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四個醜女人,都成了成功男人背後的賢內助

在這個顏即正義的社會,

我們總能聽說, 醜女沒有未來,

美麗的女人才能把幸福掌握在自己手裡。

但古代四大醜女, 早已證明,

醜也可醜出一片新天地,

即使沒有美麗的容顏,

也不妨礙他們成為一個偉大的妻子。

在通往幸福的路上,

外表遠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重要。

歷史上有這麼幾位另類清新的醜女, 她們的丈夫無一不是偉丈夫。 這些男同胞當然不是審美觀有問題, 而是審美水準早已超越了視覺的層次。

中華民族始祖母--嫫母

嫫母是有史以來記載在冊的第一個醜女。 嫫母的意思就是醜女, 她是黃帝的第四個妻子, 因此也就是華夏民族的始祖母。 嫫母是在選醜比賽中脫穎而出的。 當時, 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 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的妻室。 嫫母中選, 可見其奇醜無比。

嫫母到底怎麼個醜法?史傳記載, 她“錘額蹙顎, 形粗色黑”, 即腦門突出似錘, 下巴短縮不見, 身材粗壯怪異, 面色發黑如碳。 漢王子淵《四子講德論》中雲:“嫫母倭傀, 善譽者不能掩其醜。 ”意思是說她奇醜無比, 即使善於諂媚者都不好意思開口誇獎。 嫫母的醜是驚天地泣鬼神, 以至於黃帝授予她“方相氏”官位,

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

但是這麼一個絕代醜女, 卻是一個非常賢德的女人。 嫫母作為黃帝的賢內助, 對婦女們實施德化教育。 她還發明了養蠶繅絲術, 絲綢就是她發明的。 後人為了感謝嫫母的這一重大發明, 尊稱她為“先蠶姑娘”。

醜女治國--無鹽

無鹽與宿瘤也是古代中國兩個奇醜無比的女人, 但由於她們才德兼備, 竟然使得齊宣王與齊湣王大為折服, 從而成為他們的夫人。 後世將她們作為貌醜而有德行的婦女的代名詞。

無鹽的本名叫鐘離春, 又叫鐘無豔, 因出生在無鹽, 大家就都把她叫做“無鹽”。

無鹽有多醜?漢代劉向《列女傳.齊鐘離春》中的描述是:“臼頭深目, 長指大節, 卬(通‘仰’)鼻結喉, 肥項少發, 折腰出胸, 皮膚若漆。 ”如此長相令人望而卻步。 不但長得醜陋, 無鹽的身世也很可憐, 她是一個孤女, 40歲以前流離失所, 沒有容身之處。

當時齊國在齊宣王的治理下, 政治腐敗, 國事昏暗, 由於這個君王性格暴烈, 不喜歡聽批評的話, 沒人敢提意見, 弄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

無鹽雖然貌醜, 但飽讀詩書, 志向遠大, 她為了拯救國家, 冒著殺頭的危險, 來到都城臨淄求見齊宣王。

影視作品中的鐘無豔

春秋戰國時代, 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 各國的“民本思想”十分盛行, 黎民百姓也可以毫無顧忌地求見國君, 陳述自己的願望, 對國家施政方針提出建議。所以無鹽很容易就見到了齊宣王。

當著齊宣王的面,無鹽大言不慚地說:“傾慕大王美德,願執箕帚,聽從差遣!”

齊宣王后宮佳麗比比皆是,更不缺雜役,眼看著這個醜陋的女人竟然異想天開,不自量力,禁不住哈哈大笑。不料無鹽卻鎮靜自若,一本正經地說:“危險啊!危險啊!”齊宣王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你說什麼危險啊?願聞其詳。”

影視作品中的鐘無豔

於是無鹽慢條斯理、侃侃道來:“秦楚環伺齊國,虎視眈眈,而齊國內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眾子不教,齊王您專務嬉戲,聲色犬馬,這是第一件可憂慮的事情;您大興土木,生活奢華,玩物喪志,利令智昏,這是第二件可憂慮的事情;賢良都藏了起來,而奸臣當道,您聽不到正確的意見,這是第三件可憂慮的事情;您整天花天酒地,女樂俳優,充斥宮掖,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秉國家之治,這是第四件可憂慮的事情。危機四伏,已是危險之至!”

