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盜汗的原因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 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 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 “盜”有偷盜的意思, 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 來形容該病證, 即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 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歷史來源

中醫對盜汗很早就有比較深 刻的認識, 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中稱為“寢汗”。 “寢”是指睡覺, 有個成語叫“廢寢忘食”, 是說顧不得睡覺並忘了吃飯。 很顯然“寢汗”就是在睡覺的時候出汗。 到了漢代,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一書中, 形象地用“盜汗”來命名人們在睡夢中出汗這種病症。

自此以後, 歷代醫家均沿用此名, 中醫認為盜汗多為腎陰虛所致。

盜汗

臨床表現

盜汗的病人, 有的一入 睡即盜汗出, 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 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 出的汗量, 相差很大。

病因病機

1、腎陰虛:虛則陽盛, 虛 熱內生, 陰氣空虛, 睡則衛氣乘虛陷入陰中, 表無護衛, 肌表不密,榮中之火獨旺於外, 蒸熱, 迫津外泄則汗。 醒則氣固于表, 玄府密閉而汗止陰。

2、結核病

輕重分型

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 可 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

輕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在入睡已 深, 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 汗出量較少, 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 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

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

中型盜汗的病人, 多數入睡後 不久汗液即可泄出, 甚則可使睡裝濕透, 醒後汗即止, 揩拭身上的汗液後, 再入睡即不再出汗。 這種類型的盜汗, 病人常有烘熱感, 熱作汗出, 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

重型盜汗的病人, 汗液極易泄出。 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 即有汗夜大量湧出, 汗出後即可驚醒, 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 再入睡可再次汗出。 出汗量大, 汗液常帶有淡鹹味, 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 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 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 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 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 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 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 的烘熱感,

心情也表現的煩躁, 汗後口乾舌燥, 喜歡涼水。 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 五心煩熱, 顴紅, 頭暈, 消瘦, 疲乏不堪, 尿色深, 尿量少, 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 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 但重型盜汗病人, 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 向“脫症”發展,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性質劃分

生理性盜汗

小兒時期, 皮膚十分幼嫩, 所含水分較多, 毛細血管豐富, 新陳代謝旺盛, 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 活動時容易出汗。 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 多, 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 可使機體產熱增加, 在睡眠時, 皮膚血管擴張, 汗腺分泌增多, 大汗淋漓, 以利於散熱。 其次, 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 胃液分泌增多, 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

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 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 此外, 若室內溫度過高, 或被子蓋的過厚, 或使用電熱毯時, 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病理性盜汗

有些小兒入睡後, 出汗以上半夜為主, 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 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 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 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 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 應根據小兒的餵養情況, 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 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 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 特點。 除此還有, 面色潮紅、低熱消瘦, 食欲不振, 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 檢查血沉, 抗結核抗體、胸片等,

常可發現異常。 有一點要注意, 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 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 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 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 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 作為家長, 應仔細觀察小兒, 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 不可盲目服藥, 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小兒盜汗

小兒出現盜汗, 首先要及時 查明原因, 並給予適當的處理。 對於生理性盜汗一般不主張藥物治療, 而是採取相應的措施, 祛除生活中的導致高熱的因素。 此如, 孩子睡前活動量過大, 或飽餐高熱量的食物導致夜間出汗, 就應該對小兒睡前的活動量和進食量給予控制, 這樣也有利於睡眠和控制小兒肥胖, 有益於小兒的身心健康。 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於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並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補鈣和補維生素D必須同時補,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人體吸收的載體,沒有維生素D再多的鈣也不吸收,鈣之緣片內含維生素D,使人體對鈣離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對於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 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並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大力提倡母奶餵養。

(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 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採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對於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小兒盜汗的護理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兒盜汗以後,要及時用幹毛巾擦乾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 冒。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於加熱乾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此外,對易於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大量藥物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腎主五液,入 心為汗。由於房事不節,房勞過度,亡血失精,或久病傷陰,素體陰虛,腎液不足,虛火內生,迫津外泄故潮熱盜汗,虛煩少寐,頭昏耳鳴,舌紅少苔,脈細等。《醫宗必讀》雲:“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當此之時,治宜滋陰降火。

