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三國這些人心機都太深,滿滿的都是算計,連傳位都是算計

在三國中, 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兩個橋段, 一個是先主白帝托孤, 一個是曹操傳位曹丕時候和曹丕說的要防著司馬氏, 這是三國中非常悲情的兩個橋段, 一位梟雄和一位奸雄兩個人的傳位大計, 這其中不光有大家表面看到的, 更有深深的心機在裡面, 今天我來帶著大家回顧一下。

首先是先主白帝托孤, 劉備伐吳失敗, 退守白帝, 心力交瘁, 最終將自己的兒子劉禪託付給了丞相諸葛亮, 還語重心長的說, 如果後主不成大器, 可以取而代之。 但是我們今天要分析的不是當時的場景, 而是劉備從很早就開始為傳位做準備了。

首先, 是關羽的死, 其實當時劉備十分清楚, 如果自己死了, 關羽和張飛這些擁兵自重的大將雖然不至於反叛, 但是蜀漢一定會陷入一個非常混亂的政局, 所以劉備當時並不是不知道關羽的進兵有問題, 也同樣知道關羽在劫難逃, 卻始終不勸說他, 也不派兵援救, 因為關羽在荊州逐漸變的驕傲自大, 不可一世, 劉備一死必然是很難控制, 所以劉備這個時候必須要借刀殺人, 除掉關羽。 在這裡啊, 很多人把這件事怪罪於諸葛亮, 但是大家想一想, 諸葛亮當時不過是是一個小卒子, 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繼而需要除掉的是張飛, 張飛絕對不是歷史上描述的那樣有勇無謀之輩, 所以, 要想更好的穩定未來的政局, 必須要除掉張飛, 在這個時候, 劉備把張飛調離了漢中, 準備帶著張飛討伐東吳, 這其實就是變相的解除了張飛對漢中的控制權, 一場大戰之後, 張飛的這些親軍也會逐步融入劉備的嫡系中, 最後為劉備所用。 但是啊, 這個時候來了兩個人刺殺了張飛,

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回了漢中的控制權。

再下來一件事就是征討東吳, 劉備其實心裡很清楚, 現在北伐是毫無意義的, 必然是勞民傷財還得不到好處, 所以劉備選擇了東面相對弱小的東吳, 一旦他主政東吳, 那麼他就建立起了一個穩固的大後方,

, 到時候與曹魏集團隔長江而治, 修養生息, 方可重新一統天下, 但是自己年歲已高 , 如果佔據了東吳, 怕自己的兒子被自己手下的這些人逼迫退位, 所以選擇在除掉關張之後討伐東吳。 到時候老將們已經死了, 年輕將領們效忠新主, 依靠長江天險抵禦北方, 蜀漢真的是大勢已成。 可惜的是自己失敗了, 自己的幾十萬精兵損耗殆盡, 重新回到了三國鼎立的階段。

最後一件事大家可能都覺得是劉備的賭氣之舉, 但是這卻是劉備有心這樣做的, 為什麼劉備在討伐東吳的時候沒有帶諸葛亮, 說是諸葛亮不贊同劉備東征, 其實不然, 劉備之故意在這個時候壓制住諸葛亮, 告訴諸葛亮, 不要覺得自己功高蓋主,

我才是老大, 我想不用你就可以不用你, 同時也是為了給兒子留下這個人才, 他死以後, 劉禪重新啟用諸葛亮, 諸葛亮必然感激涕零, 一心為蜀漢奉獻, 當然了劉備也確實成功了, 諸葛亮為蜀漢獻出了了自己一生。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白帝托孤這件事, 這可是隱藏著許多人的勾心鬥角的。下一篇我們將會就曹魏勢力,權力更替進行分析,希望大家關注哦。

這可是隱藏著許多人的勾心鬥角的。下一篇我們將會就曹魏勢力,權力更替進行分析,希望大家關注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