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文>正文

梁實秋你寫什麼文章,你應該去說相聲!

“ 你走, 我不送你,

你來, 無論多大風多大雨, 我要去接你。 ”

——《送行》 梁實秋

多少人對於梁實秋的印象, 停留在這個句子。 他也柔情蜜意地翻譯過莎翁的作品“遷延蹉跎,

來日無多。 二十麗姝, 請來吻我。 衰草枯楊, 青春易過。 ”但這只是這位老鐵內心柔軟的一面。

他深諳“罵人的藝術”, 24歲初出茅廬, 與46歲的魯迅展開論戰, 持續多年, 直到魯迅去世;他鍾情翻譯, 歷時38年翻譯完《莎士比亞全集》, 歷史第一人;他率真敢愛, 72歲迎娶小他28歲的大明星韓菁清……

可今天要說的, 是他的腹黑段子手特質。

梁實秋

民國第一段子手

簡介:

人送外號“民國郭德綱”, 德藝雙馨, 腹黑段子手。

日常生活所見, 被他寫成段子, 讀者或會心微笑, 或哈哈大笑, 雖多是調侃, 卻也大都是對生活細緻入微觀察後的真知灼見。 比如他說起孩子,

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翁, 因為我親見孩子到處在做現在的主人翁。

——《孩子》

談到國人的排隊問題, 放到現在來看也是感同身受,

如果你起個大早, 趕到郵局燒頭炷香, 櫃檯前即使只有你一個人, 你也休想能從容辦事, 因為櫃檯裡面的先生小姐忙著開櫃子、取郵票檔、調整郵戳, 這時候就有顧客陸續進來, 說不定一位站在你左邊,

一位站在你右邊, 也許是衣冠楚楚的, 也許是破衣邋遢的, 總之是會把你夾在中間。 夾在中間的人未必有優先權, 所以三個人就擠得很緊, 胳膊粗、個子大、腳跟穩的佔便宜。 夾在中間的人也未必輪到第二名, 因為說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 像長臂猿似的伸出一隻胳膊越過你的頭部拿著錢要買郵票。 人越聚越多, 最後像是橄欖球賽似的擠成一團, 你想鑽出來也不容易。

——《排隊》

排 隊

他的小品文裡, 搓腳糙漢活靈活現,

有些男人, 西裝褲儘管挺直, 他的耳後脖根, 土壤肥沃, 常常宜於種麥!襪子手絹不知隨時洗滌, 常常日積月累, 到處塞藏, 等到無可使用時, 再從那一堆污垢存貨當中揀選比較乾淨的去應急。 有些男人的手絹, 拿出來硬像是土灰面制的百果糕, 黑乎乎黏成一團, 而且內容豐富。 男人的一雙腳, 多半好像是天然的具有泡菜霉乾菜再加糖蒜的味道, 所謂“濯足萬里流”是有道理的, 小小的一盆水確是無濟於事, 然而多少男人卻連這一盆水都吝而不用,

怕傷元氣。 兩腳既然如此之髒, 偏偏有些“逐臭之夫”喜於腳上藏垢納污之處往復挖掘, 然後嗅其手指, 引以為樂!多少男人洗臉都是專洗本部, 邊疆一概不理, 洗臉完畢, 手背可以不濕……

——《男人》

講到學生時代大家的吃相,

快到吃飯的時候, 食堂門口擠得水泄不通, 一股菜香從窗口蕩漾出來, 人人涎流萬丈, 說句時髦話, 空氣是非常的緊張。

大家共同研究, 發明了四個字的訣竅, 曰:狠、准、穩、忍。 遇見好吃的菜, 講究當仁不讓, 引為己任, 旁若無人, 是之謂“狠”。 一碗的肉, 塊頭有大有小, 有厚有薄, 有肥有瘦, 要不假翻動而看得準確, 何者最佳, 何者次之, 是之謂“准”。 既已狠心, 而又眼快, 第三步工作在用筷子夾的時候要夾得穩, 否則半途落下, 費時耗力,有礙吃相,是之謂“穩”。最後食既到嘴,便不論其是否堅硬熱燙,須於最短時間之內通通咽下,是之謂“忍”,言忍痛忍燙也。吃相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沒有挑剔了。