盜汗鉤玄

緣起

恰逢《中醫藥文獻檢索》課程結課,老 師令學生各準備綜述一篇。思來想去,無處下筆,忽念平素侍診抄方之際,遇盜汗之病人恒多,雖曰小病,卻令人為之頗感苦惱,何不以此為題一試。

之後試著百度了一下“盜汗”,發現有很多盜汗的病人在網上提問求助,回答是有,但分型不明,易使不懂中醫的病人犯“虛虛實實”之過,非但無益, 反而增害。且求助者甚多,一個回答,流覽者達上萬,一篇文章,下載者達上千。作為一位元中醫學子,面對如此情況,覺得有必要寫篇相對明白的文章,希望寫好後放到網上,會收些許裨益。

文章先從專業內容著手,之後試著通俗化,易操作化,希望廣大線民能夠看明白,不好的話,希望前輩及已工作的中醫師看到後不要拍磚。

簡述概念,略說諸家

盜汗,《黃帝內經》曰“寢汗”, 通俗而言,是指人入睡後出汗,睡醒後汗止的情況。《明醫指掌·自汗盜汗心汗證》雲:“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盜然,故以名之”。

盜汗多歸於陰虛,如《醫學心悟·自汗盜汗》:“其盜汗症,傷寒邪客少陽則有之,外此悉數陰虛”。又《醫學正傳·汗證》:“盜汗者,寢中而通身如浴,覺來方知,屬陰虛,營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補陽調衛,盜汗宜補陰降火。”但,盜汗又非全是陰虛,如張景 岳《景嶽全書·汗證》曾說: “ 不得謂盜汗必屬陰虛也”,“盜汗亦多陽虛也”。《丹溪心法》雲:“盜汗屬血虛”。王清任之《醫林改錯》中有謂:“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補充了針對血瘀所致自汗、盜汗的治療方藥。而又有脾胃濕熱、痰熱蘊肺,肝經濕熱等原因。所以,如果辨證不准,很易錯治。

醫案兩則,聊表反正

陰虛型盜汗案 姜春華《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祝某,男,58歲。十多年來,每夜盜汗,身體強壯,面赤唇絳,脈數,相火易動,陽常舉。當歸9g 熟地黃30g 生地黃15g 黃柏9g 黃芩9g 黃連1.5g 玄參9g 7劑。二診:前方服一劑盜汗即止,有咳嗽痰多,前方 加黃芪9g 玄參9g 7劑。三診:閱讀流淚,面仍紅,因過度疲勞,盜汗1次。當歸9g 熟地黃30g 生地黃15g 白芍9g 黃芩9g 黃芪9g 黃連1.5g 牡蠣15g 望江南9g 黃柏9g,7劑後汗止停診。

2.陽虛盜汗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季左。十月十二日,夜寢喜盜汗,脈 陽浮陰弱,宜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川桂枝四錢,生白芍 三錢,生甘草一錢,龍骨四錢,左牡蠣一兩,生薑八片,紅棗十二枚。

1案,祝某,盜汗、面赤、唇絳,故屬陰虛火旺,方用當歸六黃東加減,後又加生黃芪、玄參以助益氣養陰之功,藥證相符,三診而愈。

2案,本案為虛勞盜汗,陽脈浮,陰脈弱,夜而汗出,為陽虛不能顧護陰液之故,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