齊宣王本來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發問的,沒想到無鹽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一時之間目瞪口呆,過了良久才虔敬地說道:“得聆教言,猶如暮鼓晨鐘,如果我今後還有一點點進步,皆君所賜。”接著即刻下令拆除漸台,罷去女樂,斥退諂佞,摒棄浮華,然後勵精圖治。後來,在田忌、孫臏等大將的輔佐下,齊國成為實力最強的“千乘之國”,臨淄成了戰國時期的文化中心。

無鹽雖然外貌醜陋,但表現出來的學識修養和眼光見識卻高於常人,齊宣王被她所折服,立她為後。

舉案齊眉--孟光

認識孟光的人不多,認識她丈夫梁鴻的人也不多,但認識舉案齊眉這個成語的人應該多了。舉案齊眉,講的就是孟光夫婦的故事。

孟光身形肥胖,皮膚黝黑,力氣極大。雖然相貌不佳,但是她願意吃苦耐勞,因此也有不少媒人想為她做媒,但均遭她拒絕。直到30歲,她仍待字閨中。

她的父母很好奇,問她為何不願出嫁,這才知道她已有意中人。

她聽說同縣有一個叫梁鴻的,家貧而博學,且品行高尚。有一次他養豬時,不小心失火,致使鄰居受損。梁鴻主動承擔賠償責任,把家裡所有的豬都賠給了鄰居,而且給他們作傭工加以彌補。

鄰居大受感動,想把收受的豬悉數奉還,但梁鴻拒絕了。自此,四周鄰居大加讚揚梁鴻的品行,他的名聲傳了開去。

孟光知道這件事,所以她向父母說,一定要找到如梁鴻這般品行的人才願意出嫁。此話傳入梁鴻耳裡,當時已有不少人家仰慕梁鴻的高風亮節,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一一拒絕。但聽到孟光的志向後,他主動下聘,娶孟光為妻。

婚後7日,孟光像其他新娘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梁鴻一直不理她。直到第8日,孟光換上了粗衣麻布,勤勞節儉,梁鴻才稱讚道:“這才是我梁鴻的妻子。”

原來,梁鴻拒絕了那麼多的媒人,也不過是想找一個能陪著他吃苦耐勞的妻子;孟光堅守30年,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個品德高尚的丈夫。

當他們遇到了對方,一切的容貌、環境都不再重要,結婚要找的是合適的人。

後來兩人隱居深山,過著男耕女織,閑雲野鶴一般的生活。每日梁鴻勞動回家,孟光則做好了飯,擺在託盤裡,雙手捧著,舉得齊自己的眉毛那樣高,恭恭敬敬送到梁鴻面前。這就是舉案齊眉的來歷,神仙眷侶也不過如此。

智慧取勝--阮氏

阮氏是東晉、三國時期的人,她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中的第四位,可見她長得是極其不怎麼樣。阮氏的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只記載她是陳留人,父家姓阮。陳留阮氏乃世家望族,“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賢”之二的阮籍、阮咸都是阮家人。阮氏的父親阮共是曹魏的高官,哥哥阮侃是與“竹林七賢”並稱的名士,又是著名玄學大師和醫學家。

在這樣的家族中薰陶,阮姑娘的學識和修為自不必說。遺憾的是,聰慧賢明的阮姑娘,其容貌卻實在抱歉。史料上只用了兩個字形容:奇醜。醜到什麼程度呢?醜到她新婚的丈夫看了她一面後再也不願看第二眼。

據記載,阮氏長大成人後,嫁給了名士許允。古時候,很多夫妻都是新婚之夜才是第一次見面,許、阮就是這樣。洞房之中,許允美滋滋地掀開新娘子的紅蓋頭,就退出了洞房,再也不肯進去了。阮姑娘並不著急,她差了一個丫環去偷看外面的情況。

阮氏摸清狀況後胸有成竹地說:“這位客人一定就是桓范,許允一定會再進房來的!”

