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是孩子討厭的父母嗎?

一檔親子節目中, 兒子因為媽媽沒有按約定時間接自己而委屈大哭。 而當媽媽趕到學校時, 兒子在用眼神瞟到媽媽的瞬間, 卻依舊的低下了頭, 若無其事的畫著畫, 心裡卻在賭氣。 生活中, 不只孩子會讓爸媽生氣, 爸媽也會讓孩子討厭生氣。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研究, 發現經常在家裡受到家長呵斥打罵的孩子, 往往具有過度攻擊他人行為。 在家裡被打罵後, 他們會通過欺負他人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一小男孩剛上小學時, 在家裡愛發脾氣, 愛摔東西, 愛打人。 每次媽媽餵飯的時候總是大吼大叫, 還打媽媽, 娘倆一到吃飯的時候氣氛就緊張。 當再次見到這個小男孩時, 發現小傢伙懂事溫順了不少, 這位媽媽說:“相比打罵, 現在我更願意跟他多溝通, 瞭解他的想法, 和他一起制定一些他能接受的小約定。 ”

英國一位教育家曾說:“在培養孩子道德品質的過程中,

父母應該更多地採用自然教育法, 少一些訓斥。 ”呵斥打罵, 可能讓孩子一錯再錯, 而最佳的教育方法, 就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自己錯誤的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有哪些, 然後吸取這方面的經驗, 以後不再犯。

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很多媽媽都沒有意識到, 她們下意識的抱怨、暗地裡的比較不僅破壞親子間的感情, 還會引起孩子的嫉妒與不滿。 一對父母經常向自己孩子誇獎另一個孩子, 比如“你看對門孩子, 這次又考了他們班第一, 你怎麼回事, 你知不知道我們上班有多辛苦, 還這麼不爭氣。 ”慢慢的, 孩子性格變得孤僻起來。 看到鄰居家孩子會露出滿臉的憎恨, 因為小朋友的一句玩笑而打起來, 不想忍受爸媽訓斥而離家出走。

家長問自家孩子怎麼變成這樣, 孩子說:“既然我永遠比不過鄰居家孩子, 那我就隨便來好了。 我不擅長做得比他好, 起碼我擅長做得比他糟。 ”

一位美國教育學者在《沒有對抗的兄弟姐妹》中這樣建議:“當你想要比較兩個孩子的時候, 就對自己說:你無論想對這個孩子說什麼,

直接說就好了, 不要牽扯到其他孩子。 ”沒錯, 一味的比較只會讓孩子們沉浸在失意、沮喪中無法自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都應該被關愛、被重視。 每一個家長都應該看到孩子的優點而不是揪著缺點不放手, 就像古老的故事所說:“不要悲觀地看到半個空杯子, 而要看到還有半杯水”。 父母應該仔細觀察並找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並針對那些獨特性加以讚美、鼓勵。 如此一來, 孩子之間的競爭自然會消失, 同時也能發展出各自的專長。

“我爸媽說話不算數, 我該怎麼辦?”在成長的過程中, 孩子經常遇到這種情況, 父母承諾諸多好處之後轉頭就忘, 或者乾脆說話不算話。 孩子想要一把吉他, 爸媽說:“如果下次考試,

你能每科都90分以上, 我就滿足你。 ”聽到爸媽的承諾時, 孩子簡直開心的瘋了, 每天放學回家, 把和朋友一起玩耍、看動畫片的時間全用在學習上。 經過幾個月努力後, 終於在期末考試中, 每一科都達到90分的要求。 但當孩子滿心歡喜的找爸媽兌現時, 他們卻說不記得什麼時候說過了。 後來不管爸媽怎麼承諾, 孩子都沒了耐心, 也不再信任他們說的話。

給孩子一個承諾,就是給孩子一份信任,父母的承諾在孩子的心中就是一諾千金。但很多父母經常會輕而易舉的給孩子許一個承諾,無法實現後,便會找出種種不能兌現承諾的藉口。這樣的周而復始,孩子會在逐漸的期待中失去耐心,也開始對成長中的人和事漸漸失去耐心,慢慢的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對父母的威信不屑一顧。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責罰,多讚美少一些比較,多一些行動少一些藉口,會發現做一個孩子喜歡的父母並不難。

給孩子一個承諾,就是給孩子一份信任,父母的承諾在孩子的心中就是一諾千金。但很多父母經常會輕而易舉的給孩子許一個承諾,無法實現後,便會找出種種不能兌現承諾的藉口。這樣的周而復始,孩子會在逐漸的期待中失去耐心,也開始對成長中的人和事漸漸失去耐心,慢慢的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對父母的威信不屑一顧。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責罰,多讚美少一些比較,多一些行動少一些藉口,會發現做一個孩子喜歡的父母並不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