上述兩則醫案,一是陰虛盜汗,一為陽 虛盜汗,病因不同,治法不同,若1案用2法,抑或2用1方,必定無效。

在這,我試著用通俗的話語說話上述兩則醫案的病機,以使網友有個大略的明白。

1案,中醫診斷為陰虛火旺,中醫認為,人體為陰陽兩部分組成,相互制約著,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彼此都不敢妄為。如果一個人的陰不足,那麼的話,就不能制約著陽,好似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時美國的力量就顯得很強大了,就會亢盛,就會耀武揚威、胡作非為,自從冷戰結束,美國在全世界發動了十多次重大的軍事侵略行動,這還不包括許多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或是1990年代末期在伊拉克的每日轟炸,那麼,如果想讓美國老實點,就必須某個國家發展到足夠強 大。那麼,如果想讓火不那麼亢盛,就要扶持陰,採用滋陰瀉火的方法。

2案,用桂枝加龍骨牡蠣,助表調和陰陽。《內黃帝徑》:“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這與1案不同,主要是因為衛陽不足,陰陽 失諧。做個通俗的比喻,氣陽就像鍋蓋,如果是完好的,那麼鍋裡的水蒸氣就會適當的出來,但如果鍋蓋品質不好,破了很多的窟窿,那麼水蒸氣就會不受控制,大量大量的出來。對於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把鍋蓋修好。《內經·指針要大論》說“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所以,對於人體,衛陽虛弱,陰陽失諧,就要益氣陽,調陰陽。

論文粗摘

1. 肝經鬱火案

《周仲瑛教授辨治盜汗經驗舉隅 》 周奎龍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6 《新中醫》2012 年6 月第44 卷第6 期

許某,女,56 歲。近日來 夜寐盜汗,汗出濕衣,

自覺烘熱,心煩易怒,性情急躁,口幹口苦,舌偏紅、苔薄

黃,脈細弦。周教授辨為盜汗,證屬肝經鬱火內蒸,營陰外

泄。治擬清泄肝經鬱火 ,和營斂陰。

處方:桑葉、牡丹皮、梔子、夏枯草、玄參、癟桃幹各10g,生地黃、白薇各12g,煆牡蠣(先煎)25g,糯稻根15g,龍膽草3g。每天1 劑,水煎服。服藥4 劑,盜汗即止。

按:患者為肝經鬱火逼液外泄,故用桑葉、牡丹皮、梔子、龍膽草清泄肝經鬱火;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汗出可致陰傷,故用生地黃 、玄參滋陰柔肝,又可防梔子、龍膽草苦寒傷陰;另配煆牡蠣、癟桃幹、糯稻根固表止汗;白薇清泄鬱熱。

2. 邪熱內鬱,表裡不和案

《盜汗醫案三則》劉建軍,孫向党(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遼寧大石橋115100 《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 0 1 1 年第25 卷第6 期

楊某,男,32 歲。2009 年12 月15 日初診。盜汗半年,加重1 個月。該患5 年前患外感後遺有下利一證,時輕時重,重時大便每日4 ~6 次,裡急,便質稀溏而夾雜粘液,並伴周身散發紅色米粒大丘疹而瘙癢。經抗生素治療能改善症狀而不能根治。 近半年來又添盜汗一證,初起並未重視,然症狀逐漸加重,夜寐汗出如洗,色黃染衣,需每天更換睡衣及被褥,且漸覺體力不支,易患外感。觀其舌質暗紅,苔黃略膩,診其脈數略細。此乃邪熱內鬱,表裡不和,營陰外泄。治以清裡熱,解表邪,和陰陽,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葛根芩連湯桂枝東加減。

藥用炙麻黃5g,連翹10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葛根20g,黃連10g,黃芩10g,桂枝15g,白芍15g,白術15g,防風15g,薏苡仁3 0g,肉豆蔻10g,炙甘草10g。3 劑,水煎服,日1劑。二診: 服上方後,下利止,大便成形,日2 次。周身皮疹未見新發,但盜汗減輕不明顯。藥已中病,仍以上方加黃芪30g,煆龍牡各30g,以益氣固表止汗。5 劑水煎服,日1 劑。三診: 服上方後盜汗明顯減輕,已無需每天更換衣被,大便正常,日1 次,皮疹已愈,體力有增,囑按原方再進5 劑,以鞏固療效。半年後隨訪,病已痊癒,體力較前明顯增強,很少外感。

