攤位、店鋪經營的都是清一色的醬制熟食。 醬制食品的鹵汁稱為醬鍋, 類似於南方的鹵水而又自有特色。

醬鍋鹵汁中加有草果、香葉、小茴香、白酒等幾十種調料, 加有冰糖、醬油、糖色、鹽等調味品, 可鹵制豬肉下貨、牛肉下貨等。 南方的鹵水清香, 聊城的醬鍋濃香, 各有千秋。

椒香味:利用花椒的香麻特性, 配以食鹽等調味品, 形成麻鹹鮮香的風味。 這種味型廣泛應用於炒、熗、拌、醃、蒸、煮、燉、燒、溜等烹調技法。 擅用花椒油是聊城菜與其他地方菜的主要區別之一, 很多菜肴都是熗鍋時花椒配以蔥薑、醋等烹鍋, 出鍋時再淋上花椒油。 對花椒水的用法, 也有獨到之處, 如爆炒肉片, 炒時加花椒水烹鍋;扒羊肉條, 則先用花椒水醃味;在“餡”的製作中, 如包子餡的調製, 也常加花椒水。 炸菜則有不少外帶椒鹽的。

蒜香味:主要利用大蒜調味。

大蒜被廣泛應用於冷菜和熱菜之中。 以蒜泥或蒜末, 配以其它調味品, 用以調製冷菜, 蒜香濃重, 鹹鮮帶辣。 用燒、燜、煨、燉等技法製作菜肴時, 常加蒜瓣、蒜丁解除腥味、膻味等異味。 用炒、爆、溜等技法製作菜肴時, 則加蒜片提香。 用炒、滑炒、炸烹、炸溜等技法製作菜肴時, 也是加蒜末提鮮增香的。

從以上所述的四種香味, 可以看出聊城歷史上運河商業文化對飲食業的影響。 正是南北物質交流促成了烹飪技術的交流, 促成了兼收南北風味精華而又自成風格的聊城傳統風味。 傳統菜肴儘管多數已鮮見與餐飲市場, 但是, 其中的優良品種仍然為廚師和顧客偏愛。 在大家爭相創造新菜品的時候, 我們應該將傳統菜肴中的優點繼承發揚下去。

只有這樣, 我們的創造才有根基, 我們的發展才有源泉, 我們的創造和發展才會更好更快。 (高文廣/高文平•《東昌飲食縱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