阮氏的推斷沒錯,這位桓范胸有謀略,口才出眾,是有名的“智囊”。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範的話,就再次跨進了新房。但一見妻子的容貌又要往外溜。阮姑娘心中清楚,要是讓他溜出去,就很難再找第二個“智囊”來說服他“三進宮”了。於是,阮姑娘果斷地一把拽住許允,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你符合幾條?”

所謂“四德”,包括“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個方面,是過去對女子的品性要求。這裡的婦容,其實是強調儀容端莊得體,而不是僅指相貌美醜。許允看來是又急又憂,竟拿這話惡毒擠兌新婦。阮姑娘一點也不生氣,她不慌不忙地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貌。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臉有慚色,知道這位新夫人的才能非凡,於是“雅相親重”。

阮氏一亮相就顯示了極強的辯論術,更令人叫絕的是她對事態的準確把握和果斷的處理,當丈夫“二進宮”後,並試圖再次逃離時,她果斷地先強力阻擋以迫使他開口,接著以精簡扼要而一針見血的問答徹底擊潰夫君的歧視之心。更重要的是,她的才華更贏得夫婿尊重,一舉化解了婚姻危機。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阮氏的敏思捷才,可見一斑。

阮氏非凡的洞察力和捷才在後來也多次救了許允和家人的命。

對國家施政方針提出建議。所以無鹽很容易就見到了齊宣王。

當著齊宣王的面,無鹽大言不慚地說:“傾慕大王美德,願執箕帚,聽從差遣!”

齊宣王后宮佳麗比比皆是,更不缺雜役,眼看著這個醜陋的女人竟然異想天開,不自量力,禁不住哈哈大笑。不料無鹽卻鎮靜自若,一本正經地說:“危險啊!危險啊!”齊宣王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你說什麼危險啊?願聞其詳。”

影視作品中的鐘無豔

於是無鹽慢條斯理、侃侃道來:“秦楚環伺齊國,虎視眈眈,而齊國內政不修,忠奸不辨,太子不立,眾子不教,齊王您專務嬉戲,聲色犬馬,這是第一件可憂慮的事情;您大興土木,生活奢華,玩物喪志,利令智昏,這是第二件可憂慮的事情;賢良都藏了起來,而奸臣當道,您聽不到正確的意見,這是第三件可憂慮的事情;您整天花天酒地,女樂俳優,充斥宮掖,外不修諸侯之禮,內不秉國家之治,這是第四件可憂慮的事情。危機四伏,已是危險之至!”

齊宣王本來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發問的,沒想到無鹽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一時之間目瞪口呆,過了良久才虔敬地說道:“得聆教言,猶如暮鼓晨鐘,如果我今後還有一點點進步,皆君所賜。”接著即刻下令拆除漸台,罷去女樂,斥退諂佞,摒棄浮華,然後勵精圖治。後來,在田忌、孫臏等大將的輔佐下,齊國成為實力最強的“千乘之國”,臨淄成了戰國時期的文化中心。

無鹽雖然外貌醜陋,但表現出來的學識修養和眼光見識卻高於常人,齊宣王被她所折服,立她為後。

舉案齊眉--孟光

認識孟光的人不多,認識她丈夫梁鴻的人也不多,但認識舉案齊眉這個成語的人應該多了。舉案齊眉,講的就是孟光夫婦的故事。

孟光身形肥胖,皮膚黝黑,力氣極大。雖然相貌不佳,但是她願意吃苦耐勞,因此也有不少媒人想為她做媒,但均遭她拒絕。直到30歲,她仍待字閨中。

她的父母很好奇,問她為何不願出嫁,這才知道她已有意中人。

她聽說同縣有一個叫梁鴻的,家貧而博學,且品行高尚。有一次他養豬時,不小心失火,致使鄰居受損。梁鴻主動承擔賠償責任,把家裡所有的豬都賠給了鄰居,而且給他們作傭工加以彌補。