按:“有是證,用是藥”。本案下利,脈數,因外感而起,乃葛根芩連湯證; 汗出色黃染衣,又現周身皮膚紅色丘疹,雖未見身黃,然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之理同。故本案病因病機為外邪入裡化熱,邪熱內鬱,表裡不和,日久而致陰陽失和,營衛不調 ,營陰外泄。是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葛根芩連湯清裡熱、解表邪。再以桂枝湯調營衛,屏風散益氣固表,煆龍牡澀陰斂陽而止汗,薏苡仁、肉豆蔻健脾、利濕、澀腸和理氣。

3. 陰虛火旺案

《盜汗辨治心得》 官毅光澤縣中醫院,福建光澤 《遼寧中醫學晚學報》 第5 卷第3期 2 0 0 3 年8 月

腎主五液, 入心為汗。由於房室不節, 煩勞過度, 亡血失精, 或久病傷陰, 素體陰虛, 腎液不足, 虛火內生, 迫津外泄而現潮熱盜汗, 虛煩少寐, 頭昏耳鳴, 舌紅少苔, 脈細等象。(醫宗.必讀》說: “ 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 則內傷而盜汗” 。當此之時, 治宜滋陰降火, 用當歸六黃湯或保陰煎(生地黃、熟地黃、白芍、山藥、續斷、黃琴、黃柏、甘草)加減治療, 可期汗止。

鄭某, 男,43 歲。19 9 年5 月初診。面色不華, 兩額略紅, 口渴, 每夜盜汗如洗, 心煩易怒。原有肺結核病史,今已鈣化, 納差, 舌紅無苔, 脈細數, 此屬陰虛火旺之盜汗, 用當歸六黃東加緞牡礪、浮小麥, 水煎服, 5 劑後汗止, 餘證亦減。方中生地黃、熟地黃、當歸滋陰養血; 三黃苦寒清熱, 瀉火暖陰; 黃蔑固表; 緞牡蝠、浮小麥固澀斂汗。

4.補養心脾法 出處同3

心主血, 脾統血, 汗為心之液, 血汗同源。思慮勞心過度, 營血陰耗, 或脾胃素弱, 水谷精微化生營血不足, 血不養心, 神氣浮越, 心液不藏而外 泄則盜汗, 並見心悸少寐, 面色不華, 氣短神疲, 頭目眩暈等症。(丹溪心法) 說: “ 盜汗屬血虛” , 治宜補血健脾養心, 用歸脾東加減調治有顯效。

連某, 女, 4 5 歲。2 0 0 2 年1 0 月初診。常失眠、心悸、氣短、神疲、納差、眼皮下垂、頭昏耳鳴。近半個月來, 寢則盜汗, 床單墊被常需 烘烤, 舌淡紅邊有齒痕. 月經量少色淡, 此屬血虛盜汗。擬歸脾東加鍛牡礪、五味子, 重用黃蔑,服藥5 劑, 汗減半, 續服10 劑而愈。

5.濕阻盜汗

《中醫藥對濕阻盜汗的治療體會》 吉運磊 張播河北省巨鹿縣醫院 巨鹿 《河北中醫》2004年8月第26卷第8期

李某, 男, 42 歲, 農民。2002- 06- 20 就診。盜汗、自汗3 年餘, 已服中藥100 餘劑, 迄今未瘥。頭重如裹,肢體困倦, 納呆口膩, 陰頭寒。舌苔薄白膩、 質淡, 脈濡緩。證屬濕阻陽虛, 用化濕運中溫陽法治之。

處方:炒蒼術15 g,陳皮12 g,茯苓12 g,厚樸10 g,澤瀉12 g,白豆蔻仁5 g,生薏苡仁24 g,制半夏12 g,補骨脂12 g ,牡蠣20 g。水煎服,日1劑。上方服畢7 劑,盜汗即大減, 醒後但頭額汗出,內衣不濕;頭重如裹、肢體困倦、納呆口膩及自汗等症狀亦俱減輕;惟陰頭仍寒,脈、舌如上,再予原法治之, 上方加菟絲子12 g、杜仲10 g。又服完7 劑, 盜汗、自汗俱止, 諸症均解除

