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縣域視點」鄉鎮治理與應急管理建設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不僅意味著提升常態下的政府能力, 在當前中國轉型時期, 社會風險激增的情況下, 當突發事件發生時, 鄉鎮政府能夠及時良好應對, 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人民群眾。 因此, 鄉鎮政府要強化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能力。

首先鄉鎮幹部要樹立風險理念, 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風險理念”並不是杞人憂天, 從長期來看, 我國處於社會轉型期,

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半封閉的傳統型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型社會的轉型。 從近期來看,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 原有發展模式需要調整。 在這期間, 經濟體制深刻變革, 社會結構深刻變動, 利益格局深刻調整, 思想觀念深刻變化。 因此, 在變革時期, 鄉鎮幹部要樹立風險理念, 居安思危, 充分認識到當前社會和人民群眾的矛盾性, 認識到突發事件具有偶發性, 更具有必然性。

其次鄉鎮政府要做好預防, 防患於未然。 應急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的錢預防, 而不是花大量的錢治療。 “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 一是健全應急組織體系, 依託鄉鎮黨政組織機構, 形成鄉鎮應急管理領導班子, 強化應急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是健全應急管理機制。 整合和共用鄉鎮、公安、環保、民防、民政及安全監管、衛生計生、城管執法、防汛防颱、市場監管、綜合治理等資訊資源, 實現鄉鎮基層應急管理聯動機制的有機整合。 三是完善應急預案並常態化應急演練。 鄉鎮應急預案要做到各個領域全覆蓋, 而預案制定出來後不能束之高閣, 一方面要隨著發展不斷修訂, 明確資訊報告、預警資訊傳播等關鍵節點;另一方面, 預案要能轉化為能力, 要不斷進行應急演練, 可以採用實戰演習、桌面推演等方式使其常態化。 四是統籌應急人員與物資。 突發事件發生時, 第一時間的自救至關重要, 應急救援時人員協調很關鍵, 因此鄉鎮政府在平時要對群眾、自願者等相關人員開展教育和培訓,
並對必要的應急物資進行儲備。

第四鄉鎮政府要總結經驗, 有效善後。 一方面鄉鎮政府要建立評估機制, 對突發事件管理過程中的行為主體、客體、管理技巧、資源等進行綜合評估, 總結經驗, 吸取教訓, 改進當前的管理。 另一方面要建立善後救助機制。 從物資救助和心理救助兩方面消除突發事件對群眾和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