——《吃相》

就算讓人惱火的鼾聲,他也能寫得饒有趣味,

我初到南京教書那一年,先是被安置在一間宿舍裡,可巧一位朋友也是應聘自北平來,遂暫與我同居一室。夜晚就寢,這位相貌清臒儀態瀟灑的朋友,頭剛沾枕,立刻響起鼾聲,不是普通呼嚕呼嚕的鼾聲,他調門高,作金石聲,有銅錘花臉或是秦腔的韻味,而且在十響八響的高亢的鼾聲之後,還猛然帶一個逆腔的回鉤。這下子他把自己驚醒了,可是他哼哼唧唧地蠕動了幾下,又開始奏起他的獨特的音樂。我不知所措,徹夜無眠。

過兩天這位朋友搬走了,又來了一位心寬體胖脂腴特豐的朋友,他在南京有家,看見我室有空床,決意要和我聯床夜話。他塊頭大、氣勢足,鼾聲轟隆轟隆,不同凡響。凡事應慎之於始,我立即拿起一隻多餘的繡花枕頭,對準他的床上擲去,他徐徐地開言道:“你是嫌我鼾聲太大麼?”原來他尚未睡熟,只是小試啼聲,預演的性質。我毫無辦法,聽他演奏通宵達旦。

——《鼾》

適可而止的調皮,

我記得在學校宿舍裡住的時候,對面樓上住著一位音樂家,還是“國樂”,每當夕陽下山,他就臨窗獻技,引吭高歌,配合著胡琴他唱“我好比……”在這時節我便按捺不住,頗想走到窗前去大聲地告訴他,他好比是什麼。

——《音樂》

對於人性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他握著你的四根手指,惡狠狠地一擠,使你痛徹肺腑,如果沒有寒暄笑語偕以俱來,你會誤以為他是要和你角力。此種人通常有耐久力,你入了他的掌握,休想逃脫出來。如果你和他很有交情,久別重逢,情不自禁,你的關節雖然痛些,我相信你會原諒他的。不過通常握手用力最大者,往往交情最淺。

——《握手》

現代文藝青年“詩與遠方”的套路,完全可以參考段子手老梁的理論支持嘛,

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們應該希望人人都能屬於“有閑階級”。有閑階級如能普及於全人類,那便不復是罪惡。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我們並不嚮往六朝人那樣蕭然若神仙的樣子,我們卻企盼人人都能有閑去發展他的智慧與才能。

——《閒暇》

中年危機也很懂,

鐘錶上的時針是在慢慢地移動著的,移動得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地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夥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是在什麼地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夥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中年》

梁實秋的幽默,是在骨子裡。即便到了老年時代,也活脫脫是一個“老頑童”,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宴會中總是有人簇擁著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這是離入祠堂之日已不太遠。上下臺階的時候常有人在你肘腋處狠狠地攙扶一把,這是提醒你,你已到達了杖鄉杖國的高齡,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幾截。

——《老年》

有人問我多大年紀,我據實相告“七十八歲了”。他把我上下打量,搖搖頭說:“不像,不像,很健康的樣子,頂多五十。”好像他比我自己知道得更清楚。那是言不由衷的恭維話,我知道,但是他有意無意地提醒了我剛忘記了的人生四苦。能不能不提年齡,說一些別的,如今天天氣之類?

——《年齡》

舊學根底深厚,兼有西學所長,使得梁實秋的小品文文風詼諧又足夠雅致,用典多卻一點兒也不生澀。以至於朱光潛在給他的信中直言不諱,“大作《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文字和電影裡遍佈幽默段子的韓寒,對梁實秋也是推崇備至,“我寫短文的模範是梁實秋的文章,梁實秋很幽默,他影響了我很多。”

讀了這麼多段子,你是不是也覺得,不論生在哪個時代,梁實秋都會是最好的段子手之一?

撰文:孫 諄

編輯:丸主任

排版:王 璟

圖片來自網路

#留言互動#

以上段子,你最喜歡哪一個?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繼續閱讀梁實秋,

正在4.9折活動我會說?

費時耗力,有礙吃相,是之謂“穩”。最後食既到嘴,便不論其是否堅硬熱燙,須於最短時間之內通通咽下,是之謂“忍”,言忍痛忍燙也。吃相到這個地步,可以說是沒有挑剔了。

——《吃相》

就算讓人惱火的鼾聲,他也能寫得饒有趣味,

我初到南京教書那一年,先是被安置在一間宿舍裡,可巧一位朋友也是應聘自北平來,遂暫與我同居一室。夜晚就寢,這位相貌清臒儀態瀟灑的朋友,頭剛沾枕,立刻響起鼾聲,不是普通呼嚕呼嚕的鼾聲,他調門高,作金石聲,有銅錘花臉或是秦腔的韻味,而且在十響八響的高亢的鼾聲之後,還猛然帶一個逆腔的回鉤。這下子他把自己驚醒了,可是他哼哼唧唧地蠕動了幾下,又開始奏起他的獨特的音樂。我不知所措,徹夜無眠。

