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唐三鏡張思漫:同樣是50度的白酒,為什麼不一樣辣?

很多釀酒新人都弄不明白, 同樣是50度的白酒, 用不同的糧食, 不同的酒麴, 不同的釀酒設備生產出來的白酒口感上有很大的差別。 就算是用相同的設備、酒麴和糧食, 每一批生產出來的白酒也會有一些小區別。

做瓶裝酒的朋友, 為了實現口感一致, 在裝瓶之前, 都會對白酒進行過濾、勾兌處理, 以保證其品質。 另外, 不同香型的白酒, 在口感和感觀上, 也有很大的差別。 今天, 我們就白酒中的辣味物質進行討論。 那麼, 相同度數的白酒, 到底為何辣度不同呢?

酒是由酸、甜、辣三種味道複合而成的, 如果諸味協調, 是不應該出現辣味的。 除非專門設計相對較辣的酒體, 打破酒體中各種物質的平衡, 特意將辣味凸顯, 如茅臺入口就有一點辣的感覺。

相比而言, 同樣度數的五糧液和老白乾, 肯定老白乾的辣味會重很多。 五糧液屬濃香型白, 酒風味物質更多樣化、酯類等香氣物質更豐富,

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酒精和醛類物質對於口腔和喉嚨的刺激。

勾兌和陳釀:

白酒並不是一生產出來就馬上裝瓶銷售, 因新釀出來的酒帶有些許臭味, 喝下之後辣味十足。 一般要會對酒進行勾兌和陳釀後再銷售, 以保證其品質, 陳釀後的白酒, 辣味減輕, 口味更加醇厚。 剛剛釀出來的新酒都比較燥, 需要儲存一段時間, 讓酒裡的土腥味等異雜味散發出去, 比如濃香型白酒, 至少要放半年。 新酒一般都比較躁辣, 而儲存年限越久的酒口味越醇和, 也沒那麼辣。 香味主體成分比例不一樣, 總酸含量及比例不一樣。 比如同等度數的清香型白酒其實比濃香型酒對舌頭的刺激更大, 更辣。

醛類物質:

醛類物質在新酒釀成時就存在於酒體中(無論蒸餾與否)。 但是, 由於乙醛的沸點很低(20℃左右), 當酒長期儲存在陶罐這種有細微氣孔的容器中時, 醛類物質會逐漸地揮發掉。 真正經多年陳釀的白酒, 構成辛辣口感的成分揮發掉了, 自然就不會有辛辣的口感。

民間流傳, 喝酒時燙一下更好喝, 和這個也有關係。 用五六十度的熱水燙一下酒, 會加速醛類物質的揮發, 提升了口感。 唐三鏡認為酒是嗜好品, 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 不能單以某種產品的不適口就否定整個品牌。 人對某些物質的味覺感受, 是現有檢測儀器的1億倍, 有很多我們可以感受的物質, 是無法用儀器檢測的。

中華大地上, 各種香型的酒五花八門, 但是白酒的陳釀和酯類等風味物質對“辣”這一感官體驗是有很大關係的。 所以相同度數的白酒, 辣度也會有所不同。 而如何平衡各種觀感、使酒更具特色、富有層次感是釀酒工藝大師的主要工作之一。

不同的糧食有不同的風味, 大米醇、糯米滑、玉米甜、 高粱香、小麥沖,

相對而言, 用帶殼類糧食釀出來的酒, 香味更濃, 也更辣。 廣大釀友們, 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 飲酒習慣, 靈活地選擇糧食。 只有這樣, 我們才能釀出真正符合當地飲酒習慣的美酒, 從而更好的打開和守護我們的白酒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