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江南掠影——南京中山陵(原創圖文)

陵園入口:天氣陰沉, 北風凜列, 儘管我們從遙遠的北方來, 也難於抵禦寒風的刺骨, 懷著一種敬仰的心情我們零距離地走向先生——孫中山。 (共十四幅圖片)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國父孫中山先生(1866~1925)的陵墓及其附屬紀念建築群。 中山陵坐北朝南, 面積共8萬餘平方米, 中山陵的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 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 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 南京中山陵景區, 古稱金陵山, 紫金山共有三座東西並列的山峰。 屹立在城東郊, 是寧鎮山脈中支的主峰。 東西長7千米, 南北最寬處4千米, 周圍綿延10餘千米。 巍巍鐘山, 青松翠柏匯成浩瀚林海, 其間掩映著兩百多處名勝古跡。

陵園通道:落葉飄盡, 先生的精神永存, 正像眼前的梧桐樹,振興中華民族的根卻深深地紮入了泥土, 民族復興的大業薪火相傳。

陵園廣場:廣場很大很遼闊, 卻難於容得下我們的盛情, 你的靈魂庇護著這塊平坦的土地, 想讓我們忘記什麼, 但我們又怎能忘記?

陵園牌坊:牌坊是一種貞節, 是一種象徵, 是一種摸的著看得見的精神。 留個影照個相, 讓充忙的腳步填充生命, 從此虛無和飄渺將不再縈繞我們的空間。

陵園墓道:走進你, 仿佛走進了漫長的歷史。 你把兩側的青翠和綠風賜給我們, 每日的祈禱, 只為我們過得更比那時好!

陵墓道陵門:蒼松翠柏圍繞著你, 周圍的群山環繞著你, 人們崇敬的目光仰望著你。 “天下為公”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讓我捕捉到一種澄明的思想和睿智。

陵道臺階:走上臺階, 就感覺到歷史的沉重, 就感覺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 在你的腳下,我們渺小得如臨高山,儘管如此,我們仍需精神的舍利子。

陵門近照:沉重的腳步走近你,你的思想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天下為公”四個方方正正的中國字,雕刻出一種深刻之美,矗立不倒且永恆於世!

碑亭:先生的思想和業績非文字所能概括,儘管碑亭無文,沉重的碑石卻難於承受先生的理想之重,簡潔的文字怎能將空靈蓋住?這裡曾經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告訴我。

陵園臺階:三百九十二節臺階,三億九千二百萬人民。誰能如此靜默於芸芸眾生之間?花謝花飛,雲卷雲舒。滿目臺階,滿目群山,滿目蒼松,皆是你的歌!

祭奠堂:不算高大的身軀端坐靈堂,炯炯雙目卻關注整個世界。面對先生的豐功偉績,我們只能用一束束簡樸而又飄香的精神之黃花獻給你,以表達我們的敬佩之情。

祭奠堂西側:紀念碑如火高照,蒼松猶有傲雪枝。凜冽的寒風之中,我們不再感到寒冷,周身洋溢著一股青春熱血,為了祖國,我們願意用畢生的精力呵護好這個和諧社會和平安家園。

祭奠堂:岩磚藍瓦,一派肅默,正如先生的思想華貴而高雅。先生遠去,後人如風湧來,在你的鼓勵下,中華民族的血肉之軀已凝成了不倒的長城。

祭奠堂回望:站在高處回望歷史,誰能告訴我,攀登的腳步竟如此沉重和艱難。仰望遠方,未來的責任降與斯人,我們不會停息,鼓足勇氣攀登吧,無限風光在險峰。

分享:

在你的腳下,我們渺小得如臨高山,儘管如此,我們仍需精神的舍利子。

陵門近照:沉重的腳步走近你,你的思想綻放出絢麗的光芒。“天下為公”四個方方正正的中國字,雕刻出一種深刻之美,矗立不倒且永恆於世!

碑亭:先生的思想和業績非文字所能概括,儘管碑亭無文,沉重的碑石卻難於承受先生的理想之重,簡潔的文字怎能將空靈蓋住?這裡曾經有一個鮮活的生命告訴我。

陵園臺階:三百九十二節臺階,三億九千二百萬人民。誰能如此靜默於芸芸眾生之間?花謝花飛,雲卷雲舒。滿目臺階,滿目群山,滿目蒼松,皆是你的歌!

祭奠堂:不算高大的身軀端坐靈堂,炯炯雙目卻關注整個世界。面對先生的豐功偉績,我們只能用一束束簡樸而又飄香的精神之黃花獻給你,以表達我們的敬佩之情。

祭奠堂西側:紀念碑如火高照,蒼松猶有傲雪枝。凜冽的寒風之中,我們不再感到寒冷,周身洋溢著一股青春熱血,為了祖國,我們願意用畢生的精力呵護好這個和諧社會和平安家園。

祭奠堂:岩磚藍瓦,一派肅默,正如先生的思想華貴而高雅。先生遠去,後人如風湧來,在你的鼓勵下,中華民族的血肉之軀已凝成了不倒的長城。

祭奠堂回望:站在高處回望歷史,誰能告訴我,攀登的腳步竟如此沉重和艱難。仰望遠方,未來的責任降與斯人,我們不會停息,鼓足勇氣攀登吧,無限風光在險峰。

分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