體會: 治療時應用化濕運中法 ,目的在於除邪祛濕, 使中焦運化功能正常, 升降適度, 脾氣方可來複, 則衛氣生成充足。衛氣充足, 司開合的功能正常, 則盜汗( 或自汗) 自無。方中牡蠣是治本的同時, 適當用止汗藥, 採取標本同治。由此可知, 盜汗不獨陰虛, 脾虛濕阻亦有之。

有的小兒的夜間大汗,是由於室溫過高,或是蓋的被子過厚所致。冬季臥室溫度以24℃~28℃為宜;被子的厚薄應隨氣溫的變化而增減。一般說來,若家長注意到上述幾種容易引起產熱增多的誘因,並給予克服,出現盜汗的機會會自然減少。即使小兒偶爾有一二次大盜汗,也不必過分擔心,盜汗所丟失的主要是水份和鹽份,通過每日的合理飲食是完全可以補充的。補鈣和補維生素D必須同時補,維生素D是鈣離子被人體吸收的載體,沒有維生素D再多的鈣也不吸收,鈣之緣片內含維生素D,使人體對鈣離子吸收能成倍增加。

對於病理性盜汗的小兒,應針對病因 進行治療。缺鈣引起的盜汗,應適當補充鈣、磷、維生素D等,並應做到以下幾點:

(1)多接觸日光,包括戶外光線及反射的光線。可在戶外活動,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

(2)大力提倡母奶餵養。

(3)早產兒、雙胎,經常腹 瀉或有其他消化道疾病的小兒應注意加用維生素D。

(4)北方農村或寒冷的地區要按計劃地採取“夏天曬太陽,冬天吃D劑”的預防佝僂病措施。

對於結核病引起的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正規的抗結核治療。

小兒盜汗的護理

無論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盜汗,護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小兒盜汗以後,要及時用幹毛巾擦乾皮膚,及時換衣服,要動作輕快,避免小兒受涼感 冒。注意及時補充水份和鹽份。可以補充口服補液鹽,簡稱“ORS”,或白開水加點食鹽、糖,糖可以促進水和鹽的吸收。被褥也要經常晾曬,日光的作用不僅在於加熱乾燥,還有消毒殺菌的作用。此外,對易於盜汗的小兒,應進行有計劃的體質鍛煉,如日光浴、冷水浴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體質增強了,盜汗隨之而止,這將勝過大量藥物治療。

中醫治療

中醫認為:腎主五液,入 心為汗。由於房事不節,房勞過度,亡血失精,或久病傷陰,素體陰虛,腎液不足,虛火內生,迫津外泄故潮熱盜汗,虛煩少寐,頭昏耳鳴,舌紅少苔,脈細等。《醫宗必讀》雲:“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當此之時,治宜滋陰降火。

盜汗鉤玄

緣起

恰逢《中醫藥文獻檢索》課程結課,老 師令學生各準備綜述一篇。思來想去,無處下筆,忽念平素侍診抄方之際,遇盜汗之病人恒多,雖曰小病,卻令人為之頗感苦惱,何不以此為題一試。

之後試著百度了一下“盜汗”,發現有很多盜汗的病人在網上提問求助,回答是有,但分型不明,易使不懂中醫的病人犯“虛虛實實”之過,非但無益, 反而增害。且求助者甚多,一個回答,流覽者達上萬,一篇文章,下載者達上千。作為一位元中醫學子,面對如此情況,覺得有必要寫篇相對明白的文章,希望寫好後放到網上,會收些許裨益。

文章先從專業內容著手,之後試著通俗化,易操作化,希望廣大線民能夠看明白,不好的話,希望前輩及已工作的中醫師看到後不要拍磚。

簡述概念,略說諸家

盜汗,《黃帝內經》曰“寢汗”, 通俗而言,是指人入睡後出汗,睡醒後汗止的情況。《明醫指掌·自汗盜汗心汗證》雲:“盜汗者,睡而出,覺而收,如寇盜然,故以名之”。

盜汗多歸於陰虛,如《醫學心悟·自汗盜汗》:“其盜汗症,傷寒邪客少陽則有之,外此悉數陰虛”。又《醫學正傳·汗證》:“盜汗者,寢中而通身如浴,覺來方知,屬陰虛,營血之所主也。大抵自汗宜補陽調衛,盜汗宜補陰降火。”但,盜汗又非全是陰虛,如張景 岳《景嶽全書·汗證》曾說: “ 不得謂盜汗必屬陰虛也”,“盜汗亦多陽虛也”。《丹溪心法》雲:“盜汗屬血虛”。王清任之《醫林改錯》中有謂:“竟有用補氣、固表、滋陰、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盜汗,用血府逐瘀湯。”補充了針對血瘀所致自汗、盜汗的治療方藥。而又有脾胃濕熱、痰熱蘊肺,肝經濕熱等原因。所以,如果辨證不准,很易錯治。

醫案兩則,聊表反正

陰虛型盜汗案 姜春華《近現代名醫驗案類編》祝某,男,58歲。十多年來,每夜盜汗,身體強壯,面赤唇絳,脈數,相火易動,陽常舉。當歸9g 熟地黃30g 生地黃15g 黃柏9g 黃芩9g 黃連1.5g 玄參9g 7劑。二診:前方服一劑盜汗即止,有咳嗽痰多,前方 加黃芪9g 玄參9g 7劑。三診:閱讀流淚,面仍紅,因過度疲勞,盜汗1次。當歸9g 熟地黃30g 生地黃15g 白芍9g 黃芩9g 黃芪9g 黃連1.5g 牡蠣15g 望江南9g 黃柏9g,7劑後汗止停診。

2.陽虛盜汗 曹穎甫《經方實驗錄》

季左。十月十二日,夜寢喜盜汗,脈 陽浮陰弱,宜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川桂枝四錢,生白芍 三錢,生甘草一錢,龍骨四錢,左牡蠣一兩,生薑八片,紅棗十二枚。

1案,祝某,盜汗、面赤、唇絳,故屬陰虛火旺,方用當歸六黃東加減,後又加生黃芪、玄參以助益氣養陰之功,藥證相符,三診而愈。

2案,本案為虛勞盜汗,陽脈浮,陰脈弱,夜而汗出,為陽虛不能顧護陰液之故,方用桂枝加龍骨牡蠣。

上述兩則醫案,一是陰虛盜汗,一為陽 虛盜汗,病因不同,治法不同,若1案用2法,抑或2用1方,必定無效。

在這,我試著用通俗的話語說話上述兩則醫案的病機,以使網友有個大略的明白。

1案,中醫診斷為陰虛火旺,中醫認為,人體為陰陽兩部分組成,相互制約著,就像冷戰時期的蘇聯和美國,彼此都不敢妄為。如果一個人的陰不足,那麼的話,就不能制約著陽,好似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這時美國的力量就顯得很強大了,就會亢盛,就會耀武揚威、胡作非為,自從冷戰結束,美國在全世界發動了十多次重大的軍事侵略行動,這還不包括許多小規模的軍事行動,或是1990年代末期在伊拉克的每日轟炸,那麼,如果想讓美國老實點,就必須某個國家發展到足夠強 大。那麼,如果想讓火不那麼亢盛,就要扶持陰,採用滋陰瀉火的方法。