鄰居大受感動,想把收受的豬悉數奉還,但梁鴻拒絕了。自此,四周鄰居大加讚揚梁鴻的品行,他的名聲傳了開去。

孟光知道這件事,所以她向父母說,一定要找到如梁鴻這般品行的人才願意出嫁。此話傳入梁鴻耳裡,當時已有不少人家仰慕梁鴻的高風亮節,想把女兒嫁給他,他一一拒絕。但聽到孟光的志向後,他主動下聘,娶孟光為妻。

婚後7日,孟光像其他新娘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但梁鴻一直不理她。直到第8日,孟光換上了粗衣麻布,勤勞節儉,梁鴻才稱讚道:“這才是我梁鴻的妻子。”

原來,梁鴻拒絕了那麼多的媒人,也不過是想找一個能陪著他吃苦耐勞的妻子;孟光堅守30年,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個品德高尚的丈夫。

當他們遇到了對方,一切的容貌、環境都不再重要,結婚要找的是合適的人。

後來兩人隱居深山,過著男耕女織,閑雲野鶴一般的生活。每日梁鴻勞動回家,孟光則做好了飯,擺在託盤裡,雙手捧著,舉得齊自己的眉毛那樣高,恭恭敬敬送到梁鴻面前。這就是舉案齊眉的來歷,神仙眷侶也不過如此。

智慧取勝--阮氏

阮氏是東晉、三國時期的人,她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醜女”中的第四位,可見她長得是極其不怎麼樣。阮氏的名字史書上沒有記載,只記載她是陳留人,父家姓阮。陳留阮氏乃世家望族,“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竹林七賢”之二的阮籍、阮咸都是阮家人。阮氏的父親阮共是曹魏的高官,哥哥阮侃是與“竹林七賢”並稱的名士,又是著名玄學大師和醫學家。

在這樣的家族中薰陶,阮姑娘的學識和修為自不必說。遺憾的是,聰慧賢明的阮姑娘,其容貌卻實在抱歉。史料上只用了兩個字形容:奇醜。醜到什麼程度呢?醜到她新婚的丈夫看了她一面後再也不願看第二眼。

據記載,阮氏長大成人後,嫁給了名士許允。古時候,很多夫妻都是新婚之夜才是第一次見面,許、阮就是這樣。洞房之中,許允美滋滋地掀開新娘子的紅蓋頭,就退出了洞房,再也不肯進去了。阮姑娘並不著急,她差了一個丫環去偷看外面的情況。

阮氏摸清狀況後胸有成竹地說:“這位客人一定就是桓范,許允一定會再進房來的!”

阮氏的推斷沒錯,這位桓范胸有謀略,口才出眾,是有名的“智囊”。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範的話,就再次跨進了新房。但一見妻子的容貌又要往外溜。阮姑娘心中清楚,要是讓他溜出去,就很難再找第二個“智囊”來說服他“三進宮”了。於是,阮姑娘果斷地一把拽住許允,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你符合幾條?”

所謂“四德”,包括“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個方面,是過去對女子的品性要求。這裡的婦容,其實是強調儀容端莊得體,而不是僅指相貌美醜。許允看來是又急又憂,竟拿這話惡毒擠兌新婦。阮姑娘一點也不生氣,她不慌不忙地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貌。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臉有慚色,知道這位新夫人的才能非凡,於是“雅相親重”。

阮氏一亮相就顯示了極強的辯論術,更令人叫絕的是她對事態的準確把握和果斷的處理,當丈夫“二進宮”後,並試圖再次逃離時,她果斷地先強力阻擋以迫使他開口,接著以精簡扼要而一針見血的問答徹底擊潰夫君的歧視之心。更重要的是,她的才華更贏得夫婿尊重,一舉化解了婚姻危機。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阮氏的敏思捷才,可見一斑。

阮氏非凡的洞察力和捷才在後來也多次救了許允和家人的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