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人犯重罪不殺頭關監獄為何流放?原因是這樣!

電視劇《水滸傳》相信大家都看過, 那些梁山好漢們犯了罪大都是被刺字發配充軍, 或流放到某地。 唐宋流放有嶺南煙瘴之地, 清朝最著名的流放地點是甯古塔, 那麼問題來了, 古代有監獄, 能殺頭, 為何非要將罪犯發配流放呢?

中國歷史上有不少被流放過的名人, 著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 曾被流放龍場, 在那裡他得以有時間靜心治學, 而創立心學;紀曉嵐也是, 因坐盧見曾鹽務案, 謫烏魯木齊佐助軍務, 後來終於被乾隆皇帝想起調回京師;清末民族英雄林則徐以禁煙聞名, 最後還是被朝廷拋棄給流放邊陲, 似乎古代流放和發配是很流行的。

其實古代之所以“流行”流放和發配,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是戍邊, 邊境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手去守護, 那裡十分荒涼無人願意去, 所以讓犯人去最合適;第二個就是墾荒。 古代嶺南、東北甯古塔等地還是十分荒涼的, 沒有得到開墾和開發, 把犯人發配到那裡, 就可以做這些工作了, 算是勞動改造。

另外, 還有個原因應該是很靠譜, 那就是古代皇帝多以仁治天下, 能不殺人就不去殺人。 尤其是宋朝皇帝, 更是很少殺人。 我們看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們基本上都是發配充軍, 沒有一個是直接判死刑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