2案,用桂枝加龍骨牡蠣,助表調和陰陽。《內黃帝徑》:“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這與1案不同,主要是因為衛陽不足,陰陽 失諧。做個通俗的比喻,氣陽就像鍋蓋,如果是完好的,那麼鍋裡的水蒸氣就會適當的出來,但如果鍋蓋品質不好,破了很多的窟窿,那麼水蒸氣就會不受控制,大量大量的出來。對於這種情況,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把鍋蓋修好。《內經·指針要大論》說“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所以,對於人體,衛陽虛弱,陰陽失諧,就要益氣陽,調陰陽。

論文粗摘

1. 肝經鬱火案

《周仲瑛教授辨治盜汗經驗舉隅 》 周奎龍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46 《新中醫》2012 年6 月第44 卷第6 期

許某,女,56 歲。近日來 夜寐盜汗,汗出濕衣,

自覺烘熱,心煩易怒,性情急躁,口幹口苦,舌偏紅、苔薄

黃,脈細弦。周教授辨為盜汗,證屬肝經鬱火內蒸,營陰外

泄。治擬清泄肝經鬱火 ,和營斂陰。

處方:桑葉、牡丹皮、梔子、夏枯草、玄參、癟桃幹各10g,生地黃、白薇各12g,煆牡蠣(先煎)25g,糯稻根15g,龍膽草3g。每天1 劑,水煎服。服藥4 劑,盜汗即止。

按:患者為肝經鬱火逼液外泄,故用桑葉、牡丹皮、梔子、龍膽草清泄肝經鬱火;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汗出可致陰傷,故用生地黃 、玄參滋陰柔肝,又可防梔子、龍膽草苦寒傷陰;另配煆牡蠣、癟桃幹、糯稻根固表止汗;白薇清泄鬱熱。

2. 邪熱內鬱,表裡不和案

《盜汗醫案三則》劉建軍,孫向党( 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遼寧大石橋115100 《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 0 1 1 年第25 卷第6 期

楊某,男,32 歲。2009 年12 月15 日初診。盜汗半年,加重1 個月。該患5 年前患外感後遺有下利一證,時輕時重,重時大便每日4 ~6 次,裡急,便質稀溏而夾雜粘液,並伴周身散發紅色米粒大丘疹而瘙癢。經抗生素治療能改善症狀而不能根治。 近半年來又添盜汗一證,初起並未重視,然症狀逐漸加重,夜寐汗出如洗,色黃染衣,需每天更換睡衣及被褥,且漸覺體力不支,易患外感。觀其舌質暗紅,苔黃略膩,診其脈數略細。此乃邪熱內鬱,表裡不和,營陰外泄。治以清裡熱,解表邪,和陰陽,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葛根芩連湯桂枝東加減。

藥用炙麻黃5g,連翹10g,赤小豆30g,桑白皮15g,葛根20g,黃連10g,黃芩10g,桂枝15g,白芍15g,白術15g,防風15g,薏苡仁3 0g,肉豆蔻10g,炙甘草10g。3 劑,水煎服,日1劑。二診: 服上方後,下利止,大便成形,日2 次。周身皮疹未見新發,但盜汗減輕不明顯。藥已中病,仍以上方加黃芪30g,煆龍牡各30g,以益氣固表止汗。5 劑水煎服,日1 劑。三診: 服上方後盜汗明顯減輕,已無需每天更換衣被,大便正常,日1 次,皮疹已愈,體力有增,囑按原方再進5 劑,以鞏固療效。半年後隨訪,病已痊癒,體力較前明顯增強,很少外感。

按:“有是證,用是藥”。本案下利,脈數,因外感而起,乃葛根芩連湯證; 汗出色黃染衣,又現周身皮膚紅色丘疹,雖未見身黃,然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之理同。故本案病因病機為外邪入裡化熱,邪熱內鬱,表裡不和,日久而致陰陽失和,營衛不調 ,營陰外泄。是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葛根芩連湯清裡熱、解表邪。再以桂枝湯調營衛,屏風散益氣固表,煆龍牡澀陰斂陽而止汗,薏苡仁、肉豆蔻健脾、利濕、澀腸和理氣。