過兩天這位朋友搬走了,又來了一位心寬體胖脂腴特豐的朋友,他在南京有家,看見我室有空床,決意要和我聯床夜話。他塊頭大、氣勢足,鼾聲轟隆轟隆,不同凡響。凡事應慎之於始,我立即拿起一隻多餘的繡花枕頭,對準他的床上擲去,他徐徐地開言道:“你是嫌我鼾聲太大麼?”原來他尚未睡熟,只是小試啼聲,預演的性質。我毫無辦法,聽他演奏通宵達旦。

——《鼾》

適可而止的調皮,

我記得在學校宿舍裡住的時候,對面樓上住著一位音樂家,還是“國樂”,每當夕陽下山,他就臨窗獻技,引吭高歌,配合著胡琴他唱“我好比……”在這時節我便按捺不住,頗想走到窗前去大聲地告訴他,他好比是什麼。

——《音樂》

對於人性細緻入微的觀察力,

他握著你的四根手指,惡狠狠地一擠,使你痛徹肺腑,如果沒有寒暄笑語偕以俱來,你會誤以為他是要和你角力。此種人通常有耐久力,你入了他的掌握,休想逃脫出來。如果你和他很有交情,久別重逢,情不自禁,你的關節雖然痛些,我相信你會原諒他的。不過通常握手用力最大者,往往交情最淺。

——《握手》

現代文藝青年“詩與遠方”的套路,完全可以參考段子手老梁的理論支持嘛,

人類最高理想應該是人人能有閒暇,於必須的工作之餘還能有閒暇去做人,有閒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們應該希望人人都能屬於“有閑階級”。有閑階級如能普及於全人類,那便不復是罪惡。人在有閑的時候才最像是一個人。手腳相當閑,頭腦才能相當地忙起來。我們並不嚮往六朝人那樣蕭然若神仙的樣子,我們卻企盼人人都能有閑去發展他的智慧與才能。

——《閒暇》

中年危機也很懂,

鐘錶上的時針是在慢慢地移動著的,移動得如此之慢,使你幾乎不感覺到它的移動,人的年紀也是這樣的,一年又一年,總有一天會驀然一驚,已經到了中年,到這時候大概有兩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訃聞不斷地來,有些性急的朋友已經先走一步,很煞風景,同時又會忽然覺得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夥子在眼前出現,從前也不知是在什麼地方藏著的,如今一齊在你眼前搖晃,磕頭碰腦的盡是些昂然闊步滿面春風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樣子。自己的夥伴一個個的都入蟄了,把世界交給了青年人。所謂“耳畔頻聞故人死,眼前但見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的寫照。

——《中年》

梁實秋的幽默,是在骨子裡。即便到了老年時代,也活脫脫是一個“老頑童”,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在宴會中總是有人簇擁著你登上座,你自然明白這是離入祠堂之日已不太遠。上下臺階的時候常有人在你肘腋處狠狠地攙扶一把,這是提醒你,你已到達了杖鄉杖國的高齡,怕你一跤跌下去,摔成好幾截。

——《老年》

有人問我多大年紀,我據實相告“七十八歲了”。他把我上下打量,搖搖頭說:“不像,不像,很健康的樣子,頂多五十。”好像他比我自己知道得更清楚。那是言不由衷的恭維話,我知道,但是他有意無意地提醒了我剛忘記了的人生四苦。能不能不提年齡,說一些別的,如今天天氣之類?

——《年齡》

舊學根底深厚,兼有西學所長,使得梁實秋的小品文文風詼諧又足夠雅致,用典多卻一點兒也不生澀。以至於朱光潛在給他的信中直言不諱,“大作《雅舍小品》對於文學的貢獻在翻譯莎士比亞的工作之上。”文字和電影裡遍佈幽默段子的韓寒,對梁實秋也是推崇備至,“我寫短文的模範是梁實秋的文章,梁實秋很幽默,他影響了我很多。”

讀了這麼多段子,你是不是也覺得,不論生在哪個時代,梁實秋都會是最好的段子手之一?

撰文:孫 諄

編輯:丸主任

排版:王 璟

圖片來自網路

#留言互動#

以上段子,你最喜歡哪一個?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繼續閱讀梁實秋,

正在4.9折活動我會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