3. 陰虛火旺案

《盜汗辨治心得》 官毅光澤縣中醫院,福建光澤 《遼寧中醫學晚學報》 第5 卷第3期 2 0 0 3 年8 月

腎主五液, 入心為汗。由於房室不節, 煩勞過度, 亡血失精, 或久病傷陰, 素體陰虛, 腎液不足, 虛火內生, 迫津外泄而現潮熱盜汗, 虛煩少寐, 頭昏耳鳴, 舌紅少苔, 脈細等象。(醫宗.必讀》說: “ 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 則內傷而盜汗” 。當此之時, 治宜滋陰降火, 用當歸六黃湯或保陰煎(生地黃、熟地黃、白芍、山藥、續斷、黃琴、黃柏、甘草)加減治療, 可期汗止。

鄭某, 男,43 歲。19 9 年5 月初診。面色不華, 兩額略紅, 口渴, 每夜盜汗如洗, 心煩易怒。原有肺結核病史,今已鈣化, 納差, 舌紅無苔, 脈細數, 此屬陰虛火旺之盜汗, 用當歸六黃東加緞牡礪、浮小麥, 水煎服, 5 劑後汗止, 餘證亦減。方中生地黃、熟地黃、當歸滋陰養血; 三黃苦寒清熱, 瀉火暖陰; 黃蔑固表; 緞牡蝠、浮小麥固澀斂汗。

4.補養心脾法 出處同3

心主血, 脾統血, 汗為心之液, 血汗同源。思慮勞心過度, 營血陰耗, 或脾胃素弱, 水谷精微化生營血不足, 血不養心, 神氣浮越, 心液不藏而外 泄則盜汗, 並見心悸少寐, 面色不華, 氣短神疲, 頭目眩暈等症。(丹溪心法) 說: “ 盜汗屬血虛” , 治宜補血健脾養心, 用歸脾東加減調治有顯效。

連某, 女, 4 5 歲。2 0 0 2 年1 0 月初診。常失眠、心悸、氣短、神疲、納差、眼皮下垂、頭昏耳鳴。近半個月來, 寢則盜汗, 床單墊被常需 烘烤, 舌淡紅邊有齒痕. 月經量少色淡, 此屬血虛盜汗。擬歸脾東加鍛牡礪、五味子, 重用黃蔑,服藥5 劑, 汗減半, 續服10 劑而愈。

5.濕阻盜汗

《中醫藥對濕阻盜汗的治療體會》 吉運磊 張播河北省巨鹿縣醫院 巨鹿 《河北中醫》2004年8月第26卷第8期

李某, 男, 42 歲, 農民。2002- 06- 20 就診。盜汗、自汗3 年餘, 已服中藥100 餘劑, 迄今未瘥。頭重如裹,肢體困倦, 納呆口膩, 陰頭寒。舌苔薄白膩、 質淡, 脈濡緩。證屬濕阻陽虛, 用化濕運中溫陽法治之。

處方:炒蒼術15 g,陳皮12 g,茯苓12 g,厚樸10 g,澤瀉12 g,白豆蔻仁5 g,生薏苡仁24 g,制半夏12 g,補骨脂12 g ,牡蠣20 g。水煎服,日1劑。上方服畢7 劑,盜汗即大減, 醒後但頭額汗出,內衣不濕;頭重如裹、肢體困倦、納呆口膩及自汗等症狀亦俱減輕;惟陰頭仍寒,脈、舌如上,再予原法治之, 上方加菟絲子12 g、杜仲10 g。又服完7 劑, 盜汗、自汗俱止, 諸症均解除

體會: 治療時應用化濕運中法 ,目的在於除邪祛濕, 使中焦運化功能正常, 升降適度, 脾氣方可來複, 則衛氣生成充足。衛氣充足, 司開合的功能正常, 則盜汗( 或自汗) 自無。方中牡蠣是治本的同時, 適當用止汗藥, 採取標本同治。由此可知, 盜汗不獨陰虛, 脾虛濕